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5分鐘,,每周帶你讀完一本書, 成為更好的自己 《稀缺》第二章 共讀 來自365讀書 00:00 09:11 領讀人| 紫菀君 主播|牛蛙 各位書友,,上一節(jié)我們一起了解了什么是稀缺,、稀缺有何利弊以及帶寬的一些知識,相信各位讀了那一部分,,已經(jīng)對這本書接下來所要講述的內容有所了解并有所期待了,。 在本節(jié)中,我將領讀《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這本書的第三章和第四章(P79—P120),。接下來,,稀缺會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01 當我們出門旅行的時候,,假如我們帶了一個大行李箱,,我們收拾行李時就可以十分隨意;當我們帶一個小行李箱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小心翼翼,,思索再三,糾結哪些東西應該帶,,哪些東西是多余的,。
稀缺會改變我們花每一分錢、度過每一個小時,、吃掉每一份食物的方式,。 稀缺會給我們一個不同的結果,裝出一個內容不一樣的行李箱:大行李箱總是裝得隨心所欲,,還剩不少空間,;小行李箱卻總是裝得十分謹慎,滿滿當當,。
正如《稀缺》這本書的作者所說:理解我們裝箱的方式,,是理解稀缺創(chuàng)造稀缺的關鍵。
當我們處于稀缺中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權衡式思維,。 比如你在餐廳吃飯,,很想吃一份很貴的海鮮,但是你本月的錢已經(jīng)快花完了——這時候你到底是吃還是不吃呢,?于是,,你坐在桌子上糾結了好久。
在這種稀缺狀態(tài)下,,因為所有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俘獲了我們的大腦,,以致我們開始對之念念不忘,開始產生決策難題,。如果時間和金錢都有富余,,我們就不會如此專注,而權衡式思維也就不會那么明顯,。
因此,,實際上正如作者所說:稀缺的本質,就是沒有“余閑”——說得通俗點,,就是沒有多余的時間或者多余的錢,。 02 在沒有余閑的情況下犯錯,后果會非常嚴重,。
孟加拉國存在著很多鄉(xiāng)村銀行,,建立這些鄉(xiāng)村銀行的初衷,,就是要給貧窮落后的農村家庭提供小額貸款,,避免他們借不合法的高利貸。 這些拿到小額貸款的家庭用錢來買種子或者一些其他的原料,,然后從事簡單的勞動和生產,,等這些產品出售了之后,再去鄉(xiāng)村銀行歸還貸款,。
但是,,有些家庭的男主人并沒有把錢投入到生產,而是拿來去買酒喝和賭博,。如此一來,,到了要歸還小額貸款的時候,這些人卻什么也拿不出來——這時候,,他們要么忍受家里的東西被銀行的工作人員拿走,,要么就去借高利貸歸還貸款。
作者在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 越是處于稀缺中的人們,,越是容易繼續(xù)走進稀缺,,犯下錯誤。
所以作者得出結論:稀缺不僅意味著沒有失誤的空間,,也意味著人們可能會出現(xiàn)失誤,;稀缺不僅提高了失誤的成本,,也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更多機會去犯下錯誤、做出不明智的選擇,。 03 用經(jīng)濟學知識來理解稀缺,,可以幫助我們更加輕松地理解稀缺。
比如你家附近有一個手表店,,有一塊100塊錢的手表你很喜歡,,但是在兩公里以外的一家手表店這塊表只要50元。這時候你會選擇買哪一家的呢,?
當然是多走兩公里,,去買50塊錢的。
現(xiàn)在你需要買一臺筆記本電腦,,你家門口的電腦店賣5000塊,,而同款的一臺筆記本電腦,在兩公里外的一家電腦店,,賣4950元,。這時候你會選擇買哪一臺?當然是離自己最近的那一家,。
你心里可能會想:反正都浪費了我這么多錢了,,誰還在乎這50塊錢點小便宜?
但是實際上,,仔細思考以下:以上的兩個案例中,,如果選擇比較遠的那家店,都能節(jié)省了50元,。
但是,,我們在小物件上連幾毛錢都會計較,而在大物件上卻揮金如土,。我們所謂的節(jié)儉是相對的,,在很多時候根本派不上用場。從經(jīng)濟學上來說我們都是理性的經(jīng)濟人,,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恰恰與此相悖,,因為我們受到稀缺的影響。 04 假如你用1000塊錢買了一張五月天的門票,,在演唱會開始前的幾天,,門票被炒作到了5000塊。這時候如果你把門票賣出去,,你就可以得到5000元的收入,;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賣,而是繼續(xù)去看演唱會。
經(jīng)濟學家將這5000元看作真正的成本,,因為只要能賣掉門票,,就能得到5000元。這被經(jīng)濟學家稱為機會成本,。那么,,各個群體是如何看待這張門票的價值呢?
根據(jù)作者的調查,,在富人看來,,這張門票的價值就是1000塊,因為這就是1000塊錢買的,。甚至有富人覺得它的價值是0元,,因為錢已經(jīng)花出去了。
相比之下,,窮人覺得5000元才是這張門票的價值,,他們的答案更加接近經(jīng)濟學的理想情況。
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經(jīng)濟學家都會匯集在一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一次在現(xiàn)場,有兩個經(jīng)濟學家向其他人問出了類似的問題,,但是78%經(jīng)濟學家都偏離了經(jīng)濟學的解釋,,從而答錯了問題。
對這些收入頗豐的,、可以支配大量資源的經(jīng)濟學家來說,,他們擁有大量的余閑(多余的錢和時間),所以他們并不需要對生活中的小事做出權衡,,計算小錢的機會成本,。所以按照經(jīng)濟學教科書的標準,,他們的回答都錯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深陷貧窮的人比職業(yè)經(jīng)濟學家和富人更懂經(jīng)濟學,。
我們并不是說與富人相比永遠更理性,,而是說窮人所擁有的是一種特殊技能:他們更善于維持當下的生計。他們能讓一美元發(fā)揮更大的價值,,他們是金錢價值方面的專家,。
這種專業(yè)技能會令他們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得更加理性,更不容易做出自相矛盾的選擇,。然而,,因為專注,所以擁有專業(yè)技能;因為專注,,所以更容易產生管窺之見,;因為管窺,所以更容易產生一系列負面效果,。
什么樣的負面效果呢,?下一節(jié)我們再來一同探討。 END 作者:紫菀君:管理學碩士,,創(chuàng)業(yè)者,,讀書近三百本的書呆子,微信公眾號:紫菀讀書(Ziwandushu),。本文由365讀書(ID:dus365)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后臺回復“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