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中國書法線條藝術欣賞講座視頻每個漢字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線條,,每一線條又各有其指定的位置,,其形狀可以隨風格而異,但線條卻不能任意增減,,對于漢字書法確為關鍵因素,,沒有線條,即沒有漢字,,沒有線條的變化,,即無美的結(jié)體變化,更無美的章法和藝術風格的變化,。
中國特有的書法藝術聚集著東方藝術的精髓——線條,。書法藝術即為線條的藝術,只有當線條沿著一定的軌跡有規(guī)律地進行各種空間組合時,,才能構(gòu)成書法藝術,。因此,科學分析全面認識和把握書法藝術獨特的線條美,,就成為我們打開書法藝術圣殿的金鑰匙,。
美的東西,總是為人們所追求所欣賞的,。
與中國所有的藝術一樣,,書法之美主要來源于自然。因此,,我們必須具有善于觀察和善于引用自然界萬事萬物的能力,,還必須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當我們的想象展開翅膀奮力遨游藝術太空時,又不能忽略中國書法所具有的固定法則,。 因為每個漢字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線條,,每一線條又各有其指定的位置,其形狀可以隨風格而異,,但線條卻不能任意增減,。線條對于漢字書法確為關鍵因素,沒有線條,,即沒有漢字,,沒有線條的變化,即無美的結(jié)體變化,,更無美的章法和藝術風格的變化,。
線條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本元素,也是人類最早使用的藝術構(gòu)形手段,。書法線條的抽象和運用,,自然是人類高級思維最為了不起的外化和物化顯現(xiàn)。
中國書體分為五類,,決定書體不同的關鍵不在造型,,而在線條特點。由于線條自身藝術質(zhì)的不同,,故造成書體美感就有差異,。篆書線條因無明顯“提”、“按”,,都是均粗直曲線條構(gòu)型,,故線條單調(diào),書法美感因素相對較弱,。隸書線條因提按分明,,波、磔夸張,,線條意態(tài)生動,,故書體美感因素較強。草,、楷,、行線條因特別追求提、按,、頓,、挫、轉(zhuǎn),、折,而且講究墨色變化,所以線條骨豐肉潤,。意態(tài)豐富,,入妙通靈,故書體美感趣味無窮,。由此可見線條的變化,,推動了書體的變化,線條的美感強弱,,決定了書體美感的強弱,。
線條是書法藝術的語言,書法是抽象線條的王國,。書法美其實是由長短粗細不等的線段,,按照一定美的規(guī)律的組合??梢哉f,,書法藝術是線條的藝術。書法線條無不具有一定的質(zhì)感,,有的粗澀凝重,,有的細潤華滋,但都顯示出了一定的質(zhì)感,?!稌V》中所謂“重若崩云”、“輕如蟬翼”;《筆陣圖》中形容點畫如“千里陣云”,、“高山墜石”,、“萬歲枯藤”等,這是審美感受,,其實要說明的是線條的質(zhì)感,。那么,造成書法線條質(zhì)感的因素是什么呢?可從兩方面去分析:其一,,質(zhì)感和筆法墨法的關系,。由于書寫工具性能不同、筆法不同,、墨色不同,,會造成不同質(zhì)感的線條效果。其二,,質(zhì)感與想象聯(lián)想的關系,。一般來說,能喚起審美聯(lián)想的線態(tài),,就是有質(zhì)感的線條,。一方面,,書者憑想象創(chuàng)造出理想中的線條,以特定的線態(tài)表現(xiàn)特定的內(nèi)容,。另方面,,欣賞者憑借聯(lián)想獲得美感。線條愈能逼真地突現(xiàn)客體事物某些特點,,就愈易引起觀者的審美聯(lián)想,。審美聯(lián)想無論書者或欣賞者,都是對自然物象的一種感受——美的再造想象,。
書法線條的力感強弱,,直接影響著書法的神采表現(xiàn)。晉衛(wèi)鑠早就指出:“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筆陣圖》),。強調(diào)“執(zhí)之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痹n縉甚至強調(diào)“捏破管,,書破紙,方有功夫,,”(《春雨雜述》),。清包世臣則說“細如焦發(fā),皆須全身力到”(《藝舟雙楫》),??涤袨橐舱f:“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間,,筆力自能沉勁”(《廣藝舟雙楫》),。他們都認為有筆力,線條才有“骨力”,,有骨力才能“入木三分”,、“力透紙背”,才能使書法“骨氣雄強,,爽爽然有飛動之態(tài)”(蔡希綜《法書論》),。
書法線條抽象美的產(chǎn)生,是人類在“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及“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易·系辭》)的長期實踐中,,逐漸積淀下來的對事物的概括印象,即人類的意識抽象,。它是人類“自意識”產(chǎn)生后,,在審美觀點中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而產(chǎn)生出來的生動奇妙的感受,。因此,,要想領略線條的美質(zhì),要深刻認識中國書法蘊含的美,,必須理解線條的本質(zhì)抽象性特點,。
由于線條本身所能顯示的美質(zhì)內(nèi)涵是抽象的、朦朧的,、模糊的,、含蓄的,便給欣賞者帶來了認識上的不確定性和自由理解的廣闊空間,。所以面對同一作品,,欣賞者會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人對同一作品,,在不同階段上也有不同的感受,。欣賞中也常見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讀者關注的往往不在乎文字的可識程度,,而在思悟直覺感受中撲面而來的美感效應,。顯然,造成書法美感的決定因素不在文字內(nèi)容,,而在抽象線條的組合形式,。從這個意義說,如何理解中國書法藝術,,不能不在認識線條抽象特性前提下,,對其作抽象模糊把握。
線條遠在六千年之前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代,,已顯示了表現(xiàn)抽象藝術的能力,。因為從代表這兩種變化的彩陶、黑陶和石器上,,多繪刻有擊水的魚,、飛翔的鳥、奔馳的鹿等抽象性很強的動植物形象或其他簡單圖紋符號,,這些可視為漢字起源階段的簡單文字,。雖然那是出于實用目的,以摹仿和再現(xiàn)自然而進行的“依類象形”(許慎語)的創(chuàng)造,,但無疑具有極強的抽象性,,而且在抽象圖紋里,,濃縮和寄寓了令人難以詮釋的情感意緒。盡管當時還不是一種自覺的藝術抽象,,但人類固有的抽象本能卻明顯地表露出來了,。
如果說有漢以前,人們對線條抽象屬性認識還較淡薄,,漢以后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代,,人們對它的認識卻是十分自覺的。其標志就是書法作為純線條表現(xiàn)藝術,,已廣泛地進入人們的生活領域,,書法不僅發(fā)揮著實用作用,而且成了不同層次人們的觀賞對象,。這現(xiàn)象正是由于線條抽象屬性帶來的藝術傳達上模糊性造成的,。
東漢揚雄指出:“書,心畫也”(《法言·問神篇》),。南北朝王僧虔有云“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zhì)次之,?!?《筆意談》)他們均在不同程度上味出了書法美的抽象性特點。所以,,在中國古典書論中,,描述書法最高層次美的抽象概念應運而生了。例如“神采”,、“神韻”,、“氣韻”、“風神”,、“風韻”,、“氣象”、“意境”等等,,以此來描述書法藝術那種“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感。(嚴羽《滄浪詩話·詩辨》)嚴羽在論詩,,卻也適用于書法的理解,,這飄忽不定的美感,,既是無跡可摸的存在,又是耐人尋味的魅力所在,??梢姇ㄖ谰哂袠O大的模糊特色。
書法抽象美還有第二個方面:從字形結(jié)構(gòu)中體現(xiàn)出來的協(xié)調(diào)與平衡,。好的書法,,行與行之間,字與字之間,,乃至單獨一個字的點畫之間,,總有一種彼此協(xié)調(diào)的美,,勻稱平衡的美,。每個字,不管是篆書,,還是隸,、草、楷,、行,,不管是哪位書法家所寫,可以千姿百態(tài),,但給人的印象總是平穩(wěn)的,、站得住的,也就是平衡的,。但書法藝術的協(xié)調(diào),,平衡和幾何圖案、表格不一樣,,它不是死板的對稱,,而恰恰是體現(xiàn)在各種表面上的不對稱之中。中國書法的美本質(zhì)上是動態(tài)的美,,而不是刻板的靜止的形式,。
為了說明書法的這種動態(tài)平衡中顯示出來的抽象美,不妨拿它和舞蹈稍作比較,。舞蹈的美是具體的形象美,,但在動態(tài)平衡這一點上,卻與書法有相似之處,。舞蹈者只有舞動起來,,才有美之可言,倘若站著不動,,除了其形象本身之美外,,當然無所謂什么舞姿的美了,。而當舞蹈者翩翩起舞之時,也很容易使我們聯(lián)想起各種書體來:當舞者步伐滯緩,,慢條斯理,,一板一眼,不免使人想起楷書;當舞者動作流暢,,輕松自如之時,,不免使想起行書;當舞者輕盈快速、舞姿瞬息多變,,自然使人想到草書,,由此可見,中國書法的美與舞蹈的美尚有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