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譯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總管,,向孔子問政治??鬃拥溃骸敖o工作人員帶頭,,不計較人家的小錯誤,提拔優(yōu)秀人才?!?/strong> 仲弓道:“怎樣去識別優(yōu)秀人才把他們提拔出來呢,?”孔子道:“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別人難道會埋沒他嗎,?” 先有司:先任有司者治其事。一說:以擇有司為先,。然擇有司,,擇字不可省,任有司,,則凡有司必有所任,,不煩特多一任字。赦小過:任有司則責有歸,,然小過當赦,,則為治不苛。 舉賢才:既當先有司,,故必舉賢者任之,。 爾所不知,人其舍諸:人將各舉所知,,以賢引賢,,則賢才自匯進。 仲弓出去做魯國權(quán)臣季家的管事,,來問從政的原則,。孔子告訴他在行政上領(lǐng)導政治的道理:“先有司”,,有司是職務(wù)代稱,,也就是管事的,讀古書時經(jīng)??吹剿?。孔子是說,,首先重視每個人的職權(quán),,要制度化,不要亂來,。在古代專制政治的時代,,尤其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期,一個領(lǐng)導人,,一個帝王,,本身就是法制,。盡管中國過去也是講法治的精神,但在君主專治體制下,,往往有“言出法隨”的情形,,他的話就是法律,他要怎樣做就是法令,。所以孔子告訴他不可犯這毛病,,先要把權(quán)責分清楚,,制度建立起來,。 其次,領(lǐng)導人對人要“赦小過”,。誰都難免有錯誤,,尤其當領(lǐng)導人,要能原諒人,。一個領(lǐng)導人,,不單是主管,還要兼作老師,,所謂“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鳖I(lǐng)導人同時是老師,同時是父兄,,對部屬小小的錯誤,,馬馬虎虎讓他過去,充其量喊到房間里告誡他,。在歷史上看到的名臣,,遇到部下犯了錯誤,當眾不說,,召到房間里,,關(guān)起門來責備一頓。出了房門當主管的自己背了過,,宣稱是自己的錯,,不關(guān)那個部屬的事。古代許多大臣都有這種器度,,不是用手段,,而是一種厚道的修養(yǎng),這是愛人,。 第三,,要能夠“舉賢才”,就是提拔有才能的人。這里發(fā)生一個問題了,,仲弓提出來問,,他說有那么多部下,怎么知道哪一個是人才,?人才的選拔不易,,在歷史上經(jīng)常看到有人“拔于稠人之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很多人才,當他沒有機會表現(xiàn)的時候,,永遠默默無聞而埋沒終生,。譬如帶一師的部隊,這一師人當中,,一定有人才,,但卻沒有辦法發(fā)現(xiàn)。有了發(fā)現(xiàn),,就在稠人之中——在很多人之中把他提拔起來,,給他機會,隨時培養(yǎng)出來,。歷史上許多前輩提拔后輩,,都是這樣。 但賢才到底是難得,,所以仲弓就說,,無法知道誰是賢才,怎樣去分別呢,?孔子說,,你可以就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去選,。如果你并不知道,,那就是他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只好等待別人去發(fā)掘了,。所謂:“博施濟眾,,堯舜猶病諸!” 仲弓請教從事政治活動的方法,,孔子給了他三點建議:先責成各級官員任事,,你要先讓各級官員好好做事;接著不要計較他們的小過失,,這是個從政的藝術(shù),,一個人有小過失,,如果太計較的話,他沒有機會將功折罪,,相反的,,給他機會他會特別努力,同時他的心態(tài)會變得謙虛,;接著是要推薦你知道的人才,。子路跟仲弓這兩個有名的學生請教政治做法,孔子按照他們的需要,,給他們不一樣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