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減肥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疾病特點,。 我們這個時代為何營養(yǎng)如此豐富,人卻容易疲勞,? 中醫(yī)認(rèn)為脾主運化,。 當(dāng)脾胃負(fù)擔(dān)過重,運化不過來,。人就會困倦乏力倦怠喜臥,。 所以血脂高肥胖的人越來越多,。 一個胖子頭暈頭重,,CT檢查出來腦部沒什么問題,而血液報告單反映,,血脂偏高,。 醫(yī)生就下一個結(jié)論,這是血脂高引起的頭暈,,得到一個結(jié)果——減肥,。 必須減肥才能減輕身體的病痛。 叫這胖子減肥吃素,,就像叫貓不抓老鼠不吃魚一樣難,。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怎么辦,? 本來身體就疲倦,還叫他去運動,,他更累更動不了,。 這胖子找到張老。 張老說,,我可以幫你想辦法,,用中藥振奮你的脾胃,,排出你身體多余的脂肪水濕。這就像幫你身上減負(fù),,最后還要靠你自己去運動出汗鍛煉身體,。 肥人減肥就六個字——管住嘴,邁開腿,。 胖子聽后點點頭,。 張老說,指月,,脾虛用何藥,? 我馬上反應(yīng)道,補脾圣藥蒼術(shù),、白術(shù),。 張老又說,脾虛氣機會怎么樣,? 我說,,脾不升則胃不降,脾虛就容易氣滯,。 所以這胖子走路腳沉拖不動,,上下樓梯經(jīng)常碰到腳趾頭。 這時應(yīng)該用行氣破氣之品,。 能夠破除整條消化道瘀滯之氣的,,只有一味藥,那就是枳實,。 古籍上記載,,枳實能破七沖之門,也就是說從咽喉,、食道,、胃、闌尾,,一直到肛門,,有七個要害轉(zhuǎn)折點,這些地方如果氣機堵塞郁閉,,食物積聚,,就會引起人肥胖。 這時用一味枳實,,能夠把這整條消化道氣機破開來,,從上往下理順。 張老又說,,脾虛會氣滯,,脾虛還容易停留什么,? 我說,脾主濕,,脾虛水濕運化不動,,喝水都會長胖。 張老點頭說,,沒錯,,所以越是肥人想減肥,越不能喝飲料,,冰凍啤酒,。 這時如果要像大禹治水,鑿開通道,,導(dǎo)利而下,,該用何藥? 我說,,用澤瀉,,澤瀉能利水滲濕,把身體多余的脂肪水濕利出體外,。 古籍上稱澤瀉,,人服食后,感覺到能行水上,,日行百里,,身輕如燕。 這是極度形容人體濕氣清走后,,那種輕松愉快的感覺,。 于是張老就開了四味藥,。 白術(shù)一兩,,枳實半兩,蒼術(shù)一兩,,澤瀉半兩,。 這是什么湯方?很多人有點看不懂,。 可這胖子吃一劑,,覺得人有勁,想動,,小便量增多,,腿腳輕快。 吃完七劑藥,,精神振奮,,小跑都不知疲倦,。 白天沒有昏昏欲睡之感,瞌睡蟲似乎一下子被這些中藥打跑了,。 每天工作時感到頭暈頭重,,通通都消失掉了。 為何頭暈頭重消失得這么快,? 因為《黃帝內(nèi)經(jīng)》講,,濕重則頭重如裹,暈暈沉沉,,當(dāng)濕邪排掉后,,如撥云見日,陰天變晴朗,,腦袋變靈光,。 怎么這幾味藥吃了能減肥治病,還能提高精神,? 原來這幾味藥,,絕不是張老憑空杜撰出來的,都是有來由的,。 《醫(yī)學(xué)啟源》主治心法里頭講到,,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去逐痰濕用白術(shù)、枳實,、蒼術(shù),、澤瀉。 也就是說,,一個人脾虛濕重氣滯,,就會覺得懶惰乏力,甚至容易多痰肥胖,。 這時你可能會怪這個人太懶散了,,孰不知懶散也是一種病,是身體濕氣重的表現(xiàn),。 你把濕氣清走后,,人就會振奮,精神會煥發(fā),。 而張元素這四味藥,,完全巧妙地從張仲景《傷寒論》里頭化裁出來。 張仲景認(rèn)為,,一個人心下胃脘周圍肥胖,,脂肪堵塞,,叫: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 這種啤酒肚是什么原因?qū)е拢?/span> 張仲景說是水飲所作。 水飲所作該怎么辦,? 枳術(shù)二藥主之,。 就是用枳實、白術(shù)二藥管住了,。 如果濕氣重,,頭暈肥胖怎么辦? 不用擔(dān)憂,,張仲景說,,也是兩味藥管住: 支飲苦眩冒,,澤瀉湯主之,。 這是說一個人胸中有痰濕,就會很苦惱,,容易頭腦暈沉,,記憶力減退。 澤瀉湯就是澤瀉跟蒼術(shù)兩味藥,。 我恍然大悟,。 張元素《主治心法》里頭,居然化裁仲圣湯方不留痕跡,。 直接把《傷寒論》條文里頭的背后病機找出來,,再對機用藥。 難怪這肥人血脂高頭暈,,水滑苔,,脈濡緩,平時痰多,,只用四味藥,,服七天,身體振奮,,服十五天,身上減掉五斤贅肉水濕,。 看來減肥不是個難題,,難就難在病人要管住嘴邁開腿,保護脾胃,,不亂吃東西,。 這樣湯藥一下去,,立馬就起效果。 20,、跑步與調(diào)氣草廬里,。 師徒兩人正在打坐,外面風(fēng)呼呼作響,。 火爐的熱氣,,暖暖的,讓人不想起坐,。 但坐久后,,雙腿發(fā)麻,氣血不疏通,,久了會出毛病的,。 如果貪戀打坐的安逸,導(dǎo)致腳麻氣血不利,,不去疏通,,就會出問題。 青松道長叫張元素打完坐后,,立馬圍著松樹小跑,。 這樣就不會留下氣滯血瘀的痹癥。 很多打坐的人,,不知道動靜結(jié)合,,才能養(yǎng)生的道理。 他們打完坐后,,不懂得用小跑來勻氣血,,久而久之,身體就容易落下痹痛,,甚至腳腫或身心不調(diào),。 所以禪堂里頭,你起坐后,,大師父如果是明眼人,,必定會叫你跑香,把打坐的那些滯氣破掉,,讓經(jīng)脈勻和,。 跑到什么程度呢?跑到身體微微發(fā)熱,,就可以,。 氣血通調(diào),身心輕安,再去干活,,就精力倍增,。 這次張元素跑得起勁,多跑了一段時間,。 發(fā)現(xiàn)反而累了,,跑過頭了,氣喘吁吁,,渾身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并沒有感到像以前那樣輕安舒適,。 青松道長看在眼里,,當(dāng)然明白。 于是便說,,修行人應(yīng)當(dāng)時刻明白自己身心氣血狀態(tài),,隨時調(diào)整。 這就像一個駕馬車的人,,應(yīng)該隨時明白馬跑得快慢,,什么時候該勒馬繩,什么時候該打馬鞭,,什么時候該掌握好馬頭跑的方向,,這些都應(yīng)該拿捏到位,這樣才能真正馴服身體,,降伏其心,。 張元素凝神靜氣地聽師父開解修行跟養(yǎng)生之道,師父總能夠從平常身體變化里頭,,點破一些醫(yī)理之道,。 果然青松道人接著說,小跑可以補氣生氣,,大跑就會耗氣傷氣,,小動能養(yǎng)生,大動過頭了就會傷身,。 這就像用行氣藥,,你小劑量地用木香、枳殼或青皮,,可以帶動五臟元真,,破除郁滯悶氣。 如果大劑量地用,,就會消耗氣血,,導(dǎo)致人心慌掉氣,。 除非病人有頑固積氣滯氣不化,,不然行氣破氣之品,,應(yīng)當(dāng)小劑量地使用。 張元素點頭說,,師父,,我明白了,難怪上次你用枳殼青皮散,,治療胸中郁悶的人,,交代他只可以吃三劑。 他吃完三劑后,,郁解舒適,,就自作主張又搞了三劑吃下去,反而覺得胸中沒氣,,疲累不安,。 師父您再給他用點人參補氣,他馬上就緩過去來了,。 青松道長笑了,,他喜歡弟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聞一知十,。 這樣的弟子才能夠迅速地繼承做師父的衣缽。 所以張元素在《醫(yī)學(xué)啟源》主治心法里頭講到: 破滯氣用枳殼,,高者用之,,能損胸中至高之氣,三二服而已,。 補氣用人參,。 也就是說,胸中有團郁悶滯塞之氣,,堵在那里不開,,你用枳殼,一下子就把這團滯氣損掉破掉了,,但是藥中病所,,切莫過之,吃兩三次,,破開滯氣就好了,。 如果再吃下去,無邪可攻,,必耗傷正氣,。 耗傷正氣怎么辦? 氣虛后用人參一兩片嚼服就可以補救。 所以張元素又說,,去滯氣用青皮,,多用則泄人元氣。 像青皮,、枳殼或木香,,都是能破滯氣之品,一旦過用,,反而會傷到人體元氣,。 好比如,你跑步本來是疏通氣機的,,應(yīng)該悠閑地慢慢跑,,結(jié)果你狂奔起來,搞到上氣不接下氣,,甚至跑到累倒在路上,,這就是過量運動,泄人元氣的表現(xiàn),。 又比如,,本來你身體打籃球,打個半場就剛剛好,,你偏偏跑個全場,,來回幾次就腰酸腿軟,上氣不接下氣,,要么就是腿腳抽筋,,要么就是在搶籃板的時候,一個落地沒力扭傷了腳,。 所以很多時候出問題,,都是人在元氣虧虛的時候。 人元氣為什么虧虛,?大都是長期持久過用透支身體,, 所以青松道長主張用悠閑的太極化掉身體的滯氣,用小跑慢跑來勻和周身經(jīng)脈,,就像他用理氣藥,,都是用一錢半錢,從不過用多用,。 只要達(dá)到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的效果即可。 這堂課里頭,,張元素不單學(xué)到氣滯用行氣破氣藥,,比如枳殼,、木香、青皮,,但又不可過用多用,,如果過用多用,導(dǎo)致氣耗,,就可以用補氣藥人參來補救,。 一個醫(yī)者要懂得用藥之利,,同時更要明白用藥之弊,。 而且在用藥過度后,更要懂得如何去補救,。 這就像一個厲害的武者,,他除了懂得如何擊傷打倒敵人外,他還要明白如何醫(yī)治好這人,。 這才算真正的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