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書》 清明,,最早只是節(jié)氣名稱,,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本來沒有什么特別的節(jié)俗活動,。后來,,清明節(jié)的重要節(jié)日內容——踏青和祭祀等習俗,則來源于前后相近的上巳節(jié)和寒食節(jié),。 寒食節(jié),,在清明前兩日或一日,,源于“割股啖君”的故事,晉文公為了紀念大臣介子推,,下令在他的死難日,,禁火寒食,掃墓祭奠,,以寄哀思,。 到了唐朝年間頒布政令: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正是因為時間上的緊密相連,祭奠掃墓的習俗,,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但在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主題完全不同的節(jié)日,,寒食禁火,,清明取火,一為懷舊悼亡,,一為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是其內在的文化關聯(lián),。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后來,,上巳節(jié)的節(jié)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節(jié)。 上巳節(jié),,追溯于遠古,,魏晉之后定為每年的三月三,上巳春嬉,,青年男女會到野外郊游,,踏青嬉戲,向心儀的對方表達愛慕之意,,實為古代的“情人節(jié)”,。 明清以后,寒食節(jié),、上巳節(jié)基本上退出了節(jié)日系統(tǒng),,寒食、清明,、上巳合并為“清明節(jié)”,。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就是在這樣一個氣清景明、萬物生發(fā)的時節(jié)里,,誕生了歷史上重要的幾幅書法作品,,包括三大行書作品之中的兩幅——王羲之《蘭亭序》、蘇軾《寒食帖》,,另外還有黃庭堅的《花氣熏人帖》……正好對應了上巳,、寒食和清明節(jié)氣。 △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蘭亭序》在書法史上的地位自不用說了,,之于書法,,是天下第一行書,書法之圖騰,;之于文學,,是一部詩集的序言,文情高曠,。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書譜》說王羲之書法之意境: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戒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M知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 書法作品中的線,擺脫了一切可能的羈絆,,作者得以充分自由的去表現(xiàn)節(jié)奏,、律動,這種節(jié)奏和律動對內在情感的應和,,正是書法藝術對作者的心靈之展現(xiàn),。 △宋·蘇軾 《寒食帖》(局部)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它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人生之嘆,。那時,,蘇軾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烏臺詩案”貶謫黃州,窮愁潦倒,,郁郁落寞,,有感而發(fā)。 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后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 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宋·蘇軾 《寒食帖》(局部)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四十六歲的蘇軾,,在飽經(jīng)生死憂患之后,,忽然從美的刻意堅持中了悟通達——原來藝術上的刻意經(jīng)營造作,只是為了有一日,,在生死的分際上可以一起勘破,,了無牽掛;而藝術之美的極境,,竟是紛華剝蝕凈盡以后,,那毫無偽飾的一個赤裸裸的自己。 這飽歷憂患的蘇東坡,,在詬辱之后,,沒有酸腐的自怨自艾,沒有做態(tài)的自憐,,沒有了不平與牢騷,,在歷史的大江之邊,高聲唱出了驚動千古的歌聲:“大江東去,,浪淘盡……”時年蘇軾四十七歲,。 蘇軾在《答李端叔書》中寫道:“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則自喜漸不為人識。” 在擁擠穢雜的市集里,,被醉漢推罵而猶能“自喜”,,也許“我執(zhí)”太強的藝術家都必須過這一關,,才能入于美的堂奧。 《寒食帖》寫得平白自在,,無一點做態(tài),,也正是這紛華去盡,返璞歸真的結果吧,。 卷后有蘇軾學生黃庭堅的跋: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對《寒食帖》贊譽備至,。 △宋·黃庭堅《花氣熏人帖》(局部) 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 清明時節(jié),花氣熏人,,禪心動搖,,春來詩思,奈何“心情其實過中年”,,竟如八節(jié)灘頭逆水行船,,頗覺艱難。 黃庭堅的這幅小品之作,,一首28字的小詩,,以隨意自在的筆法寫來,爛漫天真,。全篇不激不厲,,有水流花開之境,令人玩味不盡,。用筆如篆籀,,入紙三分;結字奇宕,,放逸而不粗野,。 黃庭堅比蘇軾小九歲,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蘇于他亦師亦友,,詩與蘇并稱“蘇黃”。黃庭堅的書法,,在上溯晉唐,,學習前人經(jīng)典時,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于蘇軾,,在黃庭堅書論中,,評東坡書頗多,,且多為推崇備至者。 書法是一個時代美學最集中的表現(xiàn),。宋代的書法美學如同水墨山水,,追求素凈空靈,追求平淡天真,,渴望從時代的偉大里解放出來,,更向往個人自我的完成與個性的表現(xiàn),不夸張宏偉壯大,,寧愿回來做平凡簡單的自己,。 ——蔣勛《漢字書法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