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三國歷史,,能稱得上鬼才只有三人,,又恰巧都是魏國謀士。郭嘉的聰慧,,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不懂兵法,,能看透人心,,有很強的邏輯推理和預(yù)測能力;司馬懿的隱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賈詡的鬼,一生從來不對任何人忠心,,卻始終能夠化險為夷,,高壽善終,看清時事,計謀不斷,,功勞無數(shù),,依然低調(diào)處事,處處示弱,,城府極深,。 很多史料記載郭嘉是鬼才,因為他透析人心,,對事情的推理和預(yù)測幾乎無錯,,最為有名氣的便是遺計定遼東,當時袁熙和袁尚逃到遼東,,所有人勸曹操出兵,,只有郭嘉提出等待他們內(nèi)亂,自相殘殺,,最后公孫康果然把二袁斬殺,,把首級送給曹操。通過史料查詢,,這個計謀是曹操自己出的,,因為郭嘉早夭,曹操很是痛惜,,把這個勝利強加給郭嘉的,。自古以來人們對早夭的人,有一定的同情心,,然后去擴大和渲染,,《三國演義》更是通過曹操對郭嘉的憐惜,表達郭嘉的才智過人,。后人直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以此表達對郭嘉智謀的認可,。 郭嘉本人是難得的怪才,,郭嘉主要有哪些貢獻呢?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正擔(dān)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以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惫蔚姆治龊芫哒f服力,,不但振作了曹軍將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zhàn)目標,。征討劉備時,,郭嘉建議曹操用之然后滅之,曹操為此得到民心,,但是大意放走劉備,,至此劉備是阻止他統(tǒng)一的勁敵。征討烏桓時,,各部將領(lǐng)建議退兵拒守,,只有郭嘉提議進軍烏桓,最后曹操大獲全勝,。 郭嘉雖有奇謀,,在征討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在漢末,,曹魏政權(quán)中,只是起到微弱的作用,,更多的是可惜和懷念,,在貢獻和安邦定國上,與賈詡比,,差之千里,。 賈詡是三國時期董卓和曹操的重要謀臣,他胸有城府卻不喜外露,,功勞甚大卻不居功自傲,,頗有張良之風(fēng);仕途坎坷而泰然自若,,洞察世事并有始有終,,又有陳平之風(fēng),。他靠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奇謀妙計,,為董卓、曹操諫言獻計,,間接影響到三國時期的走向,,曹魏政權(quán)的接替,被世人稱為最強“鬼才”,。 隨機應(yīng)變: 賈詡因病辭官,,返回家鄉(xiāng)途中,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shù)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段颎)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碑敃r太尉段颎,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颎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卻都遇害了。 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呂布所殺,,賈詡是董卓的謀臣,為求自保,,阻止李傕,、郭汜等人逃跑,帶領(lǐng)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進攻長安。賈詡得到了重用,,一度高官在身,,但是為人低調(diào),處處謙虛忍讓,。賈詡為尚書時,,掌管選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貢獻,,李傕等人親近賈詡但同時也很忌憚他,。后期李傕、郭汜,、樊稠等人自相殘殺時,,賈詡保護漢臣,暗地里護送漢獻帝出逃,,多有出力,。 智勝曹孟德: 賈詡曾經(jīng)和西涼軍張濟一起為官,不幸張濟中箭身亡,,張繡接管部隊,。賈詡是第一個提出聯(lián)盟抗曹的想法,在賈詡的勸說下,,張繡和劉表聯(lián)盟,,一起對抗曹操,。建安三年,曹操再一次征戰(zhàn)張繡,,久攻不下,,決議撤軍。張繡不聽賈詡的建議,,執(zhí)意追趕曹軍,,大敗而歸,此時賈詡要求張繡收拾殘軍攻打曹操,,張繡無奈聽從,,最后大敗曹操。凱旋之后,,張繡問賈詡其中緣故,,賈詡說:'將軍雖然擅長用兵,但不及曹操,,曹操自愿撤軍,,必然親自帶兵斷其后,我們的士兵必??;曹操沒有全力攻打我軍,便急忙退兵了,,必然是后方出現(xiàn)變故,,而且會親自帶兵前行,我們此時追趕,,必然大敗曹軍,。 曹營獻奇謀: 建安四年,曹操和袁紹相持官渡,,袁紹派人結(jié)交張繡,,賈詡當著來使的面讓張繡拒絕袁紹,說袁紹氣量狹窄,,做事優(yōu)柔寡斷,,沒有自己的主見,對待下屬和謀士過于苛刻,,即使現(xiàn)在實力相對較大,,最終難成大器;曹操雖然兵寡將少,,但是他志存高遠,素有抱負,,我們現(xiàn)在去投靠他,,必然得到重用,。曹操得到張繡和賈詡的幫助。實力大增,,親自會見了賈詡,,對他說:“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時,,軍中即將糧盡,讓人擔(dān)憂,,曹操請教賈詡?cè)缰魏?,賈詡告訴曹操,你的智慧,、勇猛,、用人、決策等遠勝于袁紹,,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時機一到,定能速戰(zhàn)速決,。最后曹操在許攸的建議下,,火燒糧草,襲取烏巢,,袁軍瞬間大亂,,曹操打敗袁紹。 曹操與馬超大戰(zhàn)渭南,,爭奪漢中,,馬超多次獻子議和,曹操都沒有答應(yīng),,馬超多次挑釁曹操,,最后賈詡獻奇謀,假裝接受議和要求,,暗地里用離間計,,挑撥韓遂與馬超的關(guān)系,導(dǎo)致他們內(nèi)訌,,曹操趁機發(fā)兵,,打敗馬超。 簡言定世子: 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xiāng)侯,。曹丕曾問賈詡應(yīng)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yīng)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征吳無功而返。 明哲保身: 雖然賈詡多次為曹操籌謀劃策,,得到曹操的器重,,但是他一直謙卑謹慎,從不居功自傲,。賈詡官至太中大夫,,太尉之職,爵位壽鄉(xiāng)侯,,受到曹丕的敬重,。賈詡自知不是曹操舊臣,容易招來猜忌,,一直采用自保策略,,私下里從不與人交,子女也不攀附權(quán)貴,,低調(diào)處事,。因此,當時天下士人都對他評價極高,。在這動蕩的社會,,多次擇主,從容面對,,化險為夷,。明哲保身,得以善終,,比起那些命運起伏不定的謀士們,,的確十分難得。 白居易:天下論智計并歸賈氏也,。 易中天: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