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更好”,只有“適合”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題目,,但常談常新,。 先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男孩,,因?qū)W業(yè)壓力突然輟學,。他拒絕和外界交流,把自己關在家里,,沒日沒夜打游戲,。怨恨父母,認為一切都是父母害的,。父母很著急,,帶他去做心理治療,毫無效果,。耗了兩個多月,,孩子出現(xiàn)軀體癥狀。父母帶他去精神??漆t(yī)院看病,,診斷為抑郁癥,疑似雙相,。 起先家長對醫(yī)生的診斷也將信將疑,,沒想到用藥僅三四天,孩子情緒好轉(zhuǎn),。一周后,,一改往日消沉低落的狀態(tài),主動說話,、做事,。本來對前途悲觀失望,現(xiàn)在覺得“有奔頭”,。有一夜和媽媽聊天,,聊了整整一夜,,把心事都對媽媽說了。和媽媽旅行,,主動把座位讓給媽媽,,攬著媽媽的肩膀看視頻。媽媽且喜且憂,,帶孩子去復診,。醫(yī)生確診為雙相,立刻調(diào)整用藥,。一周后,,孩子漸漸穩(wěn)定。 另一個故事的主角也是男孩,,同樣輟學,。家長直接帶他去看病,診斷為抑郁癥,,用藥治療,。但是孩子對藥物不敏感,治療數(shù)月,,既不起效,,也沒有副作用。無奈去看心理醫(yī)生,,采用認知行為療法,。孩子很感興趣,堅持訓練一年多,,認知獲得調(diào)整,,癥狀消失,成功復學,。 兩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不存在哪個好,、哪個不好的問題,,而是哪個更適合的問題。抑郁癥是一種特異性疾病,,患者的情況千差萬別,,治療方式自然各有千秋。就某個個體,,可能藥物治療無效,,或者心理治療無效,但絕不能由此推導出對其他人也無效,。如果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去勸告別人不能用藥物治療或者心理治療,,是非常草率和危險的。 如何選擇,? 那么,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各有什么樣的適應癥,?患者應如何選擇?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兩種療法的優(yōu)缺點,。 先說心理治療,。很多人推崇心理治療,認為最大的好處是不用吃藥,,沒有副作用,;能夠糾正心理扭曲,注重人格成長,;療效長遠,,不會復發(fā)。 的確如此,。但是,,心理治療有很多限制性條件: 其一,心理治療的實質(zhì)是患者自我成長,,這就需要患者相信心理治療,,信任咨詢師,具有一定的悟性,,用于自我剖析,,并且咨詢后能夠長期堅持自我訓練; 其次,,一位好的咨詢師至關重要,,他必須具備和患者的病情相匹配的專業(yè)能力,有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能夠和患者共情,,引導患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付諸努力; 第三,,心理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解決問題同樣不可能立竿見影。心理治療有“長程”“短程”之說,,但即使短程治療,,也等相當一段時間,更需要患者以更長的時間自我訓練鞏固療效,。 再說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缺點很多,,比如:部分患者對藥物不敏感,可能吃了無效,;吃藥有副作用,;需要吃藥的時間太長,患者難以堅持,;不能根治,,停藥太早病情易復發(fā),等等,。 但藥物治療也有很多優(yōu)點:首先,,對患者要求不高?;颊咧灰駨尼t(yī)囑,,堅持服藥,足量組療程,,該起作用就會起作用,;其次,見效較快,,如果患者對藥物敏感,,一般兩個星期可以起效,一個月內(nèi)可充分起效,;第三,,相對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比較便宜,,治療可及性高,。 分析了兩種療法的優(yōu)缺點后,我想患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做出選擇了吧,? 我認為,,以下情況下,患者只能選擇藥物治療:a 內(nèi)源性抑郁癥,,生物因素占主導,;b急性發(fā)作,來勢兇猛,;c 病情嚴重,,動力嚴重缺乏,無心無力做事,;d 找不到合適的心理醫(yī)生,;e 經(jīng)濟困難,無力支付心理治療費用。 同理,,以下情況下,,患者只能選擇心理治療:a 對藥物不敏感,多次換藥無效,;b 對藥物太敏感,,個人體質(zhì)不能承受藥物的副作用;c 在某個特定時間段,,患者有生育需求,。 把握時機和次序 上述兩種情況都比較絕對。更多時候,,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是不排斥的,完全可以同步進行,,或交替進行,,重要的是把握時機和分寸。 如果存在先后順序,,我認為,,患者還是應該首選藥物治療。即先嘗試藥物治療,,無效再考慮心理治療,。原因是,相對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成本低,、可掌控。它對患者沒有過高要求,,只要堅持服藥,,把自己交給科學就行。 有患者說:堅持服藥也很難??!其實,堅持服藥只是一個決心問題,。假如患者相信藥物治療,,堅信吃藥就能治好病,就一定能堅持下去,。至少,,堅持藥物治療,要比堅持心理治療容易得多,。 再從現(xiàn)實情況看,,如果患者處于急性發(fā)作期,病情嚴重,茫然無措,,此時只能先用藥物治療解除患者臨床癥狀,,為心理治療贏得時間和空間,最終實現(xiàn)“標本兼治”,。 在患者群,,“藥物派”和“心理派”經(jīng)常爆發(fā)激烈爭論。有時候“心理派”會流露出一些自豪和驕傲,,他們認為,,治療抑郁癥完全依賴藥物,“不夠強大”,。 對此,,我部分贊同。的確,,心理治療體現(xiàn)了人類的自主意識和較高的素質(zhì),。通過心理治療戰(zhàn)勝抑郁癥的朋友,是很了不起的,。 但從現(xiàn)實出發(fā),,我還是認為,嘗試藥物治療應該是大多數(shù)患者的首選,。我們畢竟不能從理想出發(fā),,不必為了證明自己“優(yōu)秀”而放棄藥物治療。 如上所說,,心理治療對患者要求較高,。這不僅指個人素質(zhì),還包括其現(xiàn)實條件,,比如物質(zhì)基礎,、家庭情況、社會支持系統(tǒng),,以及是否處于人生的特殊時期等等,。 也就是說,假如這位患者經(jīng)濟寬裕,,外部環(huán)境友善,,人生任務完成得差不多了,無需面對高度對抗性競爭,,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提高自己,,就可以選擇心理治療。 但大多數(shù)人不一定擁有這么優(yōu)越的條件,。他們可能正處在人生的節(jié)骨眼上,,承擔著個人發(fā)展、養(yǎng)家糊口等重負,無法回避生存競爭帶來的壓力,,不可能一直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這時恐怕不得不借助藥物治療,。 也就是說,心理治療雖好,,但不是每個人都隨時有條件來做的,。我們一定要謹慎評估自己的條件,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想起了美國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一句話: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越條件?!?/p> 最后概括為一句話:把藥物治療作為首選,,先嘗試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無效,,再考慮心理治療,。當然最佳方案是兩者同步或交錯進行,那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