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平,書法教育家 師從劉炳森,、吳未淳,、王遐舉等名家,書法傳統(tǒng)功力深厚,,擅長隸書,。常以篆隸筆法入草,自成一體,;勢書則另辟蹊徑,,獨具風格。國畫傳統(tǒng)功力深厚,,并將書法用筆融合在山水的教學和創(chuàng)作當中,,卓有成效。多年來致力于勢書學研究和書畫教育研究,,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先后提出書法的“動靜樂”與“書以致用、用心修煉,、書畫養(yǎng)德,、書畫育人”等觀點。 草書是書法中的絕域,,許多人將草書視為畏途,,歷史上草書大家相對較少,連宋代最杰出的行書書法家米芾都在草書上建樹甚微,,可見草書之難,。 郭世平書法每日一學之行草小中堂-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草書之難,除辨識難以外,,章法難是最重要的障礙,。關(guān)于草書的章法,歷代有許多論述,,如孫過庭“草以使轉(zhuǎn)為形質(zhì),,以點畫為性情”,懷素“吾觀夏云多奇峰”,,以及索靖的《草書勢》,,武帝蕭衍的《草書狀》,,等等。 一,、字不能都是正的
草書講究“勢”,,這個“勢”,是動態(tài)的,,“草如奔”嘛,!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而悟筆法,其實是悟到了草書的動勢,。動勢體現(xiàn)在字的結(jié)構(gòu)上,,就是“不正”。 郭世平書法每日一學之行草條幅-善博者不欲牟 許多人習慣了楷書的端正,,覺得草書也應(yīng)該是端正的,,這是最大誤區(qū)。如果將單個草書字畫中心線,,則不一定垂直,,而且,還要東倒西歪,,不能總是一個姿勢,。這叫斜勢求正態(tài)。 二,、字的大小不能都是一樣的 楷書大小差別不大,,字與字如兄弟;草書大小差別很大,,字與字如父子,。草書大字甚至是小字的兩三倍,有的字,,其中的一筆就是其它字的好幾倍,。這叫錯落成自然。
三,、字距不能都是相等的 寫楷書時,,字與字距離大體相等;行書有所變化,,但變化不大,;而草書字距差別往往比較明顯。 有的兩字或三字擠在一起,,形成一個小集體,,這叫字組;有的兩字相隔很遠,,而又遙相呼應(yīng),。三三兩兩,,錯錯落落,扶老攜幼,,形成無規(guī)律的節(jié)律,。這叫韻律起波瀾。 四,、字的重心不一定都在一行的中軸線上 草書不僅單字結(jié)構(gòu)不正,,從整行來說,也并非以中軸線為基準,,把每個字擺齊?!白秩缢阕?,非書法也”,而是要隨著字勢,,沿中軸線無規(guī)律地左右搖擺,,甚至有的字整體已經(jīng)偏離中軸線,只要全行視覺上感覺還是一行就行,,這樣就形成一種自然的天趣,。這叫字散神不散。 五,、行與行之間,,橫向的字縫隙不能對齊 除首尾兩字外,其它的字最好別齊平了,,當然也不能如砌磚,,把縫隙死板地對應(yīng)錯開,規(guī)律性不能太強了,。這叫錯縫呈天趣,。 有了這五句話,再注意到筆畫輕重的變化,、用墨枯潤的結(jié)合,,草書想不長進都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