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并不是唯獨不敢動孔廟,事實上,,也沒動北京的故宮和其他皇室宗廟,、園林。原因有如下三個: 一、安撫人心七七事變后,,在日寇的最后通牒下,,7月28日,宋哲元的29軍撤出北平,,日寇進駐了這個不設防的文化古都,,幾乎與此同時,日寇扶植漢奸江朝宗為主席的“北平地方治安維持會”,,用以維持地方治安,。 這段期間,為了安撫人心,、分化瓦解潛在的抵抗勢力,、騙取國際同情,日本人必須做足表面文章,,所以,,日寇始終沒有騷擾故宮,甚至還在1938年3月6日,,專門在北平孔廟舉辦了高規(guī)格的祭孔儀式,。 二、日本學者的建議侵華戰(zhàn)爭打響后,,日本學者多次向日本軍部提出保護中國文化古跡的建議,,其中最有名的東京大學的高田真治教授,日寇進犯山東時,,他提出:“山東作戰(zhàn),,如破壞曲阜古跡,日本將負破壞世界文化遺跡的責任,?!?img doc360img-src='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8/03/2117/127872859_4_20180321055000535' src='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8/03/2117/127872859_4_20180321055000535' web_uri='6ef000064cde6f0d7d8f' img_width='489' img_height='326'> 自1938年1月,日寇進入曲阜后,,不僅派兵駐守孔廟,,還組織官兵實施參拜活動。在整個侵華戰(zhàn)爭時期內(nèi),,曲阜“三孔”得以保全,。 三、孔子的聲望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享有崇高聲望,,儒家學說不僅影響中國王朝兩千年,儒家的理論在歷史上也對日本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雖然被“魔改”,但不可否認,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也無法擺脫其中的一些觀點主張,。日寇官兵從內(nèi)心深處,,也對孔子有著敬畏之心,并未夸大之詞,。 結(jié)尾說句題外話,,所謂“因果循環(huán)、報應不爽”,,雖然老天經(jīng)常會爽約不盡職,,但在日寇保護中國文化這一點,還真是起到作用了,,美軍準備投放原子彈時,,本來京都也是很棒的一個選項,正是由于陸軍部長亨利·劉易斯·史汀生出于同樣原因(求放過梁思成,,他不具備這實力)的堅持,,才逃過原爆之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