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表看久了,你一定會和杜少我有個共同疑惑:為啥那么多表長得都一樣,? 不是說假表,而是正經(jīng)手表大牌之間仍然在互相「抄襲」,。有時候抄完了再加點創(chuàng)新,,就說自己是「借鑒」,再好聽點,,說自己是「致敬」,。 那么手表抄襲的邊界在哪?今天這篇文章就好好講講這件事,。 本文由「芯動鐘表」授權轉載 ID:xdwatch 鐘表誕生幾百年了,,品牌數(shù)不勝數(shù)、每年推出的新款更是不計其數(shù),,但我們總能在一些手表上或多或少看到其他表款的影子,。 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人說是抄襲,,有的人說是借鑒,,那么抄襲,、跟風、改編,、借鑒,、致敬的區(qū)別到底是什么? 不玩文字游戲,,直接用照片和歷史分享給大家如何辨別和區(qū)分,。 北京牌手表抄襲江詩丹頓「奎德利」系列和朗格「1815」系列: 像北京牌這樣直接模仿表殼,同時對表款并沒有革命性,、獨特性地提升和改進,,就是「抄襲」。 同時,,江詩丹頓「奎德利」系列和朗格「1815」系列這兩款的表殼外形都是品牌現(xiàn)代獨家設計,,之前沒有任何品牌做過,所以北京牌抄襲沒有任何辯解的機會,,就是「實錘」,。 當然,抄襲并不是國產表的專利,。瑞士品牌也干過同樣的事情,,比如這塊梅花的Cosmo King就是完全抄襲勞力士的Date-Just系列,連指針,、表帶的款式都一樣,。 2011年沛納海推出的PAM 382,不僅重新啟用了不受待見的銅,,而且還把外面的鉻鍍層取消,,要的就是「氧化」效果,每一塊PAM 382在長期的佩戴以后,,會隨著表主的汗液以及使用情況而發(fā)生氧化,,表面會產生與眾不同的變色。 雖然沛納海并不是現(xiàn)代大品牌第一個使用銅表殼的,,在這之前,,Gerald Genta于2007年已經(jīng)發(fā)布了銅殼「Gefica Safari」 。但是沛納海成功地將「銅易變色」的性質由「缺點」變成了「特點」,,把這種曾經(jīng)「被淘汰」的制表產品重新帶入,,并引發(fā)了市場的追捧。 而其他的鐘表品牌看見沛納海銅表賣得很好,,但并不直接照搬沛納海全部的外觀設計,,而只是將銅材質轉用到自家表款,這個就叫「跟風」,,反正換個表殼材質實在是太簡單了,。 1971年巴塞爾鐘表展的前夕,,尊達(Gerald Genta)在下午四點鐘接獲時任愛彼總經(jīng)理的喬治?格雷( Georges Golay)來電。格雷先生在電話中表示,,意大利市場期盼看到一款「前所未見的精鋼腕表」,,而且尊達必須于第二天早上交出一款嶄新設計來迎合這項需求。簡言之,,就是一款能適合所有場合佩戴,,并擁有前所未見之精美外觀的運動腕表。 第二天,,Gerald Genta交出了他繪制的皇家橡樹系列原創(chuàng)草圖,。今天的我們看這一設計的時候可能還感覺正常,但放在45年前,,這絕對是「奇葩」設計,。 在當時,市場主流的手表還是圓形外觀,,同時石英機芯風頭正盛,。 皇家橡樹表殼棱角分明,還將螺絲故意在正面漏出來,。同時雖然皇家橡樹是一款鋼表,,但在推出之時定價遠超不少品牌的金款價格。這樣的套路打破了人們對鐘表的常規(guī)理解,。 在1972年愛彼正式發(fā)售皇家橡樹表款以后,,尊達(Gerald Genta)和它的設計理念席卷了瑞士制表業(yè)。 其后,,尊達(Gerald Genta)還為百達翡麗設計了一款鸚鵡螺手表,。當這兩款手表放在一起的時候,雖然在線條,、細節(jié)上找不到雷同的地方,,但兩者透露出來的神韻完全一樣。 江詩丹頓縱橫四海的前身表款「222」,,雖然并不是由Gerald Genta本人設計。但我們也可以在其上找到愛彼皇家橡樹和百達翡麗鸚鵡螺的感覺,。其原設計師Jorg Hysek正是在尊達所引發(fā)的「機械感,、工業(yè)感」設計潮流下,用自己的語言去重新組織而產生新的作品,。 當然,,在那個時代也有直接抄襲愛彼的,比如這款Bulova,,換個商標就拿出來賣了,。 豪雅的「水鬼」,。晃眼一看,、定睛一看,、仔細再看,這表都和勞力士的水鬼那是高度相似,。這樣的設計,,可能很多朋友會認為是「抄襲」,但實際上這款表可以叫做「改編」,,因為它在勞力士現(xiàn)有的部分外觀設計之上加入了豪雅的「優(yōu)點」,。 上世紀70年代末,豪雅公司大力投入石英表行業(yè),,但是經(jīng)營不善,,陷入困難。危機時刻,,豪雅將自己的石英機芯和勞力士水鬼揉吧揉吧變成新款拿出來賣,,沒有想到意外一炮而紅...幫助公司扭虧為盈。 一炮而紅的原因是,,石英機芯成功解決了機械機芯調節(jié),、手動上鏈頻繁所導致的龍管磨損問題,進而減少了表殼意外進水的風險,,加上石英機芯降低了成本,。在今天看來,這是一個很傻的理由,,但在上世紀石英表剛剛面世的時候,,這樣的「改編」是巨大的「改變」。 豪雅在看見自己「石英水鬼」銷量良好的情況下,,甚至還推出了18k黃金的版本,。但這樣的「改編」可謂是在「抄襲」的邊緣,隨著石英表的落寞,,這種「豪雅水鬼」終究在不少后人的口中變成了「笑柄」,。 好的東西是可以相互借鑒學習提高的。Valbray將鏡頭光圈概念融入腕表設計中,,Valbray在表盤上方加入了一個被稱為Oculus系統(tǒng)的類光圈結構,,2010年已申請專利,只要轉動表圈就可以控制「光圈」大小,,當「光圈」全開時可以看到隱藏在下面的其他小表盤,,是不是碼表立馬變大三針? 點擊視頻,可以觀看具體細節(jié): 1955年,,世界上首枚IWC萬國表工程師腕表搭載了由當時技術總監(jiān)Albert Pellaton發(fā)明的啄木鳥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自動雙向上鏈。在這個設計里面,,最為關鍵是無論旋轉的方向如何,,兩個鉤爪都會一前一后交替去拉動齒輪旋轉。 而在1959年,,日本Seiko精工基于萬國啄木鳥系統(tǒng)發(fā)明了一種全新的機械上鏈方式「魔術桿」,,同樣也是「無論旋轉的方向如何,兩個鉤爪都會一前一后交替去拉動齒輪旋轉」,。 雖然日本精工魔術桿上鏈系統(tǒng)是基于萬國啄木鳥改進而來,,但是其結構更為簡單、可靠,,成本也更低廉,。所以現(xiàn)在不少的鐘表品牌,比如沛納海,、卡地亞,、寶璣都直接采用。 甚至連這種設計的老祖宗萬國也忍不住了,,在其新款的自產機芯里面,,就已經(jīng)放棄了自家特色啄木鳥設計,改用了日本精工魔術桿上鏈系統(tǒng),??赡苁菫榱祟櫦白约业拿孀樱疽粚泳蛪蛴玫臋C械結構,,被萬國生生給加到了兩層,,進行了反抄。 佛羅里達州迪通拿海灘,。此地狹長平坦,,沙質堅實,硬如水泥,,堪為極速車手的圣地,。于1904年至1935年間曾在這里創(chuàng)下14個陸地速度紀錄。 1959年,,一個「超級賽車跑道」迪通拿國際賽道終于建成,。勞力士后續(xù)推出的計時腕表宇宙計型迪通拿,其命名正是源于這一經(jīng)典的地標──Daytona,。 豪雅也有一款表,同樣也是取名于佛羅里達州迪通拿海灘賽道。 雖然現(xiàn)在勞力士迪通拿的名氣頗大,,但遇到這樣的情況就不能說豪雅抄襲勞力士了,,因為兩者都是使用一個公開地名作為表款名字。 2016年,,亨利慕時推出了一款方形腕表,,看上去就像是Apple watch。甚至連它的名字都叫Alp watch,,但這并不是亨利慕時做的智能手表,。其乃地地道道的機械表,采用亨利慕時自產324手動機芯,,白金外殼,,限量50塊,售價約合人民幣16萬,。 甚至在今年,,H. Moser亨利慕時給Swiss Alp Watch手表更新了,表盤全黑,,配上弧面藍寶石的反射,,看上去活脫脫的沒電版智能手表。名字取得也厲害,,叫「Zzzz」,。 雖然外形神似,但是亨利慕時卻用另一個完全不同機芯和手表結構去展現(xiàn),,并且還戲謔地自嘲為「Alp Watch」,,這個就叫「致敬」。 總而言之,,只要在別人基礎上前進了,,就是好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