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今天——2014年11月17日,,A股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一步——滬港通正式開通,。到昨天為止,滬港通整整運行了3年,。 東方財富Choice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11月15日,,北上資金通過滬股通持有市值3269.45億元的股票;加上通過去年12月5日開通的深港通持有的深市A股1914.35億元,,合計持股市值5183.8億元,,占外資持有A股市值的一半以上。 同時,,南下資金合計持有價值為8430.31億港元的股票,,約為7159.5億人民幣。 本周,,港交所公布了過去三年互聯(lián)互通機制的主要交易數(shù)據(jù),。截至今年10月31日,“滬股通”和“深股通”累計成交40550億人民幣,,為A股帶來3263億人民幣的凈資金流入,。截至今年10月31日,香港和海外投資者合計持有滬市股票3103億人民幣,,深市股票1814億人民幣,。 同時,截至今年10月31日,,“港股通”三年以來累計成交33270億港元,,為港股市場帶來了6375億港元凈資金流入,內陸投資者利用“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持股金額已達8088億港元,,較去年底增長一倍以上,。今年前十個月,“港股通”日均成交額在港股市場的占比增至7.2%,,遠高于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4%,。 北上資金賺了1654億! 南下的也賺了1454億,! 在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看來,,滬深港通機制為兩地市場帶來了歷史性的互聯(lián)互通,以最小的制度成本為內陸資本市場取得了最大效果的開放,,也大大提升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對于投資者來說,滬港通的開通,,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為兩地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賺錢機會,,南下的資金可以購買騰訊、匯控,,北上的資金可以購買茅臺,、美的。 事實上,在過去的3年中,,不管是南下資金還是北上資金,,總體上都是賺錢的。以港交所數(shù)據(jù)計算,,過去3年,,北上資金凈流入3263億元,10月底持倉4917億元,,賬面盈利1654億元,,收益率高達50%。 相比較而言,,南下資金比北上資金更多,,凈值高達6375億港元(約5413億元),比北上資金多出66%,。不過,,南下資金的收益率比北上資金要低不少,以凈流入6375億港元,、10月底持倉8088億港元計算,,南下資金賺了1713億港元(約1454億元),收益率為27%,。 北上資金最喜歡茅臺,、海康威視 東方財富Choice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11月15日,,北上資金通過滬股通、深股通合計持股總市值為5183.8億元,。 在具體持倉方面,,北上資金持股市值最多的個股是貴州茅臺519.38億元,此外,,持有海康威視,、美的集團等市值都超過300億元,。 北上資金持股市值前20位公司 持有上海機場股份近紅線 從持股比例來看,上海機場,、飛科電器等是北上資金的最愛,,其中港資在上海機場的持股比例逼近30%的紅線。 滬股通資金對上海機場的喜愛在兩年前就已被市場領教。2015年5月19日,,交易所宣布將暫停接受滬股通上海機場股票的買盤,,但賣盤仍會被接受。 資料顯示,,3月16日上海機場的境外持股比例首次超過26%,,到5月15日前,境外持股比例維持在26%~28%的區(qū)間內,,5月18日,,外資股東再度增持410萬股,令其持股比例升至28.07%,,觸及滬港通下買盤暫停的紅線,。 據(jù)了解,滬港通開通后,,外資持股比例包括通過QFII,、RQFII以及滬港通的買入的全部股份。2014年,,上證所將這一持股比例從20%提高至30%,,觸及30%紅線時,上證所將按先買后賣的原則,,要求強制平倉,。滬港通下則預留2%的緩沖空間,將買盤暫停的紅線設在28%,。 截至今年11月16日,,北上資金持有上海機場合計3.25億股,占其已發(fā)行股份的29.7%,。 北上資金持股比例前20位個股 南下資金持有8430億港元港股 東方財富Choice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11月15日,南下資金合計持有合計價值為8430.31億港元的股票,,約為7159.5億人民幣,。 在具體持倉方面,以匯豐控股,、建行,、騰訊的持有總額最多。其中匯豐控股被持有760.39億港元,,持有建設銀行650.48億港元,,騰訊控股603.34億港元,,工商銀行602.95億港元。 南下資金持股市值前20位公司 這些個股大部分是內陸機構投資者所持有,。招商基金國際業(yè)務部總監(jiān)白海峰認為,,由于內陸投資機構對港股中資股比較了解,這類標的調研覆蓋往往比較充分,。 同時很多港股中資股在A,、H股都有掛牌,存在一定折價,,很多南下資金本身也已經(jīng)買過這些標的同股同權的A股,,因此內陸資金對這類股票的關注度和持有度自然會比較高,投資也會相對活躍一些,。 兩地市場風格趨同 除了資金上的流動,,各自持有對方市場的股票外,最重要的是,,三年來,,兩地市場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后,,市場風格也開始趨同,。 一個突出的例子是藍籌股的上漲,2015年以前,,市場偏愛小盤股和主題炒作,,既有歷史原因,更有市場流動性上的考慮:股市整體流動性偏緊,,長線投資者規(guī)模不大,,導致資金消耗量小的小盤股和垃圾股格外受寵?!俺床粍印钡拇蟊P股則被邊緣化,。 但隨著外資的持續(xù)入場和“抄底”藍籌股,藍籌股的投資者結構開始出現(xiàn)變化,。 以今年以來不斷創(chuàng)新高的貴州茅臺為例,,今年10月25日以前,該股日成交從未超過32億元,,對于一個市值超過7700億元的巨無霸來說,這種狀況似乎讓人覺得難以理解,。而此類情況在藍籌股群體內比比皆是,。 對此,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其中的原因就是,,藍籌股的大量籌碼被外資‘鎖倉’了,。低估值的藍籌股被外資等長線投資者大量持有后,整個市場的格局開始變化,?!?/p> 而隨著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也漸成風潮,。 因此,,有觀點認為A股也被“港股化”了,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