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老上海人 都不會忘記那一刻: 在1955年9月的一天, 一輛無軌電車從中山公園車站緩緩駛出,, 承載著無數老上海人的青春歲月,, 一路往東駛向梧州路口。 他就是歷經63年風風雨雨 如今依然馳騁在上海大街小巷的▼ 可能年輕的上海人還會疑惑: 不對啊,,現(xiàn)在的21路根本不是無軌電車 花生你說的路線也不對 沒錯,,如今的21路公交車 雖然保留了“番號” 但車隊中早已沒有電車的身影 就連路線也改變了很多 因為公交車發(fā)展至今 已有160多年的歷史了 這期間,,幾經周折和發(fā)展 從一開始的鮮有人知 到如今成為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無軌電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上海人的口中無軌電車也叫做“辮子車” 長長的辮子搭載在發(fā)達的架空電線上 慢悠悠的行駛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 如今在上海的街頭 再也看不到這種老式無軌電車了 老人們也只能憑借記憶中的模樣 回首當年每天上下班、買菜時乘坐電車的歲月 而21路無軌電車 也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著改變 1955年9月,,21路無軌電車駛出中山公園,,到達梧州路口。上圖就是中山公園公交策劃的終點站,,左邊的是21路,,右邊的是20路。 1972年4月,,21路延伸至虹口公園(魯迅公園),,為了彌補有軌電車縮線的空缺。 90年代南京路靜安寺 1990年夏,,配合愚園路施工,,21路縮線至靜安寺,后來一直也沒有恢復,。 2001年8月8日,,21路電車延伸至涼城新村(豐鎮(zhèn)路),為當時上海最長的電車線路,。 如今的21路公交車面貌 2001年9月15日,,21路票價調整為1.5元,成為唯一一條1.5元票價電車線路,。2005年1月29日,,配合四川北路景觀道路改造,21路改汽,。 ▲1959和1960年《上海公共交通手冊》中刊載的21路線路票價表,。 ▲1986年上是公交車的通用票 ▲1996年上海市公共交通總公司預售車票 ▲21路廣告車票(1999年) ▲1990年《上海乘車手冊》中的21路線路信息表,尚未顯示縮線信息 如今,,21路無軌電車不復存在 但是作為最新版本的21路公交汽車 依然奔馳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如今的21路,,也有了最新的行駛路線 從愚園路到廣粵路 一路上無光無限,值得游玩的景點眾多 愚園路膠州路,、北京西路常、北京西路陜,、北京西路泰,、北京西路成、北京西路西,、北京東路福,、四川中路香、四川北路武,、四川北路虬,、四川北路橫,、甜愛路山陰路、魯迅公園,、虹口足球場,、中山北一路、廣中路水電路,、涼城路廣靈,、廣靈四路廣、廣粵路汶水,、廣粵路車站,、廣粵路豐鎮(zhèn)路。 從1918年拓路完成,,愚園路距今已經有100年歷史?,F(xiàn)在的愚園路東起銅仁路,最后到達中山公園,,橫跨了上海西部版圖,。 愚園路,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了上海無數傳奇故事的誕生地,,許多文人墨客、政客名人,、紅色革命足跡都在這里留下過或深或淺的歷史足跡,! 愚園路81號 在繁華的靜安寺地區(qū)愚園路上,坐落著一幢曾首次運用建筑整體加固推移技術的磚木結構的洋房,,這就是當時上海工人運動和地下黨的杰出領導人劉長勝的故居,。 1992年,故居被陳列為上海市革命紀念地,。中共上海地下組織斗爭史陳列館珍藏了一批劉長勝同志的珍貴遺物,。 故居所在地附近一帶是舊時上海三大營業(yè)性私人園林之一——愚園。 清光緒年間落成,,園內壘石引泉,、遍栽花木,布置淡雅,,風景清幽,,為傳統(tǒng)中式園林。1911年在園北側辟筑道路,,即取名愚園路,,不久后漸廢。 南京西路1686號 靜安寺地處上海市中心繁華的靜安商區(qū),交通便利,。周圍高樓林立,,與清修的寺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靜安寺香火旺盛,,每逢各菩薩生日,、紀念日,寺廟都會舉行法會,。遠觀整座寺廟,,一片金色的屋頂,尤為顯眼,,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 北京東路780號 黃浦劇場是上海最早一批的劇場之一,這里的建筑風格都很獨特,,而且里面的裝飾也非常的精美,。雖然現(xiàn)在是普通的電影院了,不過這里的故事卻有很多,。 前身是金城大戲院,,雖名氣沒有蘭馨、美琪大戲院響當當,,但至今也有80多年的歷史,。 地址:北京東路342號 國華大樓,原名國華銀行,,現(xiàn)在為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是上海市第二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 1928年1月27日國華商業(yè)銀行成立于上海,,原名國華銀行,,創(chuàng)辦人鄒敏初、鄧瑞人等,。開業(yè)后先后在上海等地設立分行,,申報曾大篇幅報道過。 四川中路599號 浦光中學也叫做同濟黃浦設計創(chuàng)意中學,,創(chuàng)建于1901年,,上海最早擁有黨組織的學校之一,歷史非常悠久,! 他的前身上海青年會中學,,是上海在“西學東漸”后最早創(chuàng)辦的中學之一。 如今學校教學樓是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環(huán)境優(yōu)雅,、教學設施一流。 四川中路與四川北路連接 21路在 四川路橋 蘇州河上的第三座橋——四川路橋,,這是上海南北交通干道的主要橋梁之一,,也是一座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的橋梁! 1949年5月25日,,解放上海的最后激戰(zhàn)在蘇州河兩岸開戰(zhàn),。解放軍由南向北攻打外白渡橋、四川路橋,、河南路橋,、西藏路橋等。 四川路橋,,在那個五月,,曾經被烈士的鮮血染紅。 四川北路4號 上海郵政總局大樓擁有號稱“遠東第一大廳”的郵政營業(yè)廳,,氣勢雄偉,,現(xiàn)在仍為上海市郵政局和四川路橋郵政支局所在地。 郵政總局最為標志性的一點,,便是聳立于東南角正門處的鐘樓和塔樓,。這里也是集郵愛好者的必去之地,保證能一飽眼福,! 1990年代改造后的四川路中華名品街 四川北路是僅次于是南京路,、淮海路的上海第三大商業(yè)街,是上海開埠以后,,最早建成的幾條馬路之一,。 如今的四川北路一改以往那條狹小擁擠的商業(yè)街舊貌,形成了今天四川北路特有的現(xiàn)代化“平民商業(yè)大街”,、“上海四川路,,中華名品街”。 四川北路912—922號 原為中國銀行虹口大樓,,大樓系民國18年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所建,1958年稱中行大樓,。原為銀行職工宿舍,,現(xiàn)底層為工商銀行儲蓄所,其他為居住用房,。 此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坐東朝西,,裝飾藝術派風格,。外墻底部兩層用花崗石砌筑,以上為褐色面磚飾面,,配以石質橫豎線條和點狀裝飾,。曾經作為四川北樓商業(yè)街“門面”的大樓,,如今也老了,。 四川北路1878號 原為日本人于1921年開辦的福民醫(yī)院,,解放后改名第四人民醫(yī)院,。2000年7月,成為第一人民醫(yī)院分院,。2017年,復名第四人民醫(yī)院,,仍為區(qū)屬二級甲等綜合醫(yī)院,。 院內大樓內有舊式里弄名“阿瑞里”,四川路上電車站曾以此命名,,現(xiàn)在院門對面已是橫浜橋公交站所在,。 四川北路1908—1912號2樓 四新食苑前身是新芳齋糕團店,1958年改名“四多”點心店,,曾被譽為“湯團大王”的美譽,。1994年更名“四新”食苑,,經營特色湯團、小餛飩,、各式糕點,、三黃雞,、澆頭面和小鹵菜等。 非常傳統(tǒng)的國營老店風格,,特別是他家的湯團,有鮮肉,、芝麻等不同口味的,全部放到一口大鍋里煮,,香甜軟糯,,十分美味。 當年甜愛路上下客站排隊的21路 甜愛路上,馬路兩邊多有圍墻和水杉阻擋視線,,有一種獨有的寂靜和舒緩的情調浸透其間,,又有幾分神秘。 甜愛路上有一個非常有人氣的愛心郵筒,從這座愛心郵筒投出的每一封信函,,都將被蓋上一枚英文愛的郵戳,。 道路兩側由28首中外著名愛情詩篇組成的“愛情墻”,讓這條浪漫之路煥發(fā)出無限的甜蜜氣息,。 四川北路2288號 魯迅公園原名虹口公園,,曾是魯迅先生常來散步的地方。1956年,,魯迅逝世20周年前夕在虹口公園建魯迅墓,,建成后,魯迅的棺槨由西郊萬國公墓隆重遷葬到此,。 公園建有魯迅紀念亭,、魯迅紀念館等紀念性景點,又建有櫻花園,、梅亭、梅園等自然景點,,集紀念瞻仰,、文化娛樂、風景游覽為一體,,甚至也成了附近老人,、小孩運動,、休閑,、踏青的重要場地,。 東江灣路444號 虹口足球場是中國第一座專業(yè)足球場,,也是中國足球超級聯(lián)賽(甲A聯(lián)賽)上海綠地申花足球俱樂部主場。 他是在具有46年光榮歷史的虹口體育場原址上建造的,,以專業(yè)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綜合性體育活動場所~ 廣中路大連西路550號 是新中國成立后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與新中國同齡,其前身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未來他將建成國別區(qū)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 ? 所以,21路不僅僅是一輛公交車 他是整個上海歷史的延伸及保留 只有坐上21路 才能去探索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信息來源@上海發(fā)布@圖溯上海 |
|
來自: 長華館藏 > 《名勝旅游風景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