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技術是一門由多學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實用性較強的技術,,它不僅涉及材料學,同時還涉及物理,、化學,、機械、電子和生物等諸多學科,。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許多傳統(tǒng)的表面處理技術已經(jīng)不適應新形勢下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這勢必要對過去的一系列技術進行改進、復合和革新,,因此表面工程技術領域的許多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地涌現(xiàn),并得到了極大地創(chuàng)新和提高,。 老路推薦: 1)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10種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的特點,、技術路線與工藝方法,是一本學習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的簡明讀本,。 2)全書內(nèi)容系統(tǒng),,案例豐富,,重點突出,實用性強,。 3)每章都設有學習目標,、導入案例,便于讀者學習,。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各種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的特點,、技術路線與工藝方法,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緒論,、金屬表面工程技術基礎理論,、金屬表面預處理工藝、金屬表面改性技術,、金屬表面鍍層技術,、金屬表面轉(zhuǎn)化膜技術、涂裝技術,、熱噴涂技術,、堆焊技術、表面微細加工技術,、金屬表面再制造技術,、先進特種表面處理技術、金屬表面復合處理技術,、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禁忌,、表面分析與覆蓋層性能檢測技術。本書內(nèi)容系統(tǒng),、簡明,,案例豐富、典型,,實用性強,。 本書可供高職高專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相關專業(yè)在校師生使用,,也可供從事表面處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科研人員參考使用,。 點擊圖片購買 本書共分15章,,主要包括緒論,、金屬表面工程技術基礎理論、金屬表面預處理工藝,、金屬表面改性技術,、金屬表面鍍層技術、金屬表面轉(zhuǎn)化膜技術、涂裝技術,、熱噴涂技術,、堆焊技術、表面微細加工技術,、金屬表面再制造技術,、先進特種表面處理技術、金屬表面復合處理技術,、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禁忌以及表面分析與覆蓋層性能檢測技術等內(nèi)容,。為便于讀者使用學習,各章編寫了學習目標,,并介紹了大量特色鮮明的案例,。 拖動右側(cè)滾動條可以查看全目錄 ▼ 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1 1.1表面工程技術概述2 1.2表面工程技術體系3 1.3表面工程技術的分類3 1.4表面工程技術的應用5 1.4.1表面工程技術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應用5 1.4.2表面工程技術在腐蝕與防護中的應用7 1.5表面工程技術的發(fā)展8 第2章金屬表面工程技術基礎理論12 2.1固體材料的表面特性13 2.1.1固體材料13 2.1.2固體-氣體的表面結(jié)構13 2.1.3固體表面特征18 2.2固體表面的性能20 2.2.1固體表面的力學性能20 2.2.2固體表面的化學性能28 2.2.3固體表面的物理性能31 第3章金屬表面預處理工藝37 3.1表面預處理概述37 3.2表面預處理工藝40 3.2.1表面整平41 3.2.2表面脫脂42 3.2.3表面除銹46 3.2.4表面復合預處理47 3.3表面預處理新技術50 第4章金屬表面改性技術52 4.1表面熱處理技術53 4.1.1感應淬火53 4.1.2火焰淬火55 4.1.3接觸電阻加熱淬火56 4.1.4電解液加熱淬火56 4.2化學熱處理技術57 4.2.1概述57 4.2.2滲碳59 4.2.3滲氮63 4.2.4碳氮共滲與氮碳共滲66 4.2.5滲其他元素67 第5章金屬表面鍍層技術70 5.1電鍍技術70 5.1.1電鍍的概念及分類71 5.1.2電鍍的原理及工藝71 5.1.3單金屬和合金電鍍76 5.1.4電鍍的發(fā)展趨勢79 5.2電刷鍍技術80 5.3化學鍍技術83 5.4電鍍與化學鍍的環(huán)境保護及職業(yè)安全與衛(wèi)生87 第6章金屬表面轉(zhuǎn)化膜技術92 6.1概述93 6.2金屬表面化學氧化技術95 6.2.1鋼鐵的化學氧化95 6.2.2鋁及鋁合金的化學氧化97 6.3普通陽極氧化技術98 6.3.1鋁及鋁合金的陽極氧化98 6.3.2其他金屬的陽極氧化103 6.4硬質(zhì)陽極氧化技術103 6.4.1硬質(zhì)陽極氧化材料的選擇104 6.4.2硫酸溶液的硬質(zhì)陽極氧化104 6.4.3非硫酸溶液的硬質(zhì)陽極氧化105 6.4.4硬質(zhì)陽極氧化的電源波形和脈沖陽極氧化106 6.4.5硬質(zhì)陽極氧化膜的性能107 6.5微等離子體氧化技術111 6.5.1微等離子體氧化原理111 6.5.2微等離子體氧化裝置及工藝113 6.5.3微等離子體氧化膜的結(jié)構與性能114 6.5.4微等離子體氧化的應用114 6.6鋼鐵的磷化處理115 6.6.1磷化與磷化膜115 6.6.2鋼鐵的磷化工藝116 6.6.3鋼鐵磷化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117 6.7鉻酸鹽鈍化處理118 6.7.1鉻酸鹽鈍化與鉻酸鹽膜118 6.7.2鉻酸鹽鈍化工藝119 6.8金屬表面著色技術120 6.8.1概述121 6.8.2鋁及鋁合金的著色處理122 6.8.3鎂合金的著色處理126 6.8.4鋼鐵的著色處理127 第7章涂裝技術131 7.1概述132 7.2涂料材料132 7.2.1涂料的基本組成133 7.2.2涂料的分類和命名135 7.2.3涂料的成膜機理及成膜過程136 7.2.4涂料涂層的作用和特點137 7.2.5涂料涂層的應用139 7.3涂裝工藝141 7.4電泳涂裝技術143 7.4.1電泳涂裝的原理與過程143 7.4.2電泳涂裝的特點144 7.4.3電泳涂裝的設備145 7.4.4電泳涂裝工藝及影響因素146 7.5噴涂技術147 7.5.1空氣噴涂147 7.5.2高壓無氣噴涂148 7.5.3靜電噴涂150 7.6粉末涂裝技術152 第8章熱噴涂技術155 8.1熱噴涂的原理和特點155 8.2熱噴涂材料160 8.2.1熱噴涂材料的特點160 8.2.2熱噴涂材料的分類160 8.3熱噴涂工藝163 8.4火焰噴涂技術165 8.4.1線材火焰噴涂法165 8.4.2粉末火焰噴涂法166 8.4.3火焰噴涂工藝167 8.4.4水閘門火焰噴涂工藝實例167 8.5電弧噴涂技術168 8.5.1電弧噴涂的原理與特點168 8.5.2電弧噴涂設備與工藝169 8.5.3發(fā)動機曲軸電弧噴涂工藝實例170 8.6等離子噴涂技術171 8.6.1等離子噴涂的原理與特點171 8.6.2等離子噴涂設備與工藝172 8.7特種噴涂技術174 8.8冷噴涂技術175 8.8.1冷噴涂的定義、原理及特點175 8.8.2冷噴涂設備系統(tǒng)和工藝參數(shù)176 8.8.3冷噴涂技術的應用177 8.9熱噴涂層的設計,、選擇及功能和應用177 8.9.1熱噴涂層的性能與設計177 8.9.2熱噴涂材料與工藝的選擇178 8.9.3熱噴涂層的功能和應用180 第9章堆焊技術184 9.1概述185 9.1.1堆焊的特點與分類185 9.1.2堆焊的用途186 9.1.3堆焊層的形成和控制188 9.1.4堆焊的應用現(xiàn)狀及前景189 9.2堆焊材料的類型和選擇190 9.2.1堆焊材料的種類190 9.2.2堆焊材料的選擇193 9.2.3常用的堆焊材料193 9.3堆焊方法196 9.3.1焊條電弧堆焊196 9.3.2氧乙炔火焰堆焊200 9.3.3埋弧堆焊203 9.3.4CO2氣體保護堆焊208 9.3.5電渣堆焊211 9.3.6等離子弧堆焊212 9.3.7振動電弧堆焊214 第10章表面微細加工技術216 10.1概述216 10.2微細加工方法217 10.2.1微細超聲波加工217 10.2.2微細磨料加工220 10.2.3微細光刻加工221 10.2.4微細電解加工223 10.2.5微細電火花加工223 10.2.6電子束加工225 10.2.7微細激光加工226 10.2.8微細等離子體加工228 10.3納米電子技術229 第11章金屬表面再制造技術231 11.1概述232 11.2裝備再制造技術234 11.2.1微納米表面工程技術234 11.2.2材料制備與成形一體化技術238 11.2.3再制造快速成形技術241 11.2.4修復熱處理技術243 11.3自修復技術247 11.4裝備再制造的工程應用250 11.4.1裝備車輛發(fā)動機再制造250 11.4.2裝甲裝備再制造252 11.4.3舊機床再制造255 第12章先進特種表面處理技術257 12.1物理,、化學氣相沉積技術258 12.1.1物理氣相沉積的過程及特點258 12.1.2真空蒸發(fā)鍍膜259 12.1.3濺射鍍膜266 12.1.4離子鍍膜270 12.1.5化學氣相沉積276 12.2激光表面處理技術278 12.3離子注入281 第13章金屬表面復合處理技術285 13.1概述286 13.2熱處理與表面形變強化復合處理技術286 13.3鍍覆層與熱處理復合處理技術287 13.4電鍍(鍍覆層)與化學熱處理復合處理技術288 13.5復合鍍289 13.6表面熱處理與表面化學熱處理復合處理技術290 13.7表面復合化學熱處理291 13.8熱噴涂與噴丸復合處理技術292 13.9堆焊與激光表面處理復合處理技術292 13.10激光增強電鍍與電沉積復合處理技術293 13.11化學熱處理與氣相沉積復合處理技術294 13.12等離子噴涂與激光技術復合處理技術295 第14章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禁忌297 14.1金屬電鍍技術禁忌298 14.1.1電鍍預處理禁忌298 14.1.2電鍍單質(zhì)金屬禁忌301 14.1.3特種電鍍禁忌302 14.2金屬轉(zhuǎn)化膜禁忌303 14.2.1預處理禁忌303 14.2.2化學氧化禁忌305 14.2.3磷化處理禁忌305 14.2.4鈍化禁忌306 14.2.5陽極氧化禁忌306 14.2.6著色禁忌307 14.3金屬涂裝禁忌308 14.3.1涂裝預處理禁忌308 14.3.2電泳涂裝工藝禁忌309 14.3.3電泳涂裝設備禁忌310 14.3.4涂裝安全和環(huán)保的禁忌311 14.4金屬熱噴涂禁忌311 14.4.1火焰噴涂及重熔禁忌311 14.4.2電弧噴涂禁忌316 14.4.3粉末等離子弧噴焊禁忌318 14.5金屬熱擴滲禁忌321 14.5.1固體熱擴滲禁忌322 14.5.2液體熱擴滲禁忌323 14.5.3氣體熱擴滲禁忌325 14.5.4熱擴滲膜層試樣制備禁忌325 14.5.5典型工件滲硼禁忌326 14.5.6熱擴滲膜層檢測禁忌326 第15章表面分析與覆蓋層性能檢測技術327 15.1表面分析技術328 15.2覆蓋層常規(guī)性能檢測335 15.3覆蓋層功能性能檢測339 15.3.1覆蓋層耐蝕性能檢測339 15.3.2覆蓋層耐磨性能檢測342 15.3.3覆蓋層熱性能檢測344 15.3.4覆蓋層結(jié)合強度的檢測345 參考文獻3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