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 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一種以肝臟炎癥和壞死病變?yōu)橹鞯膫魅静?由乙型肝炎患者及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通過日常生活接觸而傳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納差、惡心,、厭油,、腹脹、黃疸,、鼻出血,、牙齦出血及肝掌、蜘蛛痣等,。 二,、特 點 本病病程較長,肝臟的炎癥、組織學(xué)及生物學(xué)異常征象持續(xù)超過6個月,病情無明顯好轉(zhuǎn),或肝內(nèi)有活動性炎癥變化。谷丙轉(zhuǎn)氨酶等持續(xù)升高,頑固難下,徹底治愈難,并有發(fā)展成為肝硬化,、肝癌的潛在危險,對人類生命危害性較大,。 三、分 類 傳統(tǒng)分類法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分為遷延性肝炎和活動性肝炎,。目前的分類法是依據(jù)炎癥壞死和炎癥的程度來分,分為G1、G2,、G3,、G4級,根據(jù)纖維化的程度來分,分為S0、S1,、S2,、S3、S4期,。 四,、辨證食療 慢性肝炎屬于中醫(yī)學(xué)的“黃疸暠、“脅痛暠,、“郁證暠,、“臌脹暠、“積聚暠等范疇,中醫(yī)辨證常見為:瘀血內(nèi)阻證,、肝腎陰虛證,、脾腎陽虛證、肝郁脾虛證,、肝膽濕熱證,。 (一)瘀血內(nèi)阻證 【病因】 情志抑郁,氣滯血瘀; 它病轉(zhuǎn)歸,日久成積; 邪毒侵襲,留著不去。 【臨床表現(xiàn)】 面色晦暗,或見赤縷紅絲,肝脾腫大,蜘蛛痣,肝掌,女子經(jīng)行腹痛,月經(jīng)色暗有塊,舌暗或瘀斑苔潤,脈沉細澀,。 【食療原則】 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食療處方】 1.金針蘆筍 (1)原料:金針、蘆筍,、食鹽,、味精適量。 (2)烹制方法:將兩者煮熟拌食,加少許鹽及味精,湯可以食,。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 2.丹參茶 (1)原料:丹參20克。 (2)烹制方法:將丹參放入茶杯中,清水洗凈,用沸水沖泡,涼后服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劑,30天為1個療程,。 3.丹參桃仁粥 (1)原料:丹參、桃仁各20克,粳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將以上材料加水適量,煮沸20分鐘,取汁,與粳米100克煮粥,將熟時加冰糖適量,稍煮即成,。 (3)食用方法:溫?zé)岱?每日1劑,20天為1個療程。 4.化瘀養(yǎng)肝蜜 (1)原料:山楂250克,丹參500克,枸杞子250克,蜂蜜100克,冰糖60克。 (2)烹制方法:將以上原料浸泡2小時,再煎成藥液,。將藥液置沙鍋內(nèi),兌入蜂蜜,、冰糖,煮沸后以微火煮30分鐘左右,待藥液黏稠后離火冷卻,裝入容器內(nèi)密封保存。 (3)食用方法:每次1匙,每日3次,開水沖服,3周為1個療程,。 5.香附川芎煮烏骨雞 (1)原料:烏骨雞半只,香附,、川芎各5克。 (2)烹制方法:將雞去毛和內(nèi)臟,切塊,。加水適量,與香附,、川芎同煮,待雞熟爛后去藥調(diào)味即可。 (3)食用方法:食肉喝湯,。每日1劑,10天為1個療程,。 6.行氣活血茶 (1)原料:葛根、草河車,、白芷,、郁金、枳殼,、生甘草各9克,紅花,、澤蘭各15克,赤芍、白芍,、五味子各12克,。 (2)烹制方法:將上方共研末,每次用15克,置保溫瓶中,沖入開水,蓋上蓋悶15~30分鐘,代茶飲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劑,連服4周,。 (二)肝腎陰虛證 【病因】 日久成疾,肝腎虧損,。 【臨床表現(xiàn)】 右肋隱痛,勞累尤甚,或有灼熱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潮熱或五心煩熱,腰膝酸痛,鼻齒出血,女子經(jīng)少、經(jīng)閉,舌體瘦質(zhì)紅少津,或有裂紋,苔少,脈細數(shù)無力,。 【食療原則】 滋陰補腎,養(yǎng)血柔肝,。 【食療處方】 1.黃精甲魚湯 (1)原料:甲魚1只(約500克),黃精12克。 (2)烹制方法:將甲魚宰殺,洗凈去內(nèi)臟,切塊,。同黃精放入沙鍋中煮湯,。 (3)食用方法:食甲魚喝湯,每日1次,連食7天。 2.山藥龍眼燉甲魚 (1)原料:山藥片30克,龍眼肉20克,甲魚1只(約500克),。 (2)烹制方法:先將甲魚宰殺,洗凈,去內(nèi)臟,連甲帶肉加適量水,與山藥片,、龍眼肉清燉,至燉熟。 (3)食用方法:食肉喝湯,不拘量,。 3.玄參燉豬肝 (1)原料:玄參15克,豬肝500克,菜油,、蔥、生姜,、醬油,、白糖,、料酒、水豆粉各適量,。 (2)烹制方法:將豬肝洗凈,與玄參同放鋁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1小時,撈出豬肝,切成小片備用,。將鍋內(nèi)加菜油,放入蔥、姜,稍炒,再放豬肝片,。將醬油,、白糖、料酒少許,加原湯少許,收汁,勾入水豆粉(湯汁透明),。將透明湯汁倒入豬肝片中,拌勻即成,。 (3)食用方法:食肉喝湯,佐餐服用。 4.枸杞蒸雞 (1)原料:母雞1只(約1000克),枸杞子30克,調(diào)料少許,。 (2)烹制方法:將母雞宰殺,洗凈去內(nèi)臟,將枸杞子放入雞腹內(nèi),加調(diào)料后隔水蒸2小時。 (3)食用方法:分2~3次食用,。 5.生熟地黃茶 (1)原料:生地黃,、熟地黃、玄參,、石斛各30克,。 (2)烹制方法:將上藥切碎,每次用40克,置保溫瓶中,沖入適量沸水,蓋上蓋悶15~20分鐘,代茶飲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劑,連服14天為1個療程,。 6.枸杞子粥 (1)原料:枸杞子30克,粳米50克,。 (2)烹制方法:將枸杞子洗凈,水煎取汁,再與粳米加適量水煮粥,食時加適量紅糖、蜂蜜,。 (3)食用方法:每日1劑,30天為1個療程,。 7.首烏大棗粥 (1)原料:制何首烏40克,大棗5枚,粳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將制何首烏洗干凈,切成薄片,水煎取汁,。將藥汁與大棗,、粳米共煮粥,粥成后加紅糖調(diào)勻,即可服食。 (3)食用方法:每日1劑,15天為1個療程,。 8.枸杞燉甲魚 (1)原料:甲魚1只,枸杞子50克,女貞子,、熟地黃各15克。 (2)烹制方法:將甲魚用溫開水稍燙,促其排尿,去頭,、爪及腸雜,切塊,。各藥與甲魚一起放入鍋內(nèi)煮湯,至甲魚熟爛,去藥調(diào)味。 (3)食用方法:喝湯食肉,每日1劑,10天為1個療程,。 (三)脾腎陽虛證 【病因】 飲食勞倦,傷及脾陽,。 【臨床表現(xiàn)】 精神疲憊,四肢不溫,面色不華或晦黃,少腹或腰膝冷痛,食少納呆,腹脹便溏,甚則滑泄不禁,下肢水腫,甚則水臌,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或膩,脈沉細或弱。 【治療原則】 健脾益氣,溫腎壯陽,。 【食療處方】 1.生魚葛菜湯 (1)原料:鮮生魚1尾(約150克),葛菜60克,。 (2)烹制方法:將魚去鱗,、鰓及內(nèi)臟,洗凈;葛菜洗凈后切段,兩者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水煨湯,約1小時后喝湯,稍加調(diào)味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 2.溫陽利水茶 (1)原料:制附子5克,白術(shù)6克,茯苓9克,白芍9克,生姜3片,。 (2)烹制方法:將前4種藥物研為粗末,再放入生姜,置保溫瓶中,以適量沸水沖泡,蓋上蓋悶20分鐘,代茶飲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劑,10天為1個療程,。 3.冬蟲夏草燉雞 (1)原料:雞肉150克,冬蟲夏草2克,。 (2)烹制方法:將雞肉切塊,與冬蟲夏草同放入搪瓷容器中,加水適量,隔水燉至雞肉熟爛,加鹽少許調(diào)味。 (3)食用方法:食肉喝湯,每日1劑,15天為1個療程,。 4.參杞燒海參 (1)原料:水發(fā)海參300克,黨參10克,枸杞子10克,玉蘭片50克,醬油20克,料酒15克,白糖,、味精適量,淀粉25克,植物油35克。 (2)烹制方法:將黨參切片水煮,取濃汁10毫升;枸杞子洗凈,、蒸熟;海參洗凈,、切塊;玉蘭片洗凈、切片,先用沸水燙一下,。將鍋中加油,待熱時加蔥,倒入海參,加調(diào)料翻炒,湯沸移至小火煨烤,至湯汁適宜時,加入黨參濃汁和玉蘭片,調(diào)味后加入枸杞子,勾芡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1次,隨量食用。 (四)肝郁脾虛證 【病因】 情志不遂,。 【臨床表現(xiàn)】 脅肋脹痛,胸悶太息,精神抑郁,性情急躁,納食減少,脘痞腹脹,面色萎黃,大便溏泄,每因進食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加重,舌淡苔白,脈沉弦,。 【食療原則】 疏肝解郁,健脾益氣。 【食療處方】 1.白背葉根豬骨湯 (1)原料:鮮白背葉根90克(干根30克),豬骨200克(最好豬脊骨),。 (2)烹制方法:將骨斬成小塊,與白背葉根加水,5碗煎成1碗,加食鹽少許調(diào)味即可,。 (3)食用方法:喝湯食肉,分2次服用。 2.雞骨草煲田螺 (1)原料:雞骨草30克,田螺250~400克,。 (2)烹制方法:先用清水養(yǎng)田螺24~48小時,勤換水,除污泥,與雞骨草一起煲湯飲用,。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一般2~3次顯效,。 3.佛手柑飲 (1)原料:佛手柑10克,白糖適量,。 (2)烹制方法:沸水泡茶。 (3)食用方法:每日1劑,20天為1個療程,。 4.紅蘿卜車前芹菜湯 (1)原料:紅蘿卜100克,鮮車前草60克,鮮芹菜100克,。 (2)烹制方法:3物共洗凈、切碎,、搗汁,加蜜糖適量調(diào)服,。 (3)食用方法:隨意食用。 5.素馨花湯 (1)原料:素馨花10克,合歡花10克,丹參10克,郁金10克,豬瘦肉100克,陳皮3克,生姜10克,大棗10枚。 (2)烹制方法:將豬瘦肉洗凈,斬成小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文火煮1小時,加鹽調(diào)味,。 (3)食用方法:隨量飲用。 6.柴胡疏肝糖漿 (1)原料:柴胡,、白芍,、香附子、枳殼,、生麥芽各30克,甘草,、川芎各10克,白糖250克。 (2)烹制方法:將上述藥物,、食物洗凈,加水2000毫升,煮汁去渣,取汁1500毫升,加白糖250克,制成糖漿,。 (3)食用方法:每服30毫升,每日2次。服完再配,保持藥液新鮮,。 7.佛手茯苓湯 (1)原料:佛手10克,茯苓25克,白芍15克,陳皮5克,牛肉150克,生姜10克,大棗10枚,。 (2)烹制方法:將牛肉洗凈,斬成小塊。其余用料洗凈(生姜拍爛),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文火煮2~3小時,加鹽調(diào)味,。 (3)食用方法:隨量飲用,。 (五)肝膽濕熱證 【病因】 酒食內(nèi)傷,濕濁內(nèi)生; 濕熱之邪,內(nèi)蘊肝膽。 【臨床表現(xiàn)】 脅脹脘悶,惡心厭油膩,食少納呆,身目發(fā)黃而色澤鮮明,尿黃,口黏口苦,大便黏滯臭或先干后溏,口渴欲飲或飲而不多,肢體困重,倦怠乏力,舌苔黃膩,脈象弦數(shù)或弦滑數(shù),。 【食療原則】 清熱利濕,。 【食療處方】 1.田螺肉炒假荽 (1)原料:鮮田螺肉150克,鮮假荽5克,胡蘿卜10克,油、鹽,、味精適量。 (2)烹制方法:將田螺肉洗凈,鮮假荽,、胡蘿卜洗凈切碎,入油鍋炒熟,溫?zé)岱场?/span> (3)食用方法:每日1劑,常食用,。 2.芹菜煲紅棗 (1)原料:旱芹菜200~400克(或干芹菜頭150~250克),紅棗50~100克。 (2)烹制方法:將芹菜,、紅棗洗凈,加水適量煲湯,分次服用,。 (3)食用方法:每日1次,溫?zé)岱场?/span> 3.地耳草煲雞蛋 (1)原料:鮮地耳草120克(干品30~60克),雞蛋2個。 (2)烹制方法:上材料加水適量同煎,蛋熟后去殼再煎,煎至湯汁1碗,。 (3)食用方法:飲湯食蛋,每日1次,連服5~7天,。 4.玉米須煲蚌肉 (1)原料:玉米須30~60克,蚌肉50~200克。 (2)烹制方法:將上蚌用清水養(yǎng)1~2天(勤換水),待去凈蚌肉污泥,與玉米須煲湯服食,。 (3)食用方法:隔日1次,。 5.茵陳粥 (1)原料:茵陳蒿30~60克,白糖適量,粳米30~60克。 (2)烹制方法:將茵陳洗凈,水煎去渣取汁,以汁入粳米煮粥,欲熟時加入白糖,沸后稍煮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每日2~3次,溫?zé)岱场?/span> 6.白茅根煮豬肉 (1)原料:鮮茅根150克(或干品50克),豬瘦肉250克(切細絲),。 (2)烹制方法:上材料加水適量煮熟,酌加食鹽及調(diào)料。 (3)食用方法:分次喝湯食肉,。 7.茵陳車前飲 (1)原料:茵陳,、車前草各100克(或車前子20克)。 (2)烹制方法:將藥物洗凈,加水煮取1000毫升,加白糖20克,。 (3)食用方法:每服200毫升,每日3~4次,。 8.板藍清肝茶 (1)原料:板藍根30克,茵陳15克,炒黃柏9克,。 (2)烹制方法:將上述藥方中各藥研成粗末狀,然后放入保溫瓶中,沖入適量沸水泡悶15~20分鐘后,開始代茶飲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劑,連服10天,。胃潰瘍病患者應(yīng)飯后飲用,。 9.蛇舌草泄肝茶 (1)原料:白花蛇舌草50克,茵陳15克,生甘草5克。 (2)烹制方法:將上方各藥共研粗末,置于保溫瓶中,沖入適量沸水,蓋上蓋悶15分鐘后,開始代茶飲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劑,連服2周,。孕婦不宜飲用。 五,、禁宜食物 (一)禁忌 1.忌食辛辣,、溫燥、煎炒,、油膩的食物,。 2.控制飲酒。 3.有浮腫時,宜低鹽飲食,。 (二)宜食 1.飲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 2.早期和急性期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食物?;謴?fù)期可適當(dāng)增加富含糖類,、蛋白質(zhì)、維生素的飲食,如肝,、蛋,、魚、瘦肉,、水果等,。 3.多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菜油,、芝麻油、玉米油,、麥芽油等,。 4.要保證食物的總熱能,并合理以幾餐分配。 作者:劉曉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