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桌子相似的大魚大肉,春節(jié)期間的小吃食也越來越同質(zhì)化了,,瓜子,、飲料、水果,、各色零食點心,,往往是在春節(jié)過后,還原封不動的擺在那里,,連小孩子也不饞了,。因為這些東西平常都易得,每天都在吃,,沒有什么新鮮可言,。 而如果能恢復一下地方飲食傳統(tǒng),找到或者自己做出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年節(jié)小吃,,相信過年的氣氛會更好,,走親訪戚,賓主也會更加盡歡,。 把時間花在制作這些東西上,,可比過分的放煙花炮竹強多了。下面,,就講幾個我所知道的年節(jié)小吃吧:
糖瓜和關(guān)東糖本來是祭灶的物件,,目的是蜜住了灶王爺?shù)淖?,請他“上天言好事,下地報平安”,。灶王爺?shù)降妆幻圩×藳]有,,不好說,反正祭灶儀式以后,,糖瓜關(guān)東糖不是落入了小貓的嘴里,,就是裝進了小孩子的口袋。雖說沒什么可吃的,,但是在玩游戲的間隙,,摸出一顆來放到嘴里,還是能饞到小伙伴的,。 2,、雞湯泡炒米 安徽人家過年前,,常要準備一些炒米,預備親朋來拜年的時候泡雞湯炒米吃,,一碗熱乎乎的老米雞湯炒米代替茶酒,,捧到手上,屋外的寒意就一掃而空了,,輕輕吹著喝,,暖意馬上就走遍全身,身子暖了,,話題自然就打開了,,聊親朋間的事情,聊兒女,,聊古,,聊未來,一年,,又一年,,年年好。 3,、糍粑 剛打出來的糍粑熱乎乎的,,就可以吃了,米香味很濃,,還帶著天然的甜味,,按到模型里,可以制成各種形狀的年糕,。 冷了以后,,切片切塊炒著吃,還可以在烤火的時候烤著吃,。 單吃或是蘸醬,咸吃或甜吃,、淡吃,,都很好,并且制作過程往往會吸引到不少人圍觀,,氣氛非常好,。 4、酥肉丸子 酥肉丸子在云貴川農(nóng)村的流水席上比較常見,,用豌豆面加雞蛋調(diào)成面糊,,半肥半瘦的肉切丁切條,裹上豌豆糊,,下油鍋炸熟即可,。 一起鍋,小孩子就人手幾個開吃了,它可以在拌料的時候放鹽吃咸的,,也可以調(diào)糖水活到面里去,,吃甜的。這種可以當零食的丸子,,過年當然更受歡迎,。吃不完的還可以和肉湯蔬菜一起做成蔬菜湯,又是一種口感,,成為受歡迎的新菜,。 5、油角 造型就像炸餃子,,餡料可有咸有甜,,是廣東一帶過年的小零食。咸的就是菜角,,可以放菜放肉,,甜的里面一般是花生、糖,、芝麻等,。外皮酥脆,內(nèi)陷軟甜或咸香,,正餐之余找補這樣的點心,,又好吃又有趣。 6,、潤餅菜 這是閩南地方的一種風味小吃,,類似于春卷,是在薄的幾乎透明的面皮里,,包上豐富的食材做成的,,配上蘸料,涼吃即可,。 餡料以應時應季的清新蔬菜和地方特產(chǎn)為主,,比如筍子、豆芽,、香菇,、白菜、蛋皮絲,、豬腿肉,、雞蛋炒韭黃、臘肉丁,、切成細條的燒臘,、香菜,、水芹菜等等,包括各式小炒菜都可以招呼進面皮里(北方小伙伴是不是越看越眼熟,?)不但豐盛好吃,,還很有氣氛: 材料擺滿一桌子,親朋好友團團圍住,,熱熱鬧鬧的加入自己喜歡的餡料,,嘻嘻哈哈閑話家常,想想,,這是不是過節(jié)的正確打開方式,? 7、蛋酒 在醪糟里打個雞蛋煮熟,,就是蛋酒,,喝起來即有米酒的酸甜又有雞蛋融進去的清香,和雞湯泡炒米一樣,,以蛋酒代茶,,很古典很日常。 8,、油茶 全國有好多地方都有油茶,,叫法相同,做法略有差別,,但無一例外都是在年節(jié)期間待客或是迎接重要客人時的吃食,。 將好茶葉先用開水沖泡一道以后,放到特制的炒鍋中加豬油和姜蒜炒香,,撈出打成碎末,,加水熬出味道,中間放鹽,,煮好后瀝出渣滓,,直接倒入裝有蔥花、香菜的碗中,,加上香米花,、炒黃豆、花生,、脆果等,,攪拌攪拌,,一邊泡一邊就喝(吃)開了,,待客就如奉清茶一樣日常。 9,、米花茶 米花茶看上去類似雞湯泡米,,但雞湯泡米是咸吃,,米花茶是甜吃,將米粒炒成米花,,放到碗底,,加上紅糖和蜜餞,對上開水泡開就可以食用,,云南許多地方都有過年喝米花茶的習俗,,簡便又好喝。 更隆重一點的方法是煮一個荷包蛋放到米花茶里,,用云南產(chǎn)的紅糖一潤,,非常甜香可口。 10,、桂花糖年糕 老蘇州人的過年點心很多,,其中就有一樣桂花糖年糕??梢詫⒛旮獬春昧苌瞎鸹壑?,也可以將年糕炸熟,蘸桂花糖吃,,很有水鄉(xiāng)風韻,。 11、掛面圓子 安徽的一種特色圓子,,過年前就要開始做,,做法和普通丸子一樣,差別在于這種丸子拌肉餡的時候需要加進去煮熟的掛面,,團好以后下鍋炸熟,,外表有掛面的脆香、內(nèi)餡兒仍保留著香嫩,。 12,、馓子 馓子是許多民族都喜歡吃的小食品,干吃香脆,,湯吃軟香,,春節(jié)期間各種肉湯不斷,正適合湯吃馓子,,馓子吸飽湯汁,,而不爛不散,吃口軟潤,,非常適合正餐之間的加餐時食用,。 13、粉利 廣西的粉利屬于米粉的一種,,原材料做法相同,,只是最終成品形狀不同,,粉利可以做成條狀、塊狀的,,烹飪方法類似河粉,、白年糕,大多和牛肉,、豬肉片混合炒食,,加上蔬菜、油鹽醬料,,流行程度雖然不及米粉,,但是名字來得吉利,是年夜飯上的老資格,。植物葉子擠汁做成染料,,還可以做出不同顏色的粉利,更討喜,。 14,、油團、糖油粑粑,、煎堆 這幾樣東西樣子很像,,口感和做法是不同的,比如廣西的油團,,只在小范圍內(nèi)有,,口感比糖油粑粑更實,偏硬,,牙口不好的人吃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里面也是實心的充滿的糯米糖團。 煎堆一般是空心,,用糯米粉和面,,外面裹上一層芝麻,一般吃甜的,。 糖油粑粑比較像炸糍粑,,但正宗的是用茶油炸熟并且表面起了硬殼的。炸好撈起來以后在化開的紅糖里一滾,,香香甜甜,,最宜冬日。 15,、粽子 許多地方過年不吃餃子吃粽子,,比如廣西、海南和貴州的一些地方。食材大多選用本地出產(chǎn)的香糯米,,和飯豆、紅豆,、小綠豆,、板栗和五花肉等拌合在一起,裹在箬葉中,,扎緊,,放到特別制成的草木灰水里煮熟,剝開以后,,草木清香深入到粽子的里里外外,,五花肉肥油化盡,浸潤到糯米里,,香郁不膩?,F(xiàn)在光是形容一下我就咽口水了...... 過年過節(jié),越來越多的人想過的是氛圍,,而這種氛圍在手機里,、在電腦里、在電視里是找不到的,。試試這些地方特色小食品,,也學著做一做別個地方的口味,年,,才更加有滋有味,。 (圖片整理自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