照片上的這一件青銅文物叫做“夫差盉”(來,,和九哥一起大聲的念——夫拆和) 《九哥說春秋》系列專門講述春秋時代的的故事,,今天開始上線,不定期更新,,請大家多多轉(zhuǎn)發(fā),!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吳國的故事。吳國國君出自姬姓,,大家知道姬姓是周朝的國姓,,換句話說吳王是從周王室中走出來的。
話說周文王姬昌的爺爺商朝諸侯周候公亶(這個字讀“膽”)父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泰伯,,二兒子叫仲雍,三兒子叫季歷,。公亶父很喜歡小兒子,,尤其喜歡小兒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據(jù)史書記載季歷十分賢明,,其子姬昌賢明之外還十分早慧,,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心懷黎民百姓憐憫天下蒼生的神童。公亶父希望將來身后可以將諸侯之位傳給季歷并最終傳到孫子姬昌的手上,,但圉于嫡長子繼承的一般慣例,,這么做極有可能帶來國家的混亂,因此終日煩惱不已,。
泰伯看出了父親想要傳位給三弟的心思,,于是和二弟仲雍商量,無論如何也要讓父親得償所愿,。商量來商量去,,哥倆決定離家出走,走得遠遠的,,讓父親找不到,,這樣父親就可以沒有任何后顧之憂的傳位給弟弟了。哥倆說干就干,,借口給父親采藥就此告別了故國,。哥倆從今天的陜西咸陽出發(fā),一直向東,,走了三千里,,一直到今天的江蘇無錫才停下了腳步。當(dāng)時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被稱為“百越”之地,,那里有著和商朝完全不同的文化習(xí)俗,。比如男人普遍留著板寸頭,而且在身上紋身刺青……
哥倆有樣學(xué)樣,,史書上說他們“斷發(fā)紋身”,,很快就和當(dāng)?shù)氐耐林跒榱艘惑w,。而且由于哥倆帶去了商朝的文字,先進的農(nóng)耕,、水利甚至是冶煉的技術(shù),,很快就在太湖區(qū)域混得風(fēng)生水起。有上千個小部落主動歸附哥倆,,并擁戴泰伯為王,。泰伯或許是哀憐自己和兄弟背井離鄉(xiāng),失去了父慈母愛,,國號起了個“吳”(無,,啥也沒有了)。因此,,泰伯就成為了吳國的始祖,。
泰伯無后,臨終前將吳王之位傳給了弟弟仲雍,,仲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季簡,,季簡傳位給兒子叔達,叔達又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周章,。這個時候,,武王伐紂的大業(yè)已經(jīng)完成,中原已經(jīng)成為了周朝的天下,。周武王姬發(fā)是文王姬昌的兒子,,以其父親和祖父的賢明,對于諸侯之位的由來不可能不心生感激之情,,只是當(dāng)時在商朝的治下,,不方便大張旗鼓的去尋找主動讓位的泰伯、仲雍哥倆或者他們的后人,。姬發(fā)得了天下,,當(dāng)然是要找回這門親戚的。論起來,,此時的周武王姬發(fā)是吳王周章的叔輩,。找到了當(dāng)年主動讓位的大爺爺和二爺爺?shù)暮笕耍Оl(fā)肯定也是很愉快的,,既然周章已經(jīng)有人有糧有地盤了,,那也沒啥說的,以中央朝廷的名義正式封周章為“吳公”(諸侯的爵位分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公是第一等的爵位),又把周章的弟弟封為虞公(封地在今天山西省平陸縣北夏縣南一帶),并且將泰伯和仲雍供奉在周王室的宗廟之中了,。
姬發(fā)建立周朝后,,都城設(shè)在今天的陜西西安附近(史稱西周,國人暴動以后國都遷到了今天的洛陽市,,史稱西周),吳國的都城當(dāng)時在今天的江蘇無錫,,往來十分不便,,因此姬發(fā)和周章之后,加上吳國國君奇異的裝扮(短發(fā)紋身)一直深受諸侯們的詬病,,吳國與周王室乃至周的其它諸侯國聯(lián)系很少,。直到吳國的第十九代王壽夢即位后,吳國與周朝的其它諸侯國的聯(lián)系交往才逐漸多了起來,。
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依次是諸樊、余祭(這個字在這里讀“在”,,可別讀成了“計”),、余昧(讀“妹”)和季扎。和他的二十世祖公亶父一樣,,他也偏愛最小的兒子,,而且一點也不掩飾對小兒子的偏愛和贊揚。以至于全吳國上上下下都知道大王百年之后會傳位給季扎,。但和先祖故事不同的是,,季扎的哥哥們并沒有離家出走,倒是季扎為了避免繼位為君自己跑了出去,。壽夢臨終前,,這個季扎也不在身邊,壽夢只好讓長子諸樊暫時代理吳王之位,,待他兄弟季扎回來再正式繼位,。
季扎回國奔喪,盡孝子之禮,。哥幾個給父親守孝期滿后,,諸樊提出讓位,而且舉國上下的官民也一致?lián)泶骷驹?,但季扎死活不肯答?yīng),。諸樊只好和余祭、余昧兩位弟弟商定,,采取兄終弟及的繼位方式,,他們認為這樣遲早還是會把王位傳到季扎那里的,那個時候他應(yīng)該不會拒絕了。諸樊做了13年吳王,,余祭做了17年,,余昧做了4年。在三兄弟擔(dān)任吳王的這34年中,,季扎要么在諸侯國之間游學(xué),,要么以其獨特的尊貴身份擔(dān)任吳國的使節(jié)不時出訪。轉(zhuǎn)眼間34年過去了,,余昧臨終前再一次提出將王位傳給季扎——說實話,,這就是九哥特別喜歡春秋歷史的原因,那個時候的人真的有“義”,。試想一下,,諸樊、余祭和余昧難道還沒有充分體會到做王的好處嗎,?可是他們沒有一個試圖將王位留在自己的家里,。結(jié)果季扎這一次又跑了。
九哥認為,,吳國在余昧之后三世而絕,,與季扎有莫大的關(guān)系。因為季扎的行為搞壞了吳國從泰伯開始的那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氛圍,。余昧臨終前,因為弟弟季扎又無影無蹤了,,加上吳國的官民對季扎這種不負責(zé)任的做法或許也有些看不慣了,,君臣商議的結(jié)果就是余昧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僚”。僚繼位后,,季扎又回來了,。史書沒有記載僚是否和叔叔之間又有禪位的舉動,但僚的繼位卻著實讓一個人十分不滿,,這個人就是諸樊的長子“光”,。光認為自己的爹原本是根正苗紅的王位繼承人,只是為了傳位給四叔季扎,,才將王位順次傳到了三叔這里,,如果四叔接下了王位,那也沒啥說的,,但四叔既然不肯接位,,三叔就應(yīng)該把王位傳回給自己家,而自己因為是長子,,所以自己才是名正言順的王位繼承人,。
光雖然心里面很不爽,,但如果不是王僚7年(先秦紀年一般是以各國的諸侯繼位為元年,王僚7年的意思就是吳王(僚)繼位后的第七年)一個楚國人的到來,,也許吳王室兄弟之間雖有間隙,,但還不至于反目為仇。這個人就是伍子胥,。今天評價伍子胥大多還是正面的評價,,但九哥覺得此人心地狹隘,算不上什么好人,,應(yīng)該歸為惡人之列,。伍子胥因為父兄被楚平王所殺,一生以報仇為目的,,可以說是為著仇恨而生的,。
伍子胥看出光內(nèi)心的不忿,,就將春秋史上的一個著名的刺客推薦給了光,。刺客在光的身邊足足蟄伏了5年,到了王僚12年終于等到了機會,。這一年春天,,吳楚邊境兩位采桑女因為采桑發(fā)生糾紛,先是引發(fā)雙方家族械斗,,后又引發(fā)兩國邊防部隊的沖突,。王僚派自己的兩個同母所生的親弟弟帶兵去討伐楚國,結(jié)果出師不利,,吳軍被楚軍斷絕了后路,,包圍在了楚國境內(nèi)。光趁此機會誘殺了吳王僚,,并自立為王,,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闔閭。
兄弟鬩(這個字讀“戲”)墻的事情一旦開了頭就會不斷重演,。闔閭十年,,闔閭率大軍大敗楚軍,并創(chuàng)下了春秋時期外國軍隊攻占大國都城的先例,。闔閭雖然攻占了楚國的首都,,也打敗了楚國的軍隊,但楚國軍隊并未被成建制殲滅,,離滅國還遠,。闔閭深知大規(guī)模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道理,因此大軍駐在楚國的國都,,等著和楚國軍隊決戰(zhàn),。此時,,吳國近鄰越國的國君是后來那位因為臥薪嘗膽而名揚天下的勾踐的父親允常,越王允常得知吳國國內(nèi)空虛,,就起兵攻擊吳國,。而楚國此時也在秦國借到了兵將,準備與闔閭的吳軍主力死磕,。這么個節(jié)骨眼上,,吳國內(nèi)部出問題了。
闔閭的一母同胞親弟弟夫概不是選擇和大哥一起并肩戰(zhàn)斗,,而是選擇帶著自己的親兵家將偷偷回到吳國國都自立為吳王,。消息傳來,闔閭來不及與秦楚聯(lián)軍決戰(zhàn),,只能先揮師回國平叛?,F(xiàn)在大家應(yīng)該看明白了,如果當(dāng)年季扎不逃避,,即使是從余昧手中接過吳王之位,,也都不會出現(xiàn)這些事情了。
闔閭19年,,吳國出動大軍打算把越國滅了,。吳國大軍一路高歌猛進打到了今天的嘉興,遭到了以越王勾踐為首的越軍的強烈抵抗,。吳軍是兵家祖師爺孫武子(就是寫下了《孫子兵法》的那一位)親手訓(xùn)練出來的,,越軍本來是不夠打的,但勾踐想出了一招障眼法,,他讓越國的死囚一個接著一個走到兩軍陣前自殺…… 吳軍哪見過這個陣仗啊,,都看傻了,結(jié)果勾踐發(fā)動突襲,,一舉打敗了吳軍,,并且率領(lǐng)越軍尾隨吳軍一直打到吳國的都城(此時吳國的國都已經(jīng)從無錫遷到了今天的蘇州)城下,并重傷了闔閭,。闔閭傷重不治,,臨終前交代太子夫差(差讀“拆”)繼位,并希望夫差為自己報仇,。
伍子胥命人每天早上等在夫差的門口,,夫差一出門就沖他大喊:“夫差,你忘了你爹被越國人殺死的仇恨了嗎,?”夫差回答:“不敢忘,!” 勾踐不想坐以待斃,打算趁著夫差還沒組織好提前發(fā)起進攻,。吳越之戰(zhàn)在夫差二年打響了,,結(jié)果夫差率領(lǐng)的吳軍大獲全勝,,并且攻破了會稽(越國國都,在今天的浙江紹興),。勾踐只有區(qū)區(qū)5000人逃到了會稽山上,,被夫差的大軍圍了一個水泄不通……。夫差因為急于北上去和齊國會盟,,接受了越國的投降,,失去了吞滅越國的大好時機。
這個時候伍子胥已經(jīng)是50多歲(那個時候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30歲)的老人了,,仗著自己是二朝元老,,對夫差雖不至于張口小兔崽子,閉口小王八蛋的叫,,但肯定沒有多少尊重就是了,。每天嘮叨讓血氣方剛的夫差終于動了殺機,派人給他送了一把劍,。如果說伍子胥為報父仇帶外國軍隊攻破自己祖國都城的行為可以理解,,如果伍子胥掘墓鞭尸的舉動可以視為“惡人”,那么,,伍子胥自殺前的行為就是典型的渣男行為了,!
伍子胥自殺前讓門客把自己的眼珠子挖出來,,放在吳國都城的東門城樓上,,說是要親眼看著吳國被滅。吳國都城的東面就是越國,。無路如何吳國對伍子胥都是有恩的,,舉全國之兵幫他報了仇,而且還給了他崇高的地位(相當(dāng)于今天國務(wù)院總理的位置),,至于為了夫差不聽勸諫就詛咒吳國滅亡嗎,?
伍子胥的詛咒在九年后見效了,吳王夫差戰(zhàn)敗自殺,,越國滅掉了吳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