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宦官干擾政治的事,,幾乎是和王權(quán),、皇權(quán)的存在共始終的。秦以前不說,,就從秦開始直到明清,,幾乎沒有一個王朝或皇朝沒有宦官弄權(quán)問題。就東漢來說,,宦官政治活動的特點是它和外戚的斗爭,,這是其他皇朝所沒有的。這是東漢歷史的具體條件所決定的,。
東漢宦官,、外戚間的斗爭,從和帝時開始,,一直斗到東漢末年靈帝時止,。靈帝死后,宦官殺了外戚何進,,豪族袁紹起來把宦官一網(wǎng)打盡,,斗爭才告結(jié)束。 這個長時期的宦官外戚斗爭,,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和帝到桓帝初是第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外戚占優(yōu)勢?;傅鄣届`帝死,,是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宦官先占優(yōu)勢,,但最后卻是徹底失敗,。 在第一階段中,宦官外戚有四次顯著的大斗爭,。第一次是宦官協(xié)助和帝同外戚竇憲的斗爭,。竇憲是章帝竇皇后的哥哥。和帝立,,竇后為皇太后,,竇憲以皇太后之兄的身份為大將軍輔政,一門兄弟子侄都作大官,,食封邑,,還領(lǐng)禁兵典宿衛(wèi)。地方刺史,、守,、令多出其門,官僚士大夫也多依附竇憲,,象《漢書》作者班固就是竇憲幕府中的人物,。 象竇憲這樣一位權(quán)臣,當然會和皇帝發(fā)生沖突的,。永元三年(公元91年),,竇憲征匈奴,大勝還朝,。據(jù)說,,這時竇家有人陰謀殺害和帝。和帝就和宦官鄭眾合謀誅憲,?!逗鬂h書·宦者列傳·鄭眾傳》說:“時竇太后秉政,后兄大將軍憲等并竊威權(quán),,朝臣上下莫不附之,,而眾獨一心王室,不事豪黨,。帝親信焉,。及憲兄弟圖作不軌,眾遂首謀誅之,?!备]憲死后,鄭眾以功遷大長秋,自是常參與政事,。這是宦官外戚斗爭的第一個回合,,宦官勝利,宦官在政治上弄權(quán),,也就從此時開始,。 第二次是安帝和宦官同外戚鄧氏的斗爭。和帝死,,皇后鄧氏為皇太后,,先立了一個皇子,一年就死了(殤帝),,又立了安帝,。鄧太后臨朝聽政,太后兄鄧騭為大將軍輔政,。鄧太后臨朝十五年,,死后安帝才親政?;鹿倮铋c等告鄧氏曾謀廢立,,于是鄧氏宗族皆免官,鄧騭自殺,。 第三次是順帝和宦官孫程等同外戚閻顯的斗爭,。安帝時,皇后閻氏廢太子保為濟陰王,。及安帝死,,皇后閻氏與兄閻顯等立北鄉(xiāng)侯懿(章帝孫、濟北王壽子)為皇帝,。但不到一年又死了,。宦官孫程等十九人迎立廢太子濟陰王保,,是為順帝,。閻顯等皆下獄被殺。孫程等十九人皆封侯,?;鹿俚膭萘Γ源舜笫?。 第四次是桓帝和宦官單超等同外戚梁冀的斗爭,。順帝死,皇后梁氏和她哥哥梁冀立太子為帝,,是為沖帝,。沖帝立不到半年,,死,,又立質(zhì)帝,。質(zhì)帝年幼而聰敏。梁冀朝見,,質(zhì)帝目送之,,曰:“此拔扈將軍也!”梁冀懼,,用毒藥放在食物里把質(zhì)帝毒死,,迎立桓帝。梁冀的專權(quán)拔扈是東漢外戚專橫的極點,。梁冀為大將軍,,前后封三萬戶。他老婆孫壽封為襄城君,,食陽翟租,,歲入五千萬。擴建林苑,,侵占民田,,取良人為奴婢,至數(shù)千口,。又殺害當時極有名望的大臣李固,、杜喬等人。梁冀不僅和皇帝對立,,還和世家豪族對立起來,。梁太后死,桓帝使宦官單超,、徐璜等合謀誅殺梁冀,。沒收梁冀財產(chǎn),合三十余萬萬,。單超,、徐璜五人同日封侯。 桓帝以后,,是宦官在政治上占優(yōu)勢的時期,。桓帝,、靈帝時,,外戚、官僚貴族和太學生聯(lián)合起來反對宦官,。但都失敗了,,造成黨錮之禍,。 東漢時期,是什么原因造成宦官,、外戚斗爭局面的出現(xiàn)的,? 一個因素,是皇帝的年幼,。東漢的皇帝,,自章帝以下,都是年幼即位,。和帝即位時十歲,,安帝十三歲,順帝十一歲,,沖帝二歲,,質(zhì)帝八歲,桓帝十五歲,,靈帝十二歲,,獻帝九歲。因為皇帝年幼,,故多太后臨朝,。女后臨朝,故多依靠娘家人——外戚,。小皇帝年歲稍長,,便和女后、外戚發(fā)生矛盾,。小皇帝所能依靠的人最可靠的是宦官,。于是皇帝和女后的矛盾,遂演化而為宦官與外戚的矛盾,,釀成東漢歷史上宦官外戚之禍,。 但皇帝年幼即位,只是造成宦官外戚斗爭局面出現(xiàn)的表面原因,,真實的原因比這深刻得多,。唐和明清都有宦官專權(quán),但卻沒有外戚擅政,,只有西漢后期和東漢,,外戚才成為政治上的大勢力。 東漢皇帝宦官和女后外戚的斗爭,,在本質(zhì)上是東漢皇權(quán)和世家豪族間的政治斗爭,。 秦始皇滅了六國,但六國貴族和地方豪強勢力還是存在的,。為了防止他們的反抗,,秦始皇乃徙天下豪富十二萬戶于咸陽,。劉邦繼續(xù)貫徹執(zhí)行這種政策,曾徒齊諸田,、楚昭,、景、屈,、燕,、趙,、韓,、魏后及豪杰名家十余萬口到關(guān)中。終西漢一代,,皇帝一般都執(zhí)行這種政策,。武帝時,主父偃的一段話最足以說明西漢皇帝徒豪富于關(guān)中的用意了,。他說:“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亂眾民,皆可徙茂陵,,內(nèi)實京師,,外銷奸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保ā稘h書·主父偃傳》)景帝、武帝時出了幾個有名的“酷吏”,,這些酷吏誅除的對象主要是地方世家豪族,,還不是一般老百姓。他們都是以打殺豪強出名的,。他們打殺豪強的史實,,說明皇權(quán)和世家豪族的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