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首席記者 單穎文 近日,,集齊全國30家文博機構240余件“國家寶藏”的“東方既白:春秋戰(zhàn)國文物大聯(lián)展”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展,記者有幸隨上海博物館青銅部副主任馬今洪,、湖南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熊建華一同觀展,。 今年1月底,,湖南省長沙市飄起了十年一遇的大雪。在驅車前往湖南省博物館的路上,,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零看著層層堆起的白雪,,喃喃自語道:“明天能順利回京么?這雪怎么就下這么大呢……”“嗐,,還不是因為您給這次聯(lián)展取的好名字嘛——‘東方既白’,!您瞧,這不給您 ‘白’上了嘛,!”陪他前來的家人笑道,。 上海博物館青銅部副主任馬今洪聽后笑起來,他說,,最初展覽定名為“軸心時代”,,但由于說到“軸心”二字,人們總會聯(lián)想到二戰(zhàn)時期的“邪惡軸心國”,,所以最后李零先生將其改為“東方既白”,,取中華文明革新黎明之意。 “東方既白:春秋戰(zhàn)國文物大聯(lián)展”位于湖南省博物館一層,,是湖南省博物館新館首個大型特展,,收取門票30元,展期到今年3月28日,。與兩個常設展“馬王堆漢墓展”,、“湖南人展”的客流量相比,展廳內(nèi)的人不算多,。展陳的器物來自全國30家文博機構,,總計240余件/套。從展陳空間看,,器物的放置空間比較疏朗,,不少展品都單獨置于一個玻璃柜中,可以觀賞到至少三面的細部,。進館時,,恰好趕上一波館內(nèi)安排的講解。不過,,有馬今洪在,,還是聽他的獨家解說吧! 僭越與排場 此次特展共分為5個單位,,第一單元為“禮崩樂壞,,諸侯混戰(zhàn)”。據(jù)展覽解說,,這一單元是為了說明春秋戰(zhàn)國歷時500余年,,局勢跌宕變幻,,“隨著長期的爭霸與兼并戰(zhàn)爭,社會發(fā)生大變革,,社會秩序重組,為秦朝建立統(tǒng)一中央集權制國家奠定了基礎”,。記者發(fā)現(xiàn),,這一單元的展品以青銅器為主,包括生活器物,、樂器,、盟書、各類兵器等,。 進入展廳,,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作為“諸侯僭越周王禮制”案例的“鄭國公的九鼎八簋”,在碩大的玻璃柜中放著九鼎,、八簋,、九鬲、兩方壺,、一豆,、一圓壺、一鑒,。據(jù)展覽說明,,這組器物是春秋時期鄭國公室用器,鄭國是周厲王少子的封地,。馬今洪介紹,,鼎是盛肉用的,簋是盛糧食用的,,鬲可盛肉也可盛粥,。按周朝禮制,鄭國公作為諸侯,,應使用七鼎六簋,。據(jù)展覽說明,“國公始用天子規(guī)制的九鼎八簋”,,之后許多諸侯國也依照此例,,“充分反映了列國公卿紛紛僭越禮制的狀況”。 在九鼎八簋對面,,放置著一組根據(jù)使用場景復原排列的“楚王孫誥編鐘”,,作為“卿大夫僭越周王禮制”的案例。這組編鐘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2號墓,,墓主是楚國令尹子庚,。令尹相當于宰相,,子庚是楚莊王的兒子,死于公元前552年,。馬今洪介紹,,編鐘作為禮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編鐘制度形成于西周早期,。編鐘的使用有一定的規(guī)制,一般認為西周晚期或者春秋早期,,編鐘僭越使用的情況開始悄然出現(xiàn),。到了春秋中晚期,各諸侯與卿大夫大規(guī)模打破原有等級規(guī)制,,“禮崩樂壞”的局面形成,。“編鐘是一種相當專業(yè)的樂器,,只出現(xiàn)在高等級貴族墓中,。”馬今洪接著介紹道,,這組“楚王孫誥編鐘”,,分上下兩層懸掛在鐘架上,下層為低音區(qū),,演奏時作和聲之用,;上層為中高音區(qū),演奏時作旋律之用,。經(jīng)過調(diào)音,,每個鐘可以發(fā)出兩個音,從最高音到最低音,,總音域達四個半音程,。上層七音俱全,而且多數(shù)有半聲音階,,可以旋宮轉調(diào),。音樂考古界認為,這套編鐘是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的春秋時期音域最寬,、音律和諧,、音頻準確、保存完好的一套青銅打擊樂,。說到編鐘,,總讓人聯(lián)想起曾侯乙(約卒于公元前433年),他墓中出土了65枚編鐘。馬今洪說:“曾侯乙是個音樂家,,他墓葬的特點就是樂器特別多,,他墓里出土的樂器數(shù)并不具有可比性?!?/p> 再往前走,,一個大玻璃展柜中陳列了一鑒一壺,名為“晉趙簡子用銅鑒,、銅壺”,。這組器物1988年出土于山西太原金勝村趙卿墓。趙簡子為晉昭公時卿大夫,,是戰(zhàn)國時趙國基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馬今洪介紹,,青銅器的發(fā)展基本可分為五個階段:萌生期(夏),、育成期(商代早中期)、鼎盛期(商代晚期,、西周早期),、轉變期(西周中晚期、春秋早期)和更新期(春秋中晚期,、戰(zhàn)國),。從西周中晚期開始,青銅器逐漸發(fā)生變化,,“形成了新的禮制制度,、新的意識形態(tài)”。但在“更新期”,,在器形,、紋飾方面,青銅器一度出現(xiàn)了“仿古”風潮,,這組器物中的鑒,,所飾的獸面紋就是“仿古”圖案。在陳列的器物旁,,還配有“壺鑒出土時組合使用圖”,,圖中,銅壺被放置在銅鑒中,。馬今洪說,,很可能壺中放酒,鑒中放冰,,再將酒壺放入冰鑒中,,制作成冰酒。難道古人還要用冰酒陪葬?“講求排場嘛,!”馬今洪說,,從許多墓葬的線描圖可以看出,墓葬中器物的擺放都是從“活人視角”出發(fā)的,。 在鑒壺旁,,擺了一組山西出土的“侯馬盟書”及河南出土的“溫縣盟書”,都是當時晉國卿大夫之間舉行盟誓用誓詞,。展覽說明寫道:“據(jù)《春秋》記載,,242年內(nèi)諸侯國之間朝聘盟會多達450次,反映了諸侯國之間,、公室與卿大夫之間,、卿大夫相互之間,為重新劃分利益訂盟誓而破壞原有禮制的事實,?!瘪R今洪說,春秋時期經(jīng)常會盟,,通常召集人即是盟主,,盟主就是“老大”,最為人熟知的五個“老大”是春秋五霸,。訂盟書的意義在于規(guī)定利益邊界,,主要是為了盟主的利益,“老大吃肉,,小弟喝湯”,。 再往前走,看到了一件“秦公鐘”和一件“秦公镈”,,均由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供展,。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得知,出土時一共有8件銅器,,其中鐘5件,、镈3件,上面均有銘文,。銘文合計135字,,據(jù)釋文,主要是頌揚秦國先祖的業(yè)績,。銘文記錄到了秦憲公之時,,再結合行文的口吻,學界基本推斷作器者是憲公之子秦武公,。武公征服了周邊戎族,,使秦國勢力達到關中渭水流域,。在鐘和镈旁,各有一個S型的鉤狀物,。馬今洪解釋,,這個鉤狀物是掛鐘、镈用的,。镈敲出的是單音,,鐘敲出的是雙音,鐘的敲擊點一個在下方的中心位置,,一個在右下側鑄有小鳥圖案的地方,。“有了雙音鐘,,就可以用數(shù)量較少的鐘構成完整的音階了,。”馬今洪說,。 繞到下一個展廳,,只見兩個展柜中放著一把銅矛、一把銅劍,,它們的主人分別是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這兩件兵器都是1949年后在湖北江陵發(fā)現(xiàn)的,,即當年楚國郢都所在 地,。學界推斷,在越滅吳,、楚滅越后,,這兩件王的兵器都成了楚國的戰(zhàn)利品。 “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 接下來,,馬今洪邀請他的老友、湖南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熊建華一起觀展,,進入了第一單元的戰(zhàn)國時代,。器物中的兵器比例大幅提升,如銅矛,、銅戈,、銅戟、銅殳,、銅劍等,,還有與之相配的盾牌、戰(zhàn)服,、銅馬等,。 熊建華把記者帶到天津博物館供展的楚王酓鼎前,“‘酓’這個寫法,在秦統(tǒng)一天下后就取消了,?!彼f,地處長江中游的楚國國君為羋姓,、熊氏,,“酓”即為“熊”的先秦寫法。公元前223年,,楚國被秦國所滅,。 往前走不遠,只見一個展柜前圍著不少人,。原來是陜西歷史博物館提供的杜虎兵符,,看來《國家寶藏》確實讓這件調(diào)兵遣將的信物火了一把。 “這壺身上的花紋,,描繪的就是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爭場面,。”馬今洪指著“水陸攻戰(zhàn)紋銅壺”說道(紋樣見本期封面),。這件銅壺1977年出土于陜西鳳翔雍城遺址,。馬今洪說,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爭方式相比春秋時期,,從車戰(zhàn)逐漸演變?yōu)椴奖?、騎兵的野戰(zhàn)和包圍戰(zhàn),兼有舟師水戰(zhàn),。壺身上繪有各種形態(tài)的射箭者,,有舉著戈、戟攻擊的士兵,,有劃船相斗的場面,,也有人似在水下作戰(zhàn),還有不少在跌落過程中或倒地不起的陣亡者,。 繞到下一個展廳,,只見一個模擬的半個戰(zhàn)車車輪的車軸位置,豎插著一把劍似的物件,?!斑@就是當年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毙芙ㄈA介紹,,這是戰(zhàn)車上的矛狀車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矛狀車軎在使用時,,軎轄朝上,,矛葉與地面平行,在戰(zhàn)車行進時,,可殺傷車旁之敵,。“在戰(zhàn)國時代,,為提高戰(zhàn)斗力和殺傷力,,各類兵器與防御裝備都在迅速改進?!?/p> 當看各類兵器看得有些視覺疲勞時,,一組風格迥異的物件出現(xiàn)在眼前。這組器物共14件,,包羅在“胡服騎射”主題下,,展示的是草原民族獨特的武器,、服飾等,。比如,“虎首鹿羊紋青銅刀”,、“蛙首馬紋格青銅短劍”,、“人騎駝紋柄青銅鏡”,、“鷹頭形青銅杖首”等,這些均由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提供,;比如,,有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的“胡人騎馬陶俑”,從陶俑圓臉,、高長鼻、雙耳外聳等外表特征,,可以感知到當時的胡人樣貌,;比如,有湖北省博物館提供的“弩”,,據(jù)說明文字,,弩的發(fā)明者就是楚人琴氏;比如,,有內(nèi)蒙古鮮卑墓葬中常見的“鳴鏑箭”,,這種據(jù)稱是匈奴冒頓所制的兵器具有攻擊和報警作用;比如,,有各地博物館提供的材質各異的戰(zhàn)服,,如皮甲胄、銅胄等,,還有模仿皮鎧甲,、鐵鎧甲制作的陪葬品石甲胄,;比如,由荊州博物館提供的“彩繪龍鳳紋漆盾”,,不過由于其紋飾過于精美,,專家推測這可能只是儀仗或陪葬明器。從展覽說明可知,,這組器物想要反映的是當時草原民族對相鄰的燕趙,、三晉、秦國等的影響,,尤其是趙國率先開始了“胡服騎射”改革,,建立了騎兵部隊。而后,,作為新興兵種的騎兵,,逐漸成為當時快速作戰(zhàn)、出奇制勝的主力,。 錢,、錢、錢 進入展陳的第二單元“革舊鼎新,,煥發(fā)生機”,,所展物品從“軍用”轉換到了“民用”,出現(xiàn)大量鐵鑄農(nóng)具,、建筑構件,、各地貨幣等。這部分展品所要體現(xiàn)的是“迫于戰(zhàn)爭導致的生存壓力及穩(wěn)定政權的需要,,各國先后掀起變法運動,,采取系列改革措施,促進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釋放出前所未有的經(jīng)濟活力”,,“呈現(xiàn)追逐利益、實力競爭的新局面”,。 這一單元首先展示的是一批鑄鐵農(nóng)具,,包括各地發(fā)現(xiàn)的鐵鍤、鐵鉞,、鐵斧等及鐵范,。研究顯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先后出現(xiàn)了生鐵冶鑄,、鑄鐵柔化處理和世界上最早的煉鋼與淬火等技術,,使一批人以冶鐵致富。鑄鐵農(nóng)具逐漸取代青銅農(nóng)具,,成為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其中,,兩件鐵范——“‘右廩’鐵斧范”、“‘右廩’鐵鑊范”吸引住了記者的目光,。鐵范,,即是用鐵水澆鑄鐵器時用的鐵質模具,可以批量生產(chǎn)鐵制工具,。據(jù)相關資料,,這批鐵范1953年出土于河北興隆村付將溝,共計87件,,有“鋤范”,、“钁范”、“斧范”,、“鑿范”等,。這些戰(zhàn)國鐵金屬鑄范上,多鑄有“右廩”二字,,專家推測“右廩”是燕國管理官營手工業(yè)作坊的機構,。 往前走,只見展柜中陳列著不少建筑構件,,如陶瓦,、瓦當、陶水管等,,來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各個都城,。據(jù)《鹽鐵論·通有》:“燕之涿、薊,,趙之邯鄲,,魏之溫、軹,,韓之滎陽,,齊之臨淄,楚之宛陳,,鄭之陽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內(nèi),,緣為天下名都?!痹俳Y合這些年對都城城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可證當時都城的繁華。記者看到,,在展柜中陳列著幾件青銅建筑構件,,有曲尺形的,,有楔形的,有方筒形的,。馬今洪介紹,,其中的曲尺形銅建筑構件,是目前發(fā)現(xiàn)時代較早的銅質建筑構件,。這些銅質建筑構件一般用于連接枋,、梁,主要起加固和裝飾作用,。據(jù)展覽說明,,由于色澤金黃,這些銅質構件又被稱為“黃金鋼”,。這批建筑構件的出土地陜西鳳翔,,先秦時期屬于秦都雍城的范圍?!澳阆胂肟?,整個房子金光燦燦,當時的雍城多壯觀??!” 在這個單元,展出最多的是各國貨幣,。如齊國標準貨幣“法化”,,戰(zhàn)國后期齊國又鑄造出一種圓形錢幣。如韓趙魏的布幣,,上面有不同的文字,,有魏國的“梁邑”、“安邑”,,趙國的“涅”,、“武平”等。如燕趙的刀幣,。如形式多樣,、頗具特色的楚國貨幣,主要是金幣,、銅貝,,其中有根據(jù)海貝形式仿制的“蟻鼻錢”(或稱“鬼臉錢”);有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早的黃金貨幣“郢爰”金 版,;楚國也鑄行布幣,。 貨幣的展陳肯定少不了秦“半兩”。在銅錢上,右邊鑄著“半”字,,左邊鑄著“兩”字,。《史記》記載,,“半兩”錢鑄行于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一枚銅錢重12銖,即秦衡制中的“半兩”,,史稱“重如其文”,。秦統(tǒng)一六國后,廢禁六國舊幣,,以“半兩”錢通行全國,。展柜中還展示有“半兩”錢銅母范,這種圓形方孔的銅錢形式影響了后世幣制長達2000年,。 除了各國貨幣,,展廳中還展示了4套砝碼,均為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斑@是目前所見最完整的一套砝碼?!毙芙ㄈA指著一套“鈞益”銅砝碼說,,這套砝碼共10個,由大到小排列,。其中最大號砝碼重量為黃金一鎰,,與其余九個砝碼加起來的重量相等。 就在又快出現(xiàn)視覺疲勞時,,只見中心展柜中有幾件外形讓人眼前一亮的器物,。首先是由安徽博物院供展的“‘鄂君啟’錯金銅車節(jié)”。與杜虎兵符類似,,這也是雙方各執(zhí)一半需合節(jié)驗證的通行符,。“這就是當年的‘水陸交通運輸通行證’,?!毙芙ㄈA介紹,這是公元前323年,,楚懷王頒發(fā)給其子鄂君啟的,。該通行證分為舟節(jié)、車節(jié)兩種,,其中舟節(jié)2件,上有錯金銘文164字,;車節(jié)3件,,上有錯金銘文148字,。這些銘文詳細規(guī)定了水陸交通運輸路線、車船數(shù)量,、運輸種類,、納稅頒發(fā)及所享特權等。 “這件‘燕客’銅量,,是湖南省博物館從廢銅倉庫搶救回來的,,差點被放在大熔爐里化了!”熊建華指著一件形似杯具的器物告訴記者,,“‘燕客’銅量”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標準量器,,是1984年湖南省博物館從長沙涂家村湖南省廢銅倉庫揀選的。在這件器物外壁上,,鑄有59字,,“涉及很多鑄造銅量的官員,由此可以看出,,楚國對量器鑄造相當重視”,。 再往前,看過兩組秦朝統(tǒng)一度量衡后使用的秤砣——鐵權,、銅權,,這一單元的觀展就結束了。 “百工以巧盡器械” 下一單元的主題是“神技天工,,人性張力”,,展現(xiàn)的是大變革時代百工興盛的氣象,展示的不少生活用器都有新材質,、新工藝,、新功能。與前兩個單元的展陳相比,,記者感到這個單元的器物更為美觀精致,,“工有巧,材有美”,。 據(jù)展覽說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工匠擺脫了人身束縛,,受利益驅動或為實現(xiàn)個人價值,,在制作器物時飽有激情,潛力得到發(fā)揮,。青銅器日益脫離禮制規(guī)范,,由以往造型厚重、裝飾獰厲繁縟,轉變?yōu)檩p巧,、簡潔,、華麗。比如,,這一單元展示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供展的“前所未見”的嘴可開合的澆水器“鳥首高足銅匜”,、安徽博物院供展的四個相同附耳單足蓋鼎鏈接而成的“四連銅鼎”、上海博物館供展的紋飾精美的新式盛酒器“嵌紅銅羽翅紋銅扁壺”,、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展的典型秦式青銅器“鳳鳥紋銅盉”,、山西博物院供展的展現(xiàn)晉國與草原文化相融的“虎鷙互搏紋銅戈”,等等,。 在這一單元,,還專門用說明文字介紹了當時使用的新鑄造方法和裝飾工藝——失蠟法、錯金法,。失蠟法是人們用蠟做模,,模外做范,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使整個外范變成一個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至空殼內(nèi),鑄成所需器物的一種技術,。展陳中,,湖北省博物館供展的“曾侯乙墓銅尊、銅盤”(復制品)就是典型案例,。 所謂金銀錯工藝,,是利用金、銀良好的延展性和鮮明的光澤,,鍛造成金銀絲,、條、片,,嵌于其他質料的器物表面預留的凹槽內(nèi),,然后再打磨光滑。如展覽中山西博物院供展的“錯金云紋銅豆”,、荊門市博物館供展的“錯金銀銅樽”等,。 展覽中,“雙翼錯銀銅神獸”也是錯金法的代表器物,。馬老師認為,,這件1977年在河北平山中山國王墓出土的器物,是壓在席之邊角或陳設用的,,一組有4只,,每只鎮(zhèn)守一方,。 在這只“神獸”旁,放置的是來自同一出處的“錯金銀銅牛形插座”,。目前,,學界推測這件器物和另外兩件“錯金銀銅虎食鹿插座”、“錯金銀銅犀插座”,,共同構成了一件曲尺形屏風的插座。 “這個銅盉借調(diào)到上海博物館展出時,,我曾經(jīng)仔細看過,,非常有意思?!瘪R老師把我們帶到一個中心展柜前,,內(nèi)中展示的是由浙江省博物館送展的“螭紋提梁銅盉”。定睛看器蓋,,只覺好似走進了動物園,,上面立體地雕塑了犀牛、大象,、老虎,、熊、鹿等獸類,,足有16只,。在這些動物四周,堆塑著11條形態(tài)似蛇的螭龍,,有的正在大快朵頤,,有的昂首好似在下咽,有的豎起上身像在尋找獵物,?!澳憧矗@條螭龍在吃什么,?”見記者似乎迷失在“動物園”中,,馬老師靈機一動,掏出手機選好角度“咔嚓”一聲,,而后指著手機屏幕道,,“就是這條,你看它在吃什么,?”熊建華問:“是不是青蛙,?蛇吞蛙的主題很常見?!瘪R老師搖搖頭:“你們看,,這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張開,高舉雙手……這是個人,,他的腳已經(jīng)被螭龍吞啦,!”聽到這兒,熊建華興奮起來:“你說,,這會不會就是 ‘饕餮紋’的立體形象呀,?” 再往前走,展柜忽然金光閃閃起來,。原來,,受青銅器技藝影響,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金銀器皿,。有目前所見最大的先秦金器——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盞,,還配了把金漏勺。有目前 所見最早的金玉相結合的器皿——浙江省博物館供展的“玉耳金舟”,。有寶雞市考古研究所供展的“金柄鐵劍”,,是用黃金和鐵這兩種當時最為貴重的金屬鑄造的。還有些動物造型的金飾,,甚是精妙,。 之后的展柜則被黑、紅兩色占據(jù),,原來是進入了漆器主場,。這一部分展示的多為生活器具,且多是動物造型,。其中一件荊州博物館供展的“豬形漆酒具盒”憨態(tài)可掬,,盒身為雙首連體的豬形,兩端握手呈豬嘴狀,,煞是可愛,。據(jù)展覽說明,這是神話動物“并封”的形象,,是當時的新式便攜酒具盒,。 再往后走,只見柜中展示了不少制作精良的陶器,,以及當時初登歷史舞臺的原始青瓷器物,。有意思的是,除了生活器具外,,這里還展示了不少仿青銅原始瓷樂器,,有錞于、甬鐘,、镈,、鑃,、磬等。據(jù)展陳說明,,這些仿青銅的瓷樂器往往出土于吳越貴族大墓中,。 之后的展廳被大量衣物及配飾、樂器占據(jù),,限于時間,,只能匆匆一瞥。 簡帛上的思想火花 接著進入本次展覽的第四單元“思想綻放,,文化奠基”,,展示的是隨著私學教育的興起,士人階層逐漸崛起,,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奠基與發(fā)展時期”,。主要展陳的是書寫在簡牘、絲帛上的文字與書寫工具,。 在這里,,記者看到了最早的毛筆——1954年出土于湖南長沙左家公山。除了筆外,,還有一個裝筆的竹管,,還挺考究。記者還看到了最早的訂正用具——由湖北省博物館供展的銅削刀,,如果在簡牘上寫了錯字,,只要用削刀刮除墨跡即可。另一件有趣的文物,,是山東博物館供展的“孔子見老子”畫像石,。據(jù)文獻和考古資料,孔子曾多次向老子問禮,。 在展廳中,,展示了諸子百家的學說,有儒家,、道家,、墨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雜家等,。其中一件1974年出土于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墓的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是研究戰(zhàn)國縱橫家的珍貴資料,。馬今洪經(jīng)過時笑道:“張儀、蘇秦,,就是‘大忽悠’的鼻祖,。”當記者打算移步下一個展柜時,,卻聽聞一對年輕男女“神對話”——女生道:“你看,,那時候人家寫的家書多長啊,!”男生道:“可不是么……這一封家書得寫多長時間?。 笨磥硐麓巫稣褂[說明,,還得把斷句標上,,這是“戰(zhàn)國/縱橫家/書”,不是“戰(zhàn)國/縱橫/家書”,。 此外,這一單元還展示了春秋時期醫(yī)學理論的拓片,、醫(yī)簡,,是當時巫、醫(yī)分流后開展醫(yī)學研究的成果,。另外,還展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天文學成就,。其中一件1978年出土于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的“北斗衣箱”令人驚嘆,。只見蓋頂中心書一“斗”字,,周圍環(huán)書二十八宿名稱,,與北斗,、四象相配,,可見至少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就已經(jīng)形成了二十八星宿體系,。 “混血兒” 下一個展廳便是展覽的尾聲“文化融合,華夏認同”,,隨著社會動蕩,、戰(zhàn)爭頻仍,“夷蠻戎狄”不斷內(nèi)遷,,與諸夏部族交錯雜居,,促進了民族大融合與文化交流,。 記者看到,這一部分的展品多是“混血兒”,。比如,,寶雞市考古研究所供展的“秦楚紋飾共體玉璜”,一面是浮雕繁縟蟠虺紋,,雕刻工整精細,,具有楚文化特征;另一面是陰刻簡化蟠虺紋,,刻工簡單,,轉角方折,具有秦文化特征,。比如,鳳翔縣博物館供展的“秦地出土楚式銅敦”,,就是“楚器秦用”的一個例證,。比如,在湖南省博物館征集到的“楚王孫用巴蜀式戈”這個巴蜀式的戈上,,銘文卻是楚文字。 這其中還有一件“晉姞匜”,,出土于陜西韓城梁帶村芮國墓地,。記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梁帶村遺址在2005年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當時與這件匜同時出土的還有一個“晉姞盤”,,兩者共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盥洗禮器。在晉姞匜的內(nèi)底有17字銘文,,有“晉姞”二字,,墓主可能是晉國女子。而該遺址屬于西周至春秋時期諸侯國芮國的墓群,,墓主可能是聯(lián)姻到了芮國,。 此次展覽的最后一件展品,是由荊州博物館供展的“楚地出土人騎駱駝形銅燈”,。熊老師說,,當時的駱駝是北方“奇畜”,南方不產(chǎn)駱駝,,在楚地能出土駱駝形銅燈,,可以看出先秦時期絲綢之路上的中外文化交流?!?/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