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斗七星 北斗星,,是接近北極星的七顆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玉衡,、開陽、搖光組成,,因此人們也習(xí)慣稱其為北斗七星,。人們用想象的線條,將這七顆星聯(lián)系起來,,像一個有柄的斗,,且又在北方天空,故名北斗,。 《石氏星經(jīng)》稱:“第一星為天樞,,二為璇,三為璣,,四為權(quán),,五為玉衡,六為開陽,,七為搖光,。”《史記·天官書》謂北斗是“帝車之象”?!?/span>晉書·天文志》謂北斗是“七政之樞機,,陰陽的元本,所以運于天中,,控制四方,,以建四時而均五行。”因之,北斗七星的各星的名稱均寓其義,。天樞是七星的樞,,天璇掌旋轉(zhuǎn),天機掌變動,,天權(quán)掌權(quán)衡,,玉衡平輕重,開陽施開陽氣,,搖光則搖其光芒,。斗則寓其總稱為“帝車之象”?;蛴袑⒁恢了男菫槎房?,總稱璇璣;五至七星為斗杓,,總稱玉衡,。 英·李約瑟在他的《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一書中指出:角的位置可由斗柄最后二星的位置定出,從玉衡引一條直線與連接天璣,、天權(quán)的線平行,,就指出了南斗的位置。斗魁的延長線正與參相遇,。他的這段言論,,也正是對《史記·天官書》中一段的說明:“杓攜龍角,衡殷南斗,,魁枕參首,。用昏建者杓,杓……夜半建者衡,,衡……平旦建者魁,,……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xiāng),。”而第4圖則表示得十分明確。 圖4 北斗七星與北極星,、帝星,、南斗(斗宿)、角星的相對位置 (二)古人對北斗的利用 古人重視北斗,,主要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別方向、定季節(jié),。不僅如此,,在古代唯心的宇宙觀中,北斗于“天官”中負有重要職責(zé),北斗既管天文,、地理,;又管人事、道德,?!?/span>史記·律書》:“太史公曰:在旋(同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錘律調(diào),,自上古,。建律運歷造日度,可據(jù)而度也,。合符節(jié),、通道德,即從斯之謂也,。” (注:十母:即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子,即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北斗七星之所以用來辨方向、定季節(jié),,是因為它離北極星特近,。把天璇、天樞連成直線,,并延長約五倍的距離,,就可以找到北極星。而北極星是北方的標(biāo)志,,前面介紹過,,古人認為北極星是天的中心,而北斗星則在不同季節(jié),、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xiàn)于天空不同的方位,。在人們?nèi)庋劭磥恚J為北斗七星是在圍繞著北極星轉(zhuǎn)移,。如 圖5 北斗星圖及北極星 古人用想象的線條將七顆星聯(lián)成整體,,設(shè)想為舀酒的斗。其中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組成的斗身,,古代叫魁,;由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的斗柄,,古代稱杓。古人根據(jù)初昏時斗柄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jié):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所謂“天下”,指的是中國,,當(dāng)時古人并不知地球上季節(jié)的變化是有所不同的,。) 關(guān)于斗身(魁)的作用,,《漢書·天文志》載:“斗為帝車(帝,,指天帝),,運于中央,臨制四海,;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jì),皆系于斗,?!?/span> (注:臨,視也,。如:《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奔o(jì):五紀(jì),。《書·洪范》:“五紀(jì):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shù),。”《疏》:“五紀(jì)者,,五事為天之經(jīng)紀(jì)也,。”系:聯(lián)系,,關(guān)系,。) 這段話的意思是:“北斗的”魁“部,是天帝的車,,它運轉(zhuǎn)于天的中央,,視控著天下,它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五紀(jì),,凡此種種皆關(guān)系于斗,。”從以上這段話,,可見北斗在古天文學(xué)中之重要,,所有天文歷法的重大問題,乃至于宙宇之間的陰陽,,均由斗控制著,。所以徐整的《長歷》中指出:“斗者,天之喉舌,?!?/span> 北斗七星在天上人間均是如此重要,它與人民的生活又是如此密切,,因此頻繁地反映在歷代各類古籍中,,例如: 漢《淮南子·齊俗訓(xùn)》:“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寤矣?!?/span> 明張燮《東西洋考》卷九:“駕舟洋海,,雖憑風(fēng)力,亦視潮信以定向往,,或晦夜無月,,惟瞻北斗為度?!?/span> 清《定羅經(jīng)·針祝文》:“……歷代過洋,,知山形水勢,知淺深,,知礁嶼,,識灣澳,精通海島,,望斗牽星,,往古來今前傳后受流派祖師,……” 以北斗定方向,,在文學(xué)作品中,,也多有反映,,如:“王維《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 九洲何處遠,,萬里若乘空。 向國誰看斗,,歸帆但信風(fēng),。 沈佺期《渡安海入龍編》: 嘗聞交趾郡,南與貫胸連,。 四氣分寒少,,三光置日偏?!?/span> 越人遙捧翟,,漢將下看鳶。 北斗崇山掛,,南風(fēng)漲海牽,。 別離頻破月,容鬢驟催年,?!?/span> 虛道崩城淚,明心不應(yīng)天,。 又明代鄭若曾《鄭開陽雜著》內(nèi)《海運圖說·送祥詩》: 鯨波渺渺接天遙,,海國塵空瘴癘消。 貢賦遠通中服地,,丹書元自太祖朝,。 南船去日占風(fēng)信,北闕歸時望斗杓,。 但使行囊無薏苡,,嶺頭桐柱不須標(biāo)。 屈原是史學(xué)與天文學(xué)世家,,他對天文的熟悉了如指掌,,但當(dāng)他厭棄了人世,,決心“遠游”時,并沒有把尊貴的北斗看得那么神圣,,他自己卻像最高貴的天神,,日月星辰隨心摘用,看他的《遠游》詩中的句例: 攬彗星以為旌兮,,舉斗柄以為麾,。 叛陸離其上下兮,游驚霧之流波,。 (注:攬:把持,。旌:古代的一種旗子,旗桿頂上用五色羽毛做裝飾,。麾:古代指揮軍隊的一種在旗子,。叛:煥也,光耀布散貌,。陸離:美好分散貌,。游驚霧之流波:按姜亮夫解釋:“蹈履云氣,浮游清波”,。) 今譯:手持彗星為旗,,高舉北斗為麾。 看光怪陸離,,光華四布,,浮游云海,戲驚霧的流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