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鰲書院,位于江西萍鄉(xiāng)城南金鰲洲上,。金鰲洲舊名金魚,,以其形似鰲,故改名金鰲,。明萬歷年間,,知縣陸世績建占鰲閣于洲上,祀奉文昌帝君,。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知縣賀邦楨重建。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縣沈延標(biāo)改建成書院,,取名“金鰲”,有占鰲堂,、講堂,、敬業(yè)、樂群二齋等,。四十七年,,胥繩武任知縣,重建院舍,,改占鰲閣為冠山閣,,懸“學(xué)釣鰲手”匾,本《孟子》“觀為海者難為水”之意,,改講堂為“觀水堂”,,又建六賢祠,祀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張栻、胡安之等人,,置東西三十六舍,。道光六年(1826),,被洪水沖毀,十三年(1833)邑士文運隆獨力捐資修建,,講堂,、學(xué)舍,煥然如舊,。有義田10690把,。歐陽鶴鳴、劉茂和,、黃家駿曾任山長,。自后興學(xué)不斷,清末改為學(xué)堂,,民國間改名萍鄉(xiāng)中學(xué),,至今弦歌不斷。
到門不敢題凡鳥,; 入海終為戴角魚,。 清代胥繩武題大門。戴角魚:即鰲,,指人才
于此中尋活潑,; 就如許問源頭。 清代胥繩武題觀水堂
以詩書為線,; 將筆墨為鉤,。 清代胥繩武題冠山閣
五姓六賢,師友也,,兄弟也,; 千年一脈,俎豆之,,馨香之,。 清代胥繩武題六賢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