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過年了, 可是一點也沒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沒有大紅色喜慶的裝飾,,也沒有挨家串門的熱鬧。 總覺得少了一份小時候的儀式感和期待感,。 小時候,,一到臘月就置辦年了——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間,,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貼對聯(lián),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還記得,以前臘月十幾,,就要開始趕年集了—— 小時候,,趕年集真是人山人海,新衣服,,紅燈籠,,糖果,雞鴨魚肉,,春聯(lián),,鞭炮,年畫…… 當然,,還不忘買幾把塑料花,,合照都要挨著它。 還記得,,以前臘月十幾,,就要開始準備吃的了—— 殺年豬,,小時候家里不富裕,能吃上一大碗肉,,是只有過年才有的特權,! 烀一大鍋肉,滿屋子都是肉香,,這種等待的煎熬和吃上肉的滿足,,真的好懷念阿! 殺年雞,,小時候吃的雞,,都是家里拿糧食喂養(yǎng)的小笨雞,皮薄肉質緊實特別香,! 買凍魚,,年夜飯那天晚上吃,寓意年年有余,! 炸丸子,,有蘿卜餡的,肉餡的,,藕餡的……肉餡的最香,! 蒸一鍋又一鍋白白胖胖的大饅頭,主食備的足足的,,豐衣足食—— 希望明年日子越過越紅火,一年的美好愿望全都寄托在食物上…… 包餃子,,要包好幾種餡的,! 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冰糖葫蘆也是難得的美食,!過年的時候吃一串,,心里甜滋滋! 糖果瓜子是過年必備,,硬糖,、酥糖、軟糖都有,,記憶最深的是軟軟甜甜的高粱飴,。 脆糖酥糖大蝦糖,一咬一掉渣,,家里只有過年才能吃到,! 散裝硬糖塊,桔子瓣糖,,記得特別硬,,含好久才吃完,! 還記得,臘月二十四,,那場不會缺席的大掃除—— 除舊迎新,,過年前一定要來一場全家出動的大掃除迎接新的一年,屋子里里外外都要清掃一遍,,玻璃也要擦干凈,! 還記得,臘月二十七八就可以放鞭炮了—— 那時候,,年底就守著賣鞭炮的小攤兒,,摔炮、大地紅,、竄天猴…… 小時候圍著鞭炮歡蹦亂跳的我們,,都開始變老了…… 還記得,臘月二十九就可以貼春聯(lián)了—— 一到過年,,“文化人”就被包圍了,,這家拿著紅紙來找他,那家拿著筆墨也來了,。 看著一筆一筆寫出來的春聯(lián)貼到門上,,年味兒一下子就出來了! 貼春聯(lián),,就少不了送財神的,,財神到,寓意新的一年日子越過越紅火,! 還有灶王爺,,好像是保平安的,記得上邊有這一年的節(jié)氣時間,。 還記得,,年三十那頓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 年三十晚上,,媽媽總要在廚房忙很久,,烀肉,炒菜,,燉魚,,鍋里煮著整雞…… 全家人都圍在桌前,開開心心的過大年,。 一家人團圓在一起,,才叫過年啊,! 我們懷念小時候,,并不只是懷念小時候的自己—— 而是因為那里有爸爸的青春,,媽媽的青春,和人世間最難得的全家團圓,。 還記得,,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一起看春晚—— 那時候,,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守在電視前看春晚,等著趙本山的小品,。 到了12點吃餃子,,聽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才叫過年,! 還記得,,大年初一可以穿新衣服了—— 那時候條件不好,一年也買不了幾件新衣服,,過年穿新衣服是個大盼頭,! 還記得,新年不許剪頭不許掃地不許哭,,更不許說不吉利的話,! 還記得,拜年串門最開心的,,是收到壓歲錢—— 那時候的壓歲錢,,雖然只有幾塊、幾十塊,,但也算是一筆“巨款”了,,但是回家,都會乖乖交給媽媽,。 還記得,正月里的串門走親戚—— 初二要回姥姥家,,初三去大姨家,,初四姑姑來我家,初五…… 平日不見的哥哥姐姐,,這時候就能玩一整天,,一群孩子跑里跑外,熱熱鬧鬧的才叫過年,! 小時候,,年是爸爸買回來的肉—— 是媽媽為我買的新衣裳,是揣在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幾塊壓歲錢,,是那噼噼啪啪金花四濺的一掛鞭炮…… 小時候,,年是期盼,,是幸福。 長大了,,年是超市里的擁擠—— 是春運搶票的不容易,,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飯菜,卻要減肥吃不下,;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當作白天的混亂…… 長大后,年是忙碌,,是疲憊,。 生活越來越好,可那份過年的快樂,,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今日話題 年還是那個年,是我們變了嗎,?您覺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