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盧俊義——黃金麒麟矛(長矛) 玉麒麟盧俊義是大名府的首富,,武藝高強,,名滿江湖。后被吳用用詭計騙上梁山,,做了梁山上的二把手,。他的武器是黃金麒麟矛,即長矛,。 長矛,,類似長槍,,比長槍更長,主要由步兵使用,。長矛的歷史非常久遠,,最原始的形態(tài)就是舊石器時代人類將木棍的前段削尖用來狩獵。 后來人們遂漸懂得用石頭,、獸骨制作出更好的矛頭,,縛在長木棍的前端,增強殺傷效果,。在中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常常發(fā)現用石頭或動物骨角制作的矛頭。 2:關勝(關羽后代)——青龍偃月刀(大刀) 關勝是關羽的后代,,手操青龍偃月刀,,整個江湖中都難以找到對手。他在一百單八將里排名第五,,力壓林沖,、武松等人。 青龍偃月刀是偃月刀的其中一種,。最早見于文獻記載(原文寫的是“掩月刀”),是出現宋朝官修的《武經總要》一書里,,因重量關系,,斬、劈的威力非同小可,,主要用于練習臂力,,并不適用於戰(zhàn)場殺敵,故而成為訓練,、儀仗,,或宮殿侍衛(wèi)的武器。 3:林沖——丈八蛇矛 林沖,,外號豹子頭,,原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養(yǎng)子高衙內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終被逼上梁山落草。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六位,,上應天雄星,位列馬軍五虎將,。 從文中描述來看,,他會用的兵器很多,棒可以使(斗洪教頭),,樸刀可以使(斗楊志),,禪杖也可以品評(結識魯提轄),但他固定的武器是丈八蛇矛,。 丈八蛇矛,,又名丈八點鋼矛,。全用鑌鐵點鋼打造,矛桿長一丈,,矛尖長八寸,,刃開雙鋒,作游蛇形狀,,故而名之,。 丈八蛇矛在一些古典小說里經常出現。例如三國演義中張飛使用的就是此武器。蛇矛的用法與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為刺,、挑、戮,、劃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擊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擊對象穿透的強力效果,。 4:魯智深——水磨禪杖(月牙鏟) 魯智深,本名魯達,,綽號“花和尚”,,為人慷慨大方,嫉惡如仇,。因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zhèn)關西,出家當和尚,,后與楊志,、武松占領二龍山擔任大頭領。在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中排第十三位,,星號天孤星,。他在原著中武器水磨禪杖,影視中是一把月牙鏟,。刀頭彎似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層丁字形,。 月牙鏟最初是佛教的一種工具,。古代道士和尚經常會云游四方,并且路上做些好事積點功德,。和尚們講究慈悲為懷,,在路邊看到死去的小動物就會將其掩埋,然后念經為它超度,。月牙鏟,,原本就是行腳僧人挖坑的工具。 另一方面,僧人原則上是不能攜帶刀槍劍戟行走江湖的,,故而月牙鏟之類的生活工具,,也慢慢演變?yōu)榉郎碛闷贰K圆畈欢嗟搅饲宕臅r候,,月牙鏟漸漸演化成武僧出行必備的武器,。 5:武松——雙戒刀 武松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后,,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頭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他的武器是由雪花鑌鐵打成的兩把戒刀。 戒刀為一種出家人所使用的兵器,根據書中的描寫,,戒刀可為單刀,,也可為雙刀,為短柄刀,,可隨身攜帶,。 在影視作品中,魯智深的戒刀類似漢代環(huán)首刀,,武松的戒刀像是唐刀,,流傳至今的水滸版畫中,武松的戒刀更像是雁翎刀,。 6:呼延灼——雙鞭 呼延灼,,是宋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上梁山之前為汝寧郡都統(tǒng)制,,武藝高強,,殺伐驍勇,有萬夫不當之勇,。因其善使兩條水磨八棱鋼鞭,,故人稱“雙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時,,坐第八把交椅,。 鞭的起源較早,,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很盛行。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制或鐵制,,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鞭適用于馬戰(zhàn)與步戰(zhàn)。硬鞭一般用于馬戰(zhàn),,持鞭之將多持雙鞭,。鋼鞭沉重而無刃,以力傷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7:秦明——狼牙棒 秦明,因其性如烈火,,故而人稱“霹靂火”,。祖籍山后開州。善使一條狼牙棒,。本是青州指揮司統(tǒng)制,,攻打清風山時,因中宋江的計策,,被俘后無家可歸,,只得歸順。 自上梁山后,,秦明憑手中狼牙棒,,在一系列戰(zhàn)斗中屢立戰(zhàn)功。大聚義排座次時,,在梁山排行第7位,,上應“天猛星”。又被封為“馬軍五虎將”第3位,。 狼牙棒是一種打擊兵器,,有長短之分,,并且歷史久遠。這種兵器的打擊效果,,不僅靠它的重量,,錘頭上的諸多尖銳的鐵釘,常常產生奇特的殺傷作用,。 關于狼牙棒,,很多人都有誤解。在很多人心目中,,狼牙棒長下面這個樣子: 實際上,狼牙棒是木頭做的,,上面有很多突起,,差不多長這樣: 上面這張圖是明朝的狼牙棒,明朝人喜歡玩雙手兵器,,故而狼牙棒也做很長,,普通的明式狼牙棒長度有一米六,最長的有一米九,。 但是在狼牙棒最為盛行的宋朝,,狼牙棒是遼金騎兵的標配鈍器,是單手武器,,長度大約一米左右,,并不是特別長。 8:楊志——樸刀 楊志,,綽號青面獸,,楊家將后人,武舉出身,,三山聚義后加入梁山,,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應天暗星,位列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使用的兵器是祖?zhèn)鲗毜丁?/p> 樸刀是大刀的一種,,是一種木柄上安有長而寬的鋼刀的兵器,。使用時,兩手握著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樣,,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來劈殺敵人,。 9:索超——金蘸斧(大斧) 索超,,梁山排名第十九,為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之一,。河北人氏,,原系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北京大名府上將,,慣使一把金蘸斧,。因他性急,,上陣時當先廝殺,人稱'急先鋒',。 索超的金蘸斧在書中也被稱之為“大斧”,,是正兒八經的軍中器械,,在宋朝和明朝的軍隊中都有裝備。所謂大斧,,并不是說斧子頭有多大,,而是說斧桿很長,如同咱們管長桿刀叫大刀一樣,。 通常用大斧這種兵器的武將都是猛將型的,,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摟,、截等,舞動起來顯得粗獷,、豪壯,,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 10:董平——雙槍 董平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雙槍將,,河東上黨郡人氏。他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監(jiān),,后被宋江用計生擒,,遂歸順梁山。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十五位,,上應天立星,擔任馬軍五虎將,。因常打頭陣,,又稱董一撞。征四寇時屢立戰(zhàn)功,。 雙槍在兵器中獨具特色,,長槍一分為二,,四方槍尖,,雙手運使,四面出擊,,靈活多變,,雙手配合默契,左右開弓,,前后架打,,劍花亂舞,待機而進,,制敵于難防之中,,一招一式非打即防,有形的動作出開無形的變化之中,,風格獨特,相實無華,,一般都是祖?zhèn)骰蛘擢氶T秘傳,,非常難以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