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有效藥方180條

 小木舟 2017-06-13

 
有效的藥方,若能人人手中都有這樣一份資料,,遇到小病基本上可以無憂了,。實在是方便之極。
1,、 烏梅冰糖湯
烏梅15克,,冰糖30克,黃豆30克
適應(yīng)癥:厥陰病,。肝病,。面色略青,面頰不華,,鼻梁高聳,,身體細瘦而高長。
2,、 回陽飲28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
水煎服,,日一劑。
適應(yīng)癥:三陰體質(zhì),,可補充身體的元氣,。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3、 降血脂108
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5克,山藥15克,,丹參20克,,薏苡仁20克,生山楂20克,,白術(shù)10克,,澤瀉25克,,何首烏15克,車前子15克,,桂枝10克,。
水煎服,,日一劑,,連用月余。
4,、 民間治癌驗方141
取土雞蛋一個,,打開一個小口,,放入去頭足四肢的斑蝥一只,然后于火上燒熟雞蛋,。每天吃一只雞蛋,,吃時去掉斑蝥。
5,、 保胎止血方子165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炙甘草6克,,生地9克,阿膠9克(烊),,當歸9克,,桂枝9克,白芍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水煎服,日一劑,,溫服,。連服三劑,極效,。
6,、 中風愈后不復發(fā)方195
防風,獨活,,秦艽,,生黃芪,白芍,,黨參,茯神,,白術(shù),,川芎,山茱萸,,山藥,,肉桂,,厚樸,升麻,,丹參,,水牛角,五加皮,,防已,,牛膝,石斛,,地骨皮,,生甘草各60克,麻黃,,制附片,,遠志,橘皮各45克,,生姜30克,,菊花45克,薏苡仁120克,,生石膏90
上藥共研粗粉,,每次60克,紗布包,,加天門冬5克,,麥門冬5克,生地10克,。水煎服,,日服一次即可。
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7,、 四逆湯202,、238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
水煎,,分兩次或三次溫服。
適應(yīng)癥:幫助身體補充元氣,。增強機體陽氣,,加強防病保健作用。219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
水煎服,日一劑,。
適應(yīng)癥:年過六十歲者,。保健康,,預防慢性病,有病的可扶助陽氣以治療疾病,。238
8,、 四逆湯加味204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烏梅10克,冰糖30克,,生龍骨20克,,生牡蠣20克
水煎服,日服兩次,。
適應(yīng)癥:冬至之時開始,,一直服到立春為止。此方助陽氣升發(fā),。
9,、 引陽氣下歸丹田方205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白芍20克,,山茱萸30克,黃豆1把
水煎服,,日服兩次,。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適應(yīng)癥:高血壓等陽氣過升不降之人。從夏至一直服到立秋之時,。
10,、感冒方214
桂枝湯
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5片,,炙甘草20克,紅棗10枚(切)
每服藥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
麻黃湯
麻黃20克,,桂枝20克,,杏仁20克(打碎),炙甘草20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崭箷r服用,。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大青龍湯
麻黃20克,杏仁20克(打碎),,石膏3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生姜5片,,大棗10枚(切)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后會汗出。
葛根湯
葛根30克,,麻黃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5片,,炙甘草20克,大棗10枚(切)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后會微汗出,。
小青龍湯
麻黃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桂枝20克,,五味子20克,炙甘草20克,,法半夏20克,,細辛10克(后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后會有汗。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麻黃桂枝各半湯
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黃10克,生姜5片,,炙甘草10克,,大棗4枚(切),,杏仁10克(打碎)。
每服藥加五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家腹喝一碗,服后會有汗,。
小柴胡湯
柴胡15克,,法半夏15克,黃芩15克,,黨參15克,,生姜3片,大棗10枚(切),,炙甘草10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早晚餐前空腹時各喝一碗,。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20克,細辛20克,,后下,,制附片20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早晚餐前空腹時喝一碗,。
11、虛人感冒220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小柴胡湯合桂枝湯
柴胡15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黃芩12克,,法半夏15克,,生姜3片,大棗6枚(切),,炙甘草10克,,黨參15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后會微汗,。
玉屏風散
防風30克,,生黃芪60克,白術(shù)60克。
一服,,共研成極細末,,每日2次,每次6克,,開水送服,。
參蘇飲
蘇葉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陳皮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枳殼10克,,生姜3片,大棗5枚(切),,黨參10克,,木香10克,葛根10克,。
水煎服,,日一劑,分三次服,。
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12,、中風224
急性期
生半夏15克(打),生南星15克(打),,生附子15克(打),,木香10克,蜂蜜150克,,三七10克,,桃仁10克(打),生姜30克(切),,紅花10克,,全瓜蔞10克,薤白10克,,黃酒30毫升,,石菖蒲30克。
水煎服,,日一劑,。同時每天用麝香0.5克,分兩次用藥液沖服。一服藥煎兩次合一起,,分三次喂下,。
恢復期:續(xù)命煮散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麻黃45克,川芎45克,,獨活45克,,防已45克,生甘草45克,,杏仁45克,,肉桂30克,生附子30克,,茯苓30克,,升麻30克,細辛30克,,紅參30克,,防風30克,生石膏75克,,白術(shù)60克,。
上藥共研細末,每天取14克,,紗布包,,加生姜50克,再加1000毫升水,,煮成500毫升,,分3次服。日日不斷,,至少連服十日,。
恢復期:培元固本散加減方
三七10克,琥珀10克,,細辛10克,,五靈脂10克,水蛭10克,,全蟲10克,,蜈蚣2條,地鱉蟲10克,,血蝎10克,。
上藥共研極細末,每次5克,,溫水沖服,,日兩次,。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13、肝郁脾虛方228
先用炮姜20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
五服后,,用制附片20克,干姜20克,,炙甘草30克,,水煎服,服至病好為止,。
適應(yīng)癥:女性月經(jīng)病,、更年期綜合癥等。
14,、使人聰明方:孔圣枕中丹229
九節(jié)菖蒲30克,炙龜板30克,,遠志30克,,生龍骨30克
上藥共研極細末,每次取3克,,用黃酒沖服,,學生可以溫水沖服,日三次,。作湯劑時,,龜板和龍骨可各用15-30克(先煎),其他兩味可各用10克左右,。并可隨癥加味,。
15、便秘方231
肉蓯蓉10克,,當歸40克,,制附片50克,厚樸40克,,枳實20克,,生大黃20克,炒萊菔子90克,,桃仁10克,,陳皮20克,柏子仁10克,,杏仁10克,,火麻仁10克,,黨參30克,升麻10克,,干姜10克,,生甘草10克,細辛10克,,烏梅20克,,芒銷20克,白術(shù)40克
上藥一料,,共研粗末,,每次取20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只煎一次即可,分兩次服,。并常服附子理中丸以扶脾氣,。
適應(yīng)癥:便秘、降血脂,、降血壓,。無便秘的可減少生大黃和芒硝用量。
16,、痛經(jīng)方232
小茴香15克,,炮姜30克,元胡30克,,五靈脂60克,,川芎60克,蒲黃90克,,肉桂30克,,赤芍60克,丹參90克,,制附子30克,,香附60克,當歸90克,,益母草90克
上藥共研粗末,,每次取50克,加米酒100毫升,,水適量煎服,,日兩次。經(jīng)前一周開始服藥至經(jīng)來停藥,。下個周期亦如此,。
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17,、不孕不育藥酒 234
生黃芪15克,黨參15克,,當歸9克,,枸杞15克,川芎9克,,白菊花9克,,女貞子9克,仙靈脾9克,,首烏9克,,熟地9構(gòu),牛膝9克,,杜仲9克,,巴戟天9克,鎖陽9克,,制附片9克,,茯苓9克,肉蓯蓉9克,,木瓜9克,,桑螵蛸9克,白術(shù)9克,,黃精30克,桂圓肉30克,,紅棗120克,,黑棗120克,遠志9克,。
用法:米酒10斤,,浸10天后開始服用。每次一小杯,,日兩次,。夫妻同服。
18,、溫經(jīng)湯235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是治療女子不孕的一個非常實用的方子,。可溫暖子宮,,治宮寒不孕,,月經(jīng)后期,經(jīng)量偏少為主要適應(yīng)癥,。
吳茱萸5克(開水沖洗七次),,紅參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阿膠10克(烊),,生半夏10克(開水沖洗七次),生姜3片,,麥冬12克,,當歸10克,川芎6克,,白芍12克,,丹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分三次服。必須在行經(jīng)期服藥,,三五劑后,,經(jīng)凈而止,以后每月皆如此照服,。
19,、排毒散236
川芎30克,白芷30克,,生甘草30克,,茯苓30克,當歸30克,,肉桂30克,,白芍30克,生半夏30克(先開水沖洗7次,,再曬干備用),,陳皮60克,枳殼60克(炒),,麻黃60克,,蒼術(shù)240克,干姜40克(炒),,桔梗120克,,厚樸40克,生附子30克,。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用法:肉桂,、枳殼另研粗末,其他藥物共為粗末,,用慢火炒一遍,,等藥粉的顏色稍變化即可出鍋,。冷后加入肉桂、枳殼末拌勻,。每次取20克,,用紗布包好,加生姜3片,,加1000毫升涼水,,慢火煎成400毫升。日服2次,,早晚飯后各服一次,。
適應(yīng)癥:排出陽明表里的毒素。祛濕濁,,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預防中風以心腦血管疾病,。有解表、溫中,、除濕,、祛痰、消痞,、調(diào)經(jīng)功效,。氣候變化比較大時,周圍有人感冒時,,先服此方預防,。
外感風寒或內(nèi)傷生冷,胃中積冷,,痰濕內(nèi)停,氣機不暢,,出現(xiàn)發(fā)熱無汗,,頭痛身痛,畏寒畏風,,項背拘緊,,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氣血不和、心腹疼痛,、痛經(jīng),、經(jīng)來乳脹,、頭痛身重等癥狀都可服之。
20,、冬天補腎膏方244
開路藥: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黨參20克,,白術(shù)15克,炙甘草10克,,肉豆蔻10克(打),,砂仁10克(打,后),,生山楂30克,,神曲30克,炒麥芽30克,,木香10克,,生姜5片,陳皮10克,。
用法:五服,,水煎服,日一劑,。吃完后胃口大開,,即服膏方。
膏方:
黃芪150克,,黨參125克,,仙茅100克,鎖陽75克,,桑寄生75克,,白術(shù)150克,牛膝75克,,制附片12克,,肉桂45克,杜仲75克,,狗脊75克,,核桃(打碎)75克,覆盆子75克,,菟絲子75克,,五味子45克,仙靈脾75克,,蛇床子75克,,韭菜子60克,川續(xù)斷75克,桑螵蛸75克,,制香附75克,,沉香30克,當歸75克,,陳皮75克,,女貞子75克,枸杞子75克,,炒谷芽120克,,生龍骨120克,炒麥芽120克,,神曲120克,,川芎75克,桂枝60克,,吳茱萸25克,,薏以仁120克,金櫻子75克,,芡實75克,,麥冬120克,玉竹180克,,生牡蠣120克,,龜板100克,鹿茸25克,。
做法,、用法、禁忌見書,。
21,、九火湯(因天氣變化而服保健方)247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烏梅10克,冰糖20克,,黑豆10克,,黃豆10克,綠豆10克,,紅小豆10克,,白扁豆10克,薏以仁10克,,白豆蔻5克,杏仁10克,。
水煎服,,日一劑。多加水,,久煮成稀粥,。
適應(yīng)癥:暑月三伏常服方,。也可熱極則木氣疏泄失根,易致嘔吐,、惡心,、食欲下降,小便不利,,神昏而中暑等癥狀時服用,。
22、加味麻黃湯(夏季當熱反寒之保健方,、夏季感冒風寒之方)249
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麻黃10克,,生姜30片(切),,大棗10枚(切),白扁豆10克,,制附片10克,,杏仁10克。
水煎服,,日一劑,。
適應(yīng)癥:預防夏季天熱而突然變冷而生病。
禁忌:感受濕邪或熱邪,,舌苔黃厚,,高熱不退,則此方萬萬不可濫用,。
23,、烏梅固本湯(冬季打雷或大風或起霧或天暖之保健方)250
烏梅15克,黑豆20克,,綠豆20克,,黃豆20克,冰糖30克,,杏仁10克,。
三服,水煎服,,日一劑,。
24、膽固醇偏高
生山楂20克,,葛根20克,,決明子30克。
如有寒證,加制附片10克,,干姜10克,,桂枝15克??煞鲫柖粋?。
水煎服,日一劑,。服用一月余,。
25、附子中毒解毒方302
能解附子毒的中藥包括甘草,、蜂蜜,、綠豆、防風等,。
○溫水沖服兩小勺蜂蜜,,數(shù)分鐘至3小時內(nèi)即可化解。
○李可解毒方,,可任選其一
生大黃30克,,防風30克,黑豆30克,,甘草30克,,蜂蜜150克,煎湯送服生綠豆粉30克,。
竹葉30克,,水煎兩次,合在一起,,濃縮成200毫升,,放涼服下。
生姜15克,,甘草15克,,金銀花15克,水煎兩次,,合在一起,,每6小時服一次。兩次服完,。
有人用此方搶救生川烏中毒,,12小時完全恢復。中毒輕癥直接沖服蜂蜜水,。
26,、當歸羊肉生姜湯309
羊肉100克,,當歸10克,生姜15克,。
適應(yīng)癥:適合于各種虛寒性體質(zhì)的人群。是標準的補陽滋陰好方子,。
27,、肩周炎312
生姜100克,桑枝50克,,透骨草20克,,鹿角膠20克,桂枝30克,,水煎服,。
姜及汁裝入紗袋,敷于患處,,臨睡前敷止,,每次7-10小時。313
28,、地瓜保健方314
○地瓜,、糯米、芡實,。扶助陽氣,,促進腎臟氣化,減少夜尿,。
○地瓜300克,,蘋果300克,蜂蜜50克,。少許水慢煮,。斷奶后的嬰兒可經(jīng)常服用。
29,、蔥豉湯320
大蔥白4根,,帶根須更好,淡豆豉30克,,生姜10片,,黃酒30毫升。
用法:蔥白,、淡豆豉及生姜加水500毫升煎沸再入黃酒一二沸即可,。
適應(yīng)癥:發(fā)散風寒,理氣和中,。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癥,。
30、神仙粥
大蔥白4根,,高粱米100克,,生姜10片,白糖適量,,食醋少許,。
用法:米與生姜煮至米熟,再加蔥白,、白糖煮十余分鐘,,入食醋稍煮即可。
適應(yīng)癥:解表散寒,,和胃補中,。用于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身熱無汗,,面目浮腫,消化不良等癥,。
風寒,、風熱感冒都可用此粥。高粱米可用大米或小米代替,。
31,、腎炎方320
蘑菇100克,大蔥白4根,。
煮至蘑菇熟透,,吃蘑菇喝湯??梢詼赝I陽,,是腎炎的有效食療方。
經(jīng)常吃這個食療還可以預防老年性癡呆,。
32,、和胃補虛的食療方321
蔥白5根,大棗20枚,,白糖適量,。
適應(yīng)癥:和胃安神,可治療心氣虛弱所致的失眠多夢,,胸中煩悶,,體虛乏力,,健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癥,。
33、治療胃脘痛的方子
大蔥白20根,,帶根須更好,,新鮮橘皮200克,小米兩把,,白酒30毫升。加水適量一起煮至水熟,,喝湯即可,,能快速溫胃止痛。
34.常服西藥的人停服西藥后,,用200克炙甘草,,水煎服,日一劑,,先服一兩天,,把西藥的毒素可中和一部分。(再用中藥,。)
35.素體陽氣不足,,或者因病陽虛,或者久耗真陽之體,,均可以小劑量四逆湯常服,。54
36.附子理中丸是非常有效的治療肥胖處方。103
37.首烏片對降低血脂效果明顯,。109
38.腫瘤病人放化療之后,,可以服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加附子黃芪,都會有極好的效果,。131
39.三陰體質(zhì)的人可以經(jīng)常灸關(guān)元,、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扶足正氣,,防病于未然?;蚍盟哪鏈?、附子湯、或附子理中丸等,。150
40.按摩一下肝經(jīng)諸穴,,特別是太沖,、陰包、期門等穴,,對疏通肝經(jīng)氣血十分有益,。150
41.芍藥甘草湯可止痛。156
42.降壓——一般取四關(guān),、鼻尖的素髎,、曲池、足三里,、風池等穴
43.頸椎病——一般常用葛根湯,,或者麻黃加葛根湯。其中要重用葛根至少到30克以上,。163
44.感冒——1服神仙粥.2拔罐.3針刺合谷,、大椎等穴.4蔥豉湯.164
45.妊娠反應(yīng)——取內(nèi)關(guān)、足三里,、印堂,、攢竹等穴,一般一兩次即愈,。病癥比較重的,,還可以刺絡(luò)風府、啞門諸穴加強止嘔效果,。164
46.艾灸傷口局部,,可以極大地加快傷口的愈合時間,并且能不留傷口愈后的瘙癢不適,。165
47.陽虛型高血壓灸關(guān)元和中脘有奇效,。161
48.溫經(jīng)湯是治療女子不孕的一個非常實用的方子。235
49.食欲不振,,飯量很小,,身體瘦弱:手指縫的四縫穴,用三棱針刺一下,,擠出一兩滴透明的液體即可,,往往針一次即有效。一周一次,,三五次就可以了,。251
50.一醫(yī)案中患者右腿關(guān)節(jié)突然疼痛不能彎曲,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熟地,,二劑而愈,。252
52.帶狀皰疹:取紅蓖麻葉搗爛炒熱外敷百會。262
53.急性哮喘發(fā)作,,取三個耳穴針刺,。針入即止,。264
54.溫中止嘔降氣通腸:蘿卜籽加生姜數(shù)片,煎水喝之,。266
55.排病反應(yīng)出疹子桂枝湯加三七,。296
56.針灸止頭痛:刺合谷、曲池,,或配合刺絡(luò)放血法,。297
57.白蘿卜煎湯可治傷風感冒。310
58.黃連,、沒藥,、白芍、白頭翁等的酒浸或水浸液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344
59.四關(guān):合谷與太沖,。255
適應(yīng)癥:1、各種痛癥,;2、各種精神疾患,;3,、失眠;4,、郁證,。
四關(guān)是調(diào)整左右氣機升降平衡的。
60.百會穴,。261
適應(yīng)癥:補陽,,潛陽入陰,降陽,,升陽,,祛風散邪。百會穴可配合足三里或昆侖,,使亢陽下降,。如精神病,失眠,,高血壓,,中風等。
61.關(guān)格癥265
格癥上不通,,不能進食,;關(guān)癥下不通,不能大便,。所謂天氣不降,,地氣不升,,內(nèi)關(guān)外格,上下不通所致,。六腑以通為順,,腸氣不通,不通則痛,。
62.服藥后汗從手心腳兒透出,,是陽氣漸旺,有祛邪外出之象,。269
汗出是陽氣通暢的一個標志,。270
63.以知為度:270
知就是病人服藥后的感覺??梢允巧嗉馕⒙?,或是汗出,或痛減,,或感覺通體舒服,。
64.腎四味:枸杞子,酒泡菟絲子,,鹽炒補骨脂,,仙靈脾。270
65.灸:灸法是回陽助陽補陽的最好的一個方法,。從每個月來說,,月初的八天最好。273
夏秋之交,,一年之中唯此時節(jié)是灸關(guān)元最好時機,。274
灸關(guān)元可培腎固本,調(diào)氣回陽,,使元氣充足,,虛損可復,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養(yǎng)少陰潛藏之陽氣。275
秋天是保健灸的好時節(jié),。秋分時節(jié)可灸足三里以強壯脾胃,,預防胃腸病。275
灸后忌喝茶至少一日,。275
不應(yīng)時的用灸,,則可能耗陽傷陰。275
春天就可以開始用灸。春分時了灸曲池還可以預防紅眼病,。275
對于久病患者,,最好足三里,關(guān)元,,能有灸瘡,,可以永保健康。276
66.凡各種過敏病患,,如各種皮膚病,、哮喘、感冒者,,皆當忌喝牛奶,。306
67.蘿卜310
順氣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涼止渴,,利大便等功效,,還有順應(yīng)身體適應(yīng)自然變化的妙用。
白蘿卜煎湯可治傷風感冒,。310
蘿卜,、生姜、蜂蜜,,水煎服,,治咳嗽,、哮喘,;311
煤氣中毒頭暈、惡心,,服白蘿卜汁,。311
白蘿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治吐血,,便血,。311
68.生姜311
生用發(fā)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
生姜吃法312
1,、 晨起含水量姜片;2、喝生姜大棗湯(生姜大棗紅糖),;3,、生姜粥(生姜大棗大米);4,、生姜紅糖雞蛋湯(生姜紅糖雞蛋),。
69.霧霾天氣當如何保護自己呢?一則忌戶外鍛煉,,忌盲目運動,;二則霧霾屬寒濕邪氣,自呼吸而入,,最易傷損肺陽,,故需溫養(yǎng),適當加衣以避免受寒,;三則試服溫運肺陽,、兼化寒濕諸方,以改善體質(zhì),,預防疾病,。我琢磨可用細辛、五味子,、干姜,、麥冬、百合,、萊菔子之屬,。若有咳嗽不適,又可加枳殼,,桔梗以升降肺氣,。
70.有些小兒莫名其妙出現(xiàn)面紅身癢,或見濕疹,,或見癢疹,,哭鬧不休。大人亦時見此病,。按中醫(yī)之理,,陽氣自下發(fā)動,溫煦周身,。若中氣不足,,則陽氣浮于皮下而成此癥。此時需補中氣,,斂浮火,,則紅癢自去。切不可因見癢而濫用涼藥,傷損中陽,,反成禍害,。民國大醫(yī)彭子益提出用冰糖糯米粥治療,最適合小兒,,良效,。
71.工作室病例:處方為竹茹15,枳實15,,陳皮10,,茯苓30,姜半夏30,,生姜三片,,大棗30切,黃連6,,厚樸15,,蘇葉15后下五付。而這孩子只吃了三付,,情緒穩(wěn)定,,厚膩舌苔不見,更驚喜的是沒有任何胡臭味道了,,其家人更是稱贊不已,。治病時若往往是被西醫(yī)名詞牽著的,而今董博又一次證實了,,中醫(yī)整體辯證的重要性,。
72.農(nóng)歷十月居于十二地支之亥位。其時為入冬,,其地屬北西,,其星為勾陳,其氣則斂藏,。應(yīng)之于人,,則需適合天地以養(yǎng)陽氣之深藏,。亥時需補,,其湯為勾陳湯。其方:人參,、甘草,、干姜、白術(shù),。按此理推之,,則亥前為紫宮,應(yīng)于戌,為九月,,其氣重,,其方紫宮湯;亥后為玄武,,應(yīng)于子,,為十一月,其氣滲,,其方真武湯,。
73.奧地利.董紅梅:小兒風寒感冒后干咳,配合一些食療方子,,屢試屢效,。家中小女十歲每逢風寒干咳,服下即效,。家中有小孩的父母不防一試,。鍋中放麻油一調(diào)匙加熱,切三四片生姜,,剁成碎末,雞蛋一枚同時放進鍋中,,翻炒,,趁熱給小兒吃下。早餐服一次,,睡前服一次,。
74.痛經(jīng),正痛時可針刺十七椎下,,其穴在第五腰椎脊突下凹陷中,,往往可針入痛止;若效果不顯,,加針三陰交及承漿,,亦可收止痛之功。若月經(jīng)尚未到而痛尚未發(fā)作,,可及時根據(jù)體質(zhì),、病情服些湯藥,亦可預防發(fā)作,??捎弥缴醵啵嗫梢孕〔窈鷾珵橹鞣?,隨癥加入活血理氣諸品,。
75.臨床多見痛經(jīng)患者,,不少人會因身邊朋友亦有痛經(jīng)則誤認為痛經(jīng)是正常現(xiàn)象而不去醫(yī)治,。若痛經(jīng)甚則可能有子宮肌瘤,,或腺肌癥,或囊腫等病,。中醫(yī)治療多以溫經(jīng)散寒,,活血化瘀為主。有人服中藥后會出現(xiàn)月經(jīng)量多,,排血塊正?,F(xiàn)象,亦有量大,,且現(xiàn)崩漏之象,。可用傅青主老婦血崩湯當歸,,生黃芪,,桑葉,三七養(yǎng)血
76.
深秋時節(jié),,蘿卜上市,。蘿卜既是時令果蔬,吃起來又爽口,,如吃水果,。且蘿卜能養(yǎng)生治病:吃油膩肥厚食物時吃點蘿卜,,可化氣行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痛風患者多屬濕熱痰濁內(nèi)滯,,蘿卜最利降濁;腹脹,、便秘吃蘿卜能行氣通便,;若有上火咽痛、咽干,、眼紅,、耳鳴、頭暈,、痘痘等癥,,吃蘿卜可降上浮之火,。
77.
日近深秋,,正蘿卜上市時節(jié),。蘿卜最助養(yǎng)生,其皮深綠而肉呈嫩綠色,,口感甜脆多汁,,帶皮吃有微辣。山東人喜歡生吃蘿卜,,當成水果一樣吃,。經(jīng)常食用蘿卜可降氣祛痰,清熱解毒,,排濁通便,,健脾助消化,能降低血壓,、血糖,、血脂。山東有這樣的諺語:吃蘿卜喝茶,,氣的大夫滿街爬,,形象地道出了蘿卜的醫(yī)用效果。
78.
大椎是一個常用且實效的穴位,。穴居督脈,,統(tǒng)領(lǐng)諸陽,為督脈與手足三陽之會,,主一身之表,。約而言之,其功有五,,一則溫陽解表以治感冒,、發(fā)燒、咳喘,;二則溫經(jīng)通絡(luò)以止肩臂諸痛,;三則開竅安神以定痙厥;四則調(diào)和營衛(wèi)以治虛人反復生??;五則固陽固脫以救厥逆。是為強壯穴,,可針可灸,,陽氣宣通則無病不治。
79.
古人云:大椎療五勞七傷,,風勞食氣,。我自己體會,若是感冒發(fā)燒,,馬上取大椎穴艾灸,,使周身溫暖,,一身汗出,而感冒即霍然若失,。不論大人小兒若見高燒,,都可則配合艾灸身柱穴,效果更好,。凡身體虛弱,,稍受風寒即感冒,都屬虛人,,因其營衛(wèi)不固,,表虛而邪氣易侵。改善體質(zhì)是治本之道,,其法即可常灸大椎穴,。
80.
定志小丸治憂愁不開心,健忘,、眩暈(晨輕夜重),、失眠。與聰明散相比,,去龍龜加苓參,,是去潛陽而加四君,脾經(jīng)有支脈入心中,,此補脾以養(yǎng)心,。后人變化其方:遠志75、益智仁12,、菖蒲12,,研細末,每次3克,,米酒沖服,,日三次,連服百日,。治心煩,、失眠、煩躁不安,,或睡眠太多,,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健忘等,。
81.
定志小丸為孫思邈之方,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驚悸,,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善忘,,朝瘥暮劇,,或暮差朝發(fā),,狂眩,。其方:石菖蒲、遠志各20克,,茯苓,、黨參各30克,研極細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散服亦佳,。《審視瑤函》用此方治近視,。我臨證以此方為主,,加減化裁,改為煎劑,,治失眠效果好,。
82.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亦隨之下降,,有的表現(xiàn)心神不寧,,做事不能集中精神,失眠,,甚則有人表現(xiàn)前一秒聽到,,后一秒即忘。說明心氣不足,,當養(yǎng)心補心,。董師曾在《選擇中醫(yī)》提到用孔圣枕中丹,別名聰明散,。近日董師加以改進取名定志小丸,,藥為黨參,茯苓,,遠志,,石菖蒲水煎服,具有補心氣,,安神,,益智之功,。
83.
疣子或因風邪搏于肌膚而生,或因肝虛血燥,、筋氣不榮所致,。其好發(fā)于手背、指背,、頭面以及頸項,、背等部位。初則小如粟粒,,漸至大若黃豆,,突出皮表??捎猛庵畏ㄖ委煷瞬?。一方:把生南星研成極細粉末,稍加白醋調(diào)成糊狀,,涂于患處,;二方:新鮮蒲公英葉絞汁外涂患處。亦可局部圍針,,針尖透過疣底部,,有效。
84.
中藥離我們并不遠,,有時就在我們的生活里,。比如,我所住的小區(qū)里種著不少棕櫚樹,,其棕皮纖維燒成炭即是棕櫚炭,,有收斂止血之功;南寧大街上處處是榕樹,,榕樹須能治風濕骨痛,、咽喉腫痛;荔枝好吃,,其核卻是不可多得的治療睪丸腫痛的良藥,。如此等等,不可勝數(shù),,在中醫(yī)人的眼中,,皆可隨手取用,,而收良效,。
85.
醫(yī)圣張仲景說:“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小柴胡湯主之,?!边@段話形象深刻地描述了女性月經(jīng)期的生理與病理狀態(tài),。后人根據(jù)仲景的這段描述,用小柴胡湯化裁治療各種與月經(jīng)期相關(guān)的疾病,,多收到良好效果,。我的經(jīng)驗是,大凡到月經(jīng)期即感冒發(fā)作的女性,,于經(jīng)前連服七天小柴胡湯,,極效。
86.
生活中無處不能用中醫(yī),,有時隨手一兩味中藥,,亦可收良效,。曾與朋友晚上在我工作室喝茶,,見其頻咳,聲高,,有痰,。即取藥房里的海蛤殼百余克,開水泡代茶飲,,其咳竟立減,。海蛤殼味咸,能清肺熱,、化熱痰,、調(diào)氣機,治此熱邪痰結(jié)氣閉之證,,可收即時之效,。我聞艾煙即易咽癢咽干,自用藤茶開水泡代茶飲,,立效
87.
有人從小便秘,,數(shù)十年不解。若要預防大病,,最需及時通便,。通便中藥極多,不只有大黃,、芒硝等攻下猛烈之品,,還有火麻仁、柏子仁等緩下之藥,。如何選方用藥,,需辨識年齡、體質(zhì)與虛實,靈活掌握,。比如老人便秘,,只用蘇葉、枇杷葉輕靈宣肺之品,,即有提壺揭蓋之妙用,;而中年腹大酒多之人,大柴胡湯最有良效,。
88.
平時無病之人,,若要養(yǎng)生,一定要保證大便通暢,。每天至少排出一次,,且不硬。若欲保持大便通暢,,一則少吃辛辣刺激之物,;二則經(jīng)常吃些仁類、籽類食物,,如花生,、核桃仁、瓜子等,,多含油質(zhì),,能利大便。蘿卜下氣,,常吃能通腑利便,;三則便秘者常自上而下按揉腹部,有利排便,;四則便秘需早治,,中藥或針灸都效。
89.
中風病人一定要重視大便是否通暢,。按中醫(yī)理論,,飲食中的精微被脾運化后,濁氣自腸而排出,。若便秘,,則濁毒內(nèi)郁,上攻于腦,,影響神明,,為患極烈。中風患者腎本虛于上,,高風飄搖于上,,若陽明不降,,濁毒上攻,最易導致病情纏綿難愈,。若已經(jīng)有中風后遺癥,,平時可用萊菔子15克,煎水代茶飲,,有清降陽明之功,。
90.
我曾診治一女病人,其百會穴能摸到一個略可容指的凹陷,,表現(xiàn)為頭暈,、頭頂冷痛,此為典型的吳茱萸湯證,。肝經(jīng)循行上達巔頂,,若肝經(jīng)虛寒,陽氣不充,,則陰寒收引,,甚至能導致頭骨凹陷。我常用此用量:吳茱萸15克,,黨參30克,,生姜15克(切片),,大棗30克(切開),,水煎服。亦用治療中寒腹痛,、嘔吐效果極佳,。
91.
不少年輕人平時工作壓力大,精神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易發(fā)脾氣,,稍受刺激即不能控制情緒,眠差,,舌邊尖紅,,面色青白萎黃。我認為此屬肝旺脾弱,,火擾心神,,常用小柴胡湯合梔子厚樸湯加味,效果滿意,。其方:柴胡20,,黃芩15,姜半夏30,,黨參30,,生姜五片,大棗15,生甘草10,,梔子15,,枳實15,厚樸15,,黃連15,。
92.
小兒厭食,有虛有實,。若見煩躁,、易發(fā)脾氣、好動,、易驚,、體瘦、大便干硬,、睡眠不安等,,是屬肝旺脾弱,胃失潤降,。我喜用余國俊的舒肝滋胃湯:柴胡10,,黃芩6,天花粉10,,白芍12,,枳實10,烏梅10,,虎杖12,,黃連3,連翹10,,沙參12,,冰糖15。水煎服,,自覺效果滿意,。亦有脾胃氣陰兩虛者,則需另方調(diào)理,。
93.
曾治某孕婦已孕4個多月,,半夜忽發(fā)右側(cè)腹疼痛難忍,一夜未能入睡,。晨起去醫(yī)院檢查,,未見異常。病人怕服西藥,,要求中醫(yī)治療,。處方:金銀花100克,,煎水1碗;地榆30克,,薏苡仁15克,,用水5碗,煎成1碗,。把2碗藥液混合,,上午服一半,睡前服一半,,盡劑而愈,。足月產(chǎn)一胖兒。對于孕婦諸癥亦可用針灸,,多可速效,。
94.
不少人過完長假后出現(xiàn)精神不適,表現(xiàn)為:上班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焦慮不安與效率不佳,進而導致憂郁,、焦慮等癥狀,。有些人會出現(xiàn)腸胃機能障礙(食欲減退、肚子不舒服),、頭暈,、酸痛、失眠等問題,。此類患者多屬小柴胡湯證:柴胡15,,姜半夏30,生甘草10,,大棗30切開,生姜五片,,黃芩15,,黨參10。
95.
經(jīng)常聞及父母述其小兒脾氣大,,喜哭喜鬧,,甚則飯不香,便秘,,甚是苦了帶小兒之人,,但苦之余想想何因?是否對小兒寵溺交加或常期給小兒服消食開胃藥,?久則脾失健運發(fā)為此癥,,中醫(yī)辯為肝旺脾弱,,當疏肝健脾,滋胃降逆,。董博喜用余國俊舒肝滋胃方連梅丸加減,,且配合決明子30炒香,冰糖30,,泡開水代茶服用,。
96.
近日診治一小兒,反復感冒,,其母親認為體虛,,一直給以人參、燕窩等補品及各種保健品,。需知小兒養(yǎng)生,,在于保持“三分饑與寒”,讓小兒吃虛損病人才能服的補品,,只會導致越補越虛,,越補病越纏綿。年輕的媽媽要注意:小兒最忌濫補,。平時清淡飲食,,調(diào)理一下腸胃,并吃幾付柴胡桂枝湯,,漸可恢復其營衛(wèi)平衡,。
97.
數(shù)年前朋友媽媽做了膽囊結(jié)石手術(shù),術(shù)后總有脅痛,,醫(yī)生檢查未見異常,,認為有精神問題,甚至其家人亦認為病人因精神緊張而痛,。朋友來信問中醫(yī)是否有辦法,。我處以四逆散加金鈴子散:柴胡、枳實,、白芍,、生甘草、川楝子,、元胡各10克,,結(jié)果一劑即效,三劑而諸痛霍然若失,。術(shù)后留瘀,,氣滯作痛,此方因此神效,。
98.
因每天工作時需反復與病人交流并解釋病情,,經(jīng)常覺得口干舌燥,,且說話無力。我自擬一藥方,,作為平時保健之用,,自覺效果滿意,愿與大家分享,。其方:藤茶一小撮,,烏梅兩粒,開水泡代茶飲,。烏梅味酸,,能養(yǎng)陰津,并收斂肺氣,,古時說書之人每于休息時即閉口含烏梅一粒,,可保肺氣不虛。藤茶回甘,,有利咽之功,。
99.
我常用烏梅兩粒、藤茶一小攝,,開水泡代茶飲,,便于說話多時能保持肺氣充足,咽喉不干,。此方亦可用于教師,、演講者等需持續(xù)說話的網(wǎng)友,另外平時若覺咽干口燥,,亦可用此方緩解不適,。治療咽部不適,或用胖大海代茶飲,,或用桔梗,、生甘草煎湯服,或用訶子口含生津,,其各有適應(yīng)癥,。但若欲收斂肺氣,烏梅最好
100.
朋友父親因高血壓而突然中風,,癥見眩暈、左側(cè)肢體活動略差,,伴周身多處動脈粥樣硬化,。診脈辨證,處以小續(xù)命湯,、張大昌朱雀湯加味,,以及水蛭三七散,。病人以此三方交替服藥數(shù)月,諸多不適皆霍然若失,。自述越服越舒暢,,就一直不停地服了下去。一般來說我主張效必更方,。但若病重藥輕,,緩緩圖攻,亦可久服,。
101.
某病人患鼻炎十余年,,反復治療未效。自述某西醫(yī)建議手術(shù),,并說手術(shù)也不包好,。病人因此而心灰意冷。觀其面相,,呈悲觀面容,。查其脈,右寸沉軟,。此中氣不升,,土虛而金弱,脾虛而鼻竅不通,。處以補中益氣湯合千金葦莖湯,,合蒼耳子散,再合玉屏風散加減,。鼻炎纏綿難愈,,若能對證施方,配合針灸,,多能速效,。
102.
古人助產(chǎn)方:用于胎前產(chǎn)后,腰胯疼痛,。胎前數(shù)服,,胎滑易產(chǎn);產(chǎn)后數(shù)服,,能去敗血,。產(chǎn)后可代生化湯。我建議初產(chǎn)婦多可服之,,以助產(chǎn)滑胎而減少疼痛,。白芍6,川芎4,,枳殼4,,陳皮5,,莪術(shù)3,香附6,,大腹皮6,,當歸6,蘇梗4,,炙甘草3,,米酒30ml,陳醋10ml,,生姜三片,,大蔥白三根??崭狗?,并忌油膩生冷飲食。
103.
臨床處方是需要靈機的,。有時百思不得其解,,有時卻如曇花一現(xiàn)般神機靈動。我的一位學生的母親體瘦,、易饑,,食則腹脹,診為充血性胃竇炎,。未服西藥,,學生自擬一藥方,讓我斟酌,。我說:不需如此復雜,,只用平胃散即可。三劑而愈?,F(xiàn)再思此證此方,,仍覺有如神來之筆。平素閑玩中醫(yī),,百般思悟,,時能福至心靈。
104.
該女學生其弟媳,,曾患胃痛,,餓則加重,稍食亦脹痛,,自去做胃鏡,,診為多發(fā)性胃潰瘍。曾疊進半夏瀉心湯,、丹參飲,、小建中湯,皆乏效,。因思我曾建議用平胃散治其母親胃脹痛神效,,因處此方,五劑而愈,。平胃散能燥濕健脾,,消脹散滿。古人說它是“治脾圣藥”,。后世諸多運脾健胃方劑多從此方擴展演變而來,。
105.
去年曾為某孕婦擬一首助產(chǎn)方,后聽聞該孕婦屬頭胎,,平時極端怕痛,,且小兒胎位不正,呈坐位,,經(jīng)某醫(yī)手法復位后,,只服一劑,竟然順利順產(chǎn)成功,。其方:生地15,,川芎10,當歸30,,黨參15,,白術(shù)30,茯苓10,,枳殼10,,白芍30,炙甘草30,。于感覺欲生產(chǎn)時,,或生產(chǎn)不暢時服用。提供此方,,希望更多的孕婦選擇順產(chǎn),。
106.
臨證用方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對癥對病選方,,比如前額痛用選奇湯,、膽囊炎用大柴胡湯、腸梗阻用承氣湯等,;另一種是對證用方,,比如吳茱萸湯治虛寒性痛經(jīng)、葛根芩連湯治濕熱型糖尿病、茵陳蒿湯治濕熱內(nèi)滯的崩漏等,。這兩種用方思路都有針對性,,且都有良效。因此,,從事中醫(yī)臨床需重視辨病,、辨證兩種用方思路。
107.
小兒肝旺脾虛,,最大的表現(xiàn)是厭食,,伴有煩躁、易怒,、哭鬧,、睡眠不安、便秘,、漸瘦,、精神不振、面色青白等,。需舒肝扶脾,,滋胃降逆,則諸癥自消,。其方,,可考慮用四逆散、小柴胡湯,、連梅湯,,為辛苦酸甘之法,辛以散肝之郁,,苦以瀉心之火,,酸以斂肝之陰,甘以養(yǎng)胃之津,,多可速效,。若配合挑刺四縫穴亦有良效。
108.
小兒最容易出現(xiàn)肝旺脾虛,。因此,,不能只用健脾養(yǎng)胃、運化消食諸方,,還要考慮疏泄一下肝郁,。可在方中加四逆散,,再加烏梅,、黃連,,烏梅與黃連相合,有酸苦泄熱之效,,可緩解肝旺化火之征,。脾氣虛可用四君,或者用七味白術(shù)散,,或者六和湯,,都可隨證選用。諸藥合以冰糖,,則酸甘化陰,能防肝火傷陰之弊,。
109.
今日居然遇到好幾個需要用大柴胡湯的病人,,其表現(xiàn)或上腹部按之滿痛;或便秘,、口苦,;或心口窩痞硬而吐。其病情或高血脂,,或高血壓,,或肥胖,或膽結(jié)石,、或胰腺炎,,或膽汁返流性胃炎,但見其證屬少陽陽明,,則一概用此方,,根據(jù)癥狀加味化裁。我用大柴胡湯,,以大便通暢為度,,不必過泄。若過泄停藥即可緩解,。
110
失眠其病機:陽不入陰,,火浮于上,干擾神明,??煽紤]用《黃帝內(nèi)經(jīng)》提供的半夏秫米湯,凡因邪實而致失眠,,都可與此方配合,,能提高療效。其方:姜半夏60克,,高粱米60克,,水煎,,于睡前溫服。南方可用薏苡仁代替高粱米,,亦有良效,。再者:百合、蘇葉,、夏枯草,、夜交藤,此四藥皆有引陽入陰之性,,治失眠良效,。
111
蒼術(shù)為臨床常用的一味中藥,其甘溫辛烈,,最能燥胃強脾,,升發(fā)胃中陽氣,又能總解痰火氣血濕食六郁,,消腫滿,、辟惡氣,其功極多,。古人有用蒼術(shù)浸水后去渣浸曲釀酒,,能治諸般風濕瘡、腳氣下重,。若圖省事,,亦可直接用蒼術(shù)泡酒飲之,當能治療中風痿痹,、關(guān)節(jié)腫痛,、肢體活動不利諸癥。唯需脾虛濕滯者用之方佳,。
112.
治大病重癥,,需考慮用仲景原量,往往療效顯著,。數(shù)年前曾治朋友奶奶劇烈腹痛,,面如紅妝,煩躁,,胸口煩悶,,診為急性胰腺炎。生地250克,,生大黃20克,,炙甘草30克,大棗20枚(切),,柴胡10克,,黃芩10克,,木香30克,萊菔子10克,,枳實10克,。藥后病人自述:胸口咕咕跳動,隨即豁然通暢,,一劑而諸癥霍然若失,。
113.
某三歲女孩每天上午八點至十點半發(fā)燒,服強的松則退燒,,不服則下午四五點又發(fā)作,,持續(xù)半年。目前強的松已服至200余片,,漸而出現(xiàn)全身長黑毛,,后背尤其嚴重,幾成猴子,。病人家屬說本來皮膚白皙,現(xiàn)卻面色晦暗,,精神不振,。此邪正交爭于少陽,上午陽氣升發(fā),,與邪交爭,,發(fā)為高燒。暫且處以柴胡桂枝湯加味,。
114.
今日得知病人服藥數(shù)付而發(fā)燒消失,,再未復發(fā)。病家感嘆:半年來反復用西藥,,吃得孩子都快不行了,,還不如吃幾付中藥,效果如此迅速,。其方:柴胡30,,黃芩20,姜半夏30,,黨參15,,生姜3片,大棗30切,,生甘草10,,桂枝20,白芍20,,生石膏50,,羌活10,,白芷10,后下,。三付,。因頸硬,加葛根15克,。與諸同道分享,。
115.
有人問,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血管病越來越高發(fā),對于此類病癥有什么飲食調(diào)理建議,?除適當運動,、飲食清淡、保持心情舒暢之外,,我推薦此類病患都可常服葛根,。可以用葛根泡酒服(我在微博里已經(jīng)推薦過),,不能喝酒的則可以用葛根代茶飲,,或者,葛根打粉沖服亦好,。葛根清降體內(nèi)脂濁,,是養(yǎng)生佳品。
116.
昨日急診一女病人,,素體脾胃虛弱,,因吃火鍋小龍蝦引起腹部絞痛,痛不可忍,。病人相信中醫(yī),,不肯去掛水。此食濁邪熱內(nèi)滯,,胃腸降濁失司,,大便閉滯而作痛。急針尺澤,、委中,、足三里、中脘諸穴,,其痛稍減,,再處方:赤芍10,紅藤30,,桃仁10(打),,薏苡仁30,,冬瓜仁30,敗醬草30,,白芍10,,盡劑而痛愈。
117.
數(shù)天前一病人帶著兩歲的兒子來診感冒,,自述懷此兒時陰道出血,,電話求助。當時我給了一個處方,,服三付而諸癥盡去,,足月順產(chǎn),母子平安,。此方源自黃元御,,因未能面診,故試用此方保胎,,未成想竟收如此卓效,。其方:炙甘草6、生地9,、阿膠9(烊),、當歸9、桂枝9,、白芍9、茯苓9,、丹皮9,。水煎溫服,日一劑,。此方源自黃元御,,我臨床試用數(shù)例,原方原量不加減,,治療懷孕后突然陰道流血,,皆取得神奇的效果。前幾天朋友妹妹懷孕40天時出現(xiàn)陰道出血,,急求方,,我也是開以此方,服兩付后流血消失,。此方有養(yǎng)胎止血之功,,且方效平和,不傷正氣,。對于不便于去醫(yī)院急診的病友在萬不得已時都可試服一兩付,,當有顯效,。
118.
朋友前段時間說逢下雨天就想哭,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試開方子:炙甘草30克,,小麥100克,大棗50克(切),,3付,。今日見面聊天,朋友說只吃了一付,,竟然好了,。并說這方子太奇怪,根本不象藥方,,甜甜的,,好喝。此方源自仲景,,用來治療“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有其癥用其方,神效如此,。
119.
有些病癥是可以用通治方的,,比如:小兒反復感冒體質(zhì),則都可用柴胡桂枝湯調(diào)理,;煩躁,,都可用梔子厚樸湯;經(jīng)閉或更年期月經(jīng)失調(diào)都可試用溫經(jīng)湯,,如此等等,,幾乎不用辨證,都可取得不錯效果,。由此,,我在微博里經(jīng)常推薦幾個我常用的,且自認為有效的處方,,以方便網(wǎng)友,,并省去尋醫(yī)之苦。但不建議濫服中藥,。
120.
老年膝關(guān)節(jié)疼痛——麻黃附子細辛湯并加熟地120克以治
121.
葛根是一味藥食兩用的中藥,,能鼓舞胃氣、升清脾陽,并可益津液,、散風邪,、養(yǎng)肌肉,且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之功,能治療心血管疾病,。葛根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葛粉稱為長壽粉。用葛根一公斤,,加5公斤白酒泡七天后,,每晚喝1-2兩,可消除久年不愈的心絞痛癥狀,。不喝酒的可用葛根代茶泡水喝,,亦效。
122.
我朋友老母親77歲,,患膝痛15年,,走路困難,疼痛劇烈,,深以為苦,,要求止痛。先確診其為寒痹,,處方:麻黃30,,細辛20,制附片50,,熟地60,,數(shù)劑而痛減,但下樓仍痛,。再換方:麻黃30,細辛20,,制川烏30,,制草烏30,熟地120,,白術(shù)15,,干姜30,吳茱萸15,。服藥未及一個月而諸痛皆霍然,,從此竟成我的鐵桿粉絲。
123.
臨床上經(jīng)常會遇到閉經(jīng)患者,,雖未到更年期,,但經(jīng)水已停,。若辨證屬心、肝,、脾經(jīng)氣郁,,其脈弦,其人陰虛于下,,火浮于上,,易生氣,煩躁,,或失眠,,則可用傅青主的益經(jīng)湯:熟地30,白術(shù)30,,當歸15,,白芍9,酸棗仁9,,沙參9,,丹皮6,山藥30,,黨參12,,杜仲9,柴胡9,,桂枝9,。此方可服至三十付,有助于恢復月經(jīng),。
124.
痔瘡腫痛伴出血,,我常用乙字湯加味。其方:柴胡10,,升麻10,,黃芩10,生甘草10,,制大黃6,,當歸15,銀花15,,丹皮15,。水煎服,日一劑,。此方亦治內(nèi)痔,、外痔及混合痔,多有良效。若痔瘡有核,,則上方加桃仁15克以加強化瘀之效,。痔瘡需辨證,并非一兩個方子就能治好的,。我列出方子,,只為方便不便尋醫(yī)的網(wǎng)友。
125.
我自擬的通治痔瘡方如下:黨參15,,生甘草10,,白術(shù)15,干姜15,,柴胡30,,黃芩20,地榆15,,槐花15,,升麻20,制大黃6,,當歸15,,生黃芪45,陳皮10,,阿膠10烊化,,薏仁30,山藥30,,水煎服,,日一劑。此方補瀉同施,、寒熱并調(diào),,太陰、少陽,、陽明三經(jīng)合用,,清瀉下陷于大腸的木火,并升提中焦陽氣,,其效滿意,。
126.
有人因酒后出現(xiàn)音啞,此素體脾濕過旺,,酒入胃中,濕濁上泛,,阻于音竅,,可先用七味白術(shù)散化去濕濁,再可利咽開竅,自可速愈,。治音啞亦有清音丸可用,,此《證治準繩》方。桔梗30克,,訶子30克,,生甘草2克,硼砂10克,,青黛10克,,冰片1克。上藥共研極細末,,蜜丸如龍眼大,,隨時噙化一丸。余臨床用之,,極效,。
127.
夏日炎炎,提供一個解暑方,。將適量西瓜翠衣與香薷加水共煮沸,,候溫服,能解暑清火,,滋陰和中,。西瓜翠衣的做法:將西瓜洗凈,去紅瓤,,將表皮色暗且含有蠟質(zhì)的青皮層剝?nèi)?,剩下的即是西瓜翠衣,其性味甘涼,,可治暑熱煩渴,、口舌生瘡、中暑及咽喉干痛諸癥,。香薷,,古人當菜蔬食之,能發(fā)汗解暑,,溫胃調(diào)中,。
128.
多年前我曾診治過一位韓國朋友,七十多歲,,右上肢皮膚有一塊一元錢大小的神經(jīng)性皮炎,,俗稱為牛皮癬,已經(jīng)持續(xù)十余年,,脫白屑,,且瘙癢難忍,,曾內(nèi)服外用各種藥物,皆未見顯效,。我?guī)退冒瑮l灸局部皮損處,,一日一次,每次十五分鐘,。結(jié)果四五次后,,其牛皮癬竟霍然而愈,之后十余年再未見反復,。
129.
我弟弟董洪峰病案:一小孩4個月大,,出生后20天開始渾身濕疹,現(xiàn)在面部,、后背,、肘窩嚴重,到處看無效,,開方:蒼術(shù)15,、茯苓20、陳皮10,、澤瀉15,、炒麥芽20、滑石10,、生甘草5,,五副,水煎外洗,,效果非常明顯,。希望此方多為傳播,以惠及更多患病小兒,。董洪峰工作室在威海,,電話15063192929。
130.
烏梅甘草湯,,藥只二味,,卻有酸甘化陰、養(yǎng)血疏肝,、緩急止痛之功,。用于肝氣有余、肝血不足所致的胃氣痛,,多有良效,。此類疾病多易發(fā)作于晨起,亦見于生氣發(fā)怒之后,,表現(xiàn)為或胃中抽痛,,或兩脅脹痛,,或頭痛等,其病機在于木氣郁滯,,疏泄失暢,氣滯而作痛,。有過此類癥狀者不防家中常備此二味中藥,,有備無患。
131.
學習前人處方,,于臨床時卻可以稍加減變化一兩味,,頓時有化龍點睛之妙。比如,,豬苓湯加山梔,,即可治療膀胱炎引起的血尿;桂枝茯苓丸加懷牛膝治療血瘀型前列腺炎等等,,都屬此類,。前賢在經(jīng)方的基礎(chǔ)上往往有此點睛之筆,如五苓散減桂而成四苓湯,;金匱腎氣丸化裁為六味地黃丸等,,需多著眼研究其變化手段。
132.
曾治腦干腦炎引起的全身肌肉萎縮,,以四逆湯為主方,,加活血養(yǎng)陰之品,效果不錯
133.
家里有高血壓的老人,,或者家族有中風病史者,,一定要在家里常備安宮牛黃丸,或者蘇合香丸,、牛黃清心丸之類的醒腦開竅類藥丸,,有備無患。
134.
麻黃宣肺走表,,故可治蕁麻疹,、牛皮癬等皮膚病。為醫(yī)者當重視麻黃,,對于一些久年皮膚病或能開一思路,。近年有人報道治療頑癬42例,用麻黃15克,,加清水一小碗,,武火煎沸五分鐘,分兩次溫服,,連續(xù)服十劑,,全部痊愈,。麻黃其用極多,臨床用以治療中風,、癱瘓,、黃疸、水腫,、小兒遺尿,、尿頻、腹瀉,、喘證等多效,。
135.
一朋友近日高興地對我說,自從選擇了中醫(yī),,每天早晨喝生姜紅糖水,,平時常喝桂枝湯,一年來身體越來越健康,,面色越來越紅潤,,再也不會象以前動不動就生病,且反復感冒了,。我也真心地希望每位病友都能認識到中醫(yī)對于養(yǎng)生康復的巨大作用,,從而及時選擇中醫(yī),找回久違的健康,。
136.
春天北方經(jīng)常有沙塵暴,,天熱且空氣極為干燥,若更兼勞作汗出且飲水少,,則易見咽喉干痛生瘡,,嘴唇裂開,口干,,飲水則緩解,。此為上焦津傷,需養(yǎng)陰降火為本,,潤燥治痛為標,。此時可用此方:生地50,竹茹12,,玄參12,,薄荷12,茯苓12,,生甘草12,,升麻30,麥門冬12,。煎服,,日一劑,。此方亦用于秋燥咽喉生瘡。
137.
春天木氣漸升,,天氣漸熱,,更兼北方沙塵太大,人居其間,,呼吸沙塵,,極易出現(xiàn)咽喉疼痛,且痛而無痰,,在此我提供一個小方子,希望咽痛患者可以少受些折磨,。此方亦治其他原因引起的咽痛,,如感冒、上火,、霧霾,、說話太多等,皆可,。麻黃10克,,蘆根30克,桔梗10克,,荊芥10克,,淡竹葉10克。水煎服,,日一劑,。
138.
前不久朋友一歲小兒全身風疹,癢甚,,哭鬧,,電話求診,并要求能否不喝中藥,,恐藥苦難喂,。因處以下方,用紗布包煎,,待水溫給小兒洗澡,,一天而愈。其方:麻黃20克,,連翹45克,,赤小豆30克,天花粉15克,,杏仁15克(打碎),,生姜三片,,大棗30克(切開),生甘草10克,,白蘚皮30克,。給小兒治病需靈活應(yīng)用藥湯。
139.
痛經(jīng)的女孩子要重視平時的保養(yǎng),。我的建議:不要吃太多的水果,,特別是寒涼性的水果,不要喝牛奶,,因其性寒傷陽,;平時不可穿露臍裝,下肢需保暖,,天冷不可穿短裙,;睡前熱水泡腳;經(jīng)前不可受寒,、涉水,、淋雨,保持心情舒暢,;晨起喝生姜紅糖水溫升陽氣,;痛時用方:干姜10克,益母草30克,,紅糖30克,,水煎服。
140.
骨折在生活中偶見,,除必要的手術(shù)處理之外,,亦可以配合服中藥湯方,有助于迅速恢復正氣,,并可促進愈合,。其方:當歸15克,續(xù)斷15克,,骨碎補15克,,川牛膝15克,桃仁15克(打碎),,金銀花15克,。五付,用黃酒兩碗,,煎成一碗,,空腹服,日服兩次。我曾臨床試用于骨折患者,,屢用屢效,,建議病友保存?zhèn)溆谩?br>141.
春天最適合于調(diào)理肝的疏泄功能,肝主升,、主動,、主散,合于木性,。春天養(yǎng)肝之法:一則可針刺或按摩肝經(jīng)諸穴,,包括太沖、期門以及大腿內(nèi)側(cè)面壓痛點,;二則可服逍遙散之類的藥方,;三則到戶外踏青、遠眺,、伸展肢體,;四則開始適當增加運動量。如此都能順暢肝氣,,預防肝郁。若木氣升發(fā)過度,,則可服烏梅固本湯,。
142.
一般來說,婦女生下寶寶,,不論是剖腹產(chǎn)或自然生產(chǎn),,或婦科宮頸檢查后,或者流產(chǎn),,都可在當天開始服生化湯,。此方活血祛瘀,排出胞宮內(nèi)所瘀滯的離經(jīng)之血,,可連續(xù)服七天,,能促進子宮快速恢復平衡。生化湯的好處很多,,不可盡述,。當歸40 克,川芎15克,,桃仁15 克,,炮姜15克,炙甘草10克,,黃酒與水各半煎服,。
143.
我曾診治一女孩,半年前因感冒后纏綿反復,漸至鼻癢,、鼻塞,、鼻流清涕,眼癢,,西醫(yī)診為過敏性鼻炎,,反復服西藥未愈,某醫(yī)認為鼻中隔不正,,建議手術(shù),。此屬風寒郁肺,處以麻附細合麻黃桂枝各半湯加味,,數(shù)劑而效,,漸而諸癥近愈。鼻炎當今非常多見,,因陰霾天氣而更見增多,,及時選擇中醫(yī),相信會有良效,。
144.
風寒感冒若不想吃藥,,還可用貼敷療法,亦能速愈,。一則,,生姜、大蔥白及麻黃各適量,,共搗爛如泥狀,,貼于肚臍,上置熱水袋熨之,,并蓋被取汗,。二則,胡椒,、丁香各7粒,,碾碎,與大蔥白共搗爛如泥,,涂于手心,,雙掌相合,夾于大腿內(nèi)側(cè),,再蓋被取汗,。用此二法需配合喝點熱米粥,多蓋被子,,汗出而感冒自愈,。
145.
春節(jié)過完了,,一肚子油膩也需要清理一下才好。提供一個小方:白芥子,,蘇子,,萊服子,柏子仁,,杏仁各100克,,一付,上藥混合,,略炒香,,共研極細末,每次十克,,日兩次,,溫水沖服。此方有化痰攻塊,,降濁通下之功,。常服之,有助健康,,不僅有助于養(yǎng)生,,且于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病人亦極有好處,。
146.
曾治一朋友患痛風,平時好喝酒,,某日足大趾關(guān)節(jié)痛不可忍,不能下床,,哼哼喲喲不停,。發(fā)誓說如果再喝酒,我就他媽的不是人,。我調(diào)以方藥,,漸服三五付而痛漸減,十余劑而霍然痛除,。荷葉10克,,藤茶30克,制川烏20克,,制草烏20克,,干姜30克,蒼術(shù)15克,,黨參30克,,茯苓30克,白芍15克,生大黃10克,,水煎服,。
147.
數(shù)年來我臨床診治過不少帶狀皰疹患者,有的是急性期,,有的是后遺癥期,,單用針刺,效果亦極為顯著,。取穴以循經(jīng)遠取為主,,針用瀉法,適當輔以局部點刺出血,,或拔罐出其惡血郁毒,,往往都可速效。針刺瀉邪以刺血為最佳,,我每喜點刺龍眼穴(小指遠端關(guān)節(jié)尺側(cè)赤白肉際)出血,,自覺有效。若配合中藥效果更好,。
148.
《千金》防風湯:防風,,川芎,白芷,,懷牛膝,,制草烏,白術(shù)各9克,,羌活,,葛根,制附片,,杏仁各18克,,生石膏,薏仁,,肉桂各30克,,麻黃36克,生姜45克,。水煎服,。此方由孫思邈所傳,其組方規(guī)律亦同續(xù)命類湯方,,治療中風恢復期療效確切,。我臨床常用此方,配合針灸,,可以迅速幫助病人促進肢體偏癱的康復,。
149.
腫瘤疼痛,,可用之方頗多。近賢張大昌妙悟岐黃,,他提供了一個治療腫瘤疼痛的方子,,臨床試用,治癌痛效果尤速,。但適用于腫瘤疼痛初期,,痛不太劇的情況。制川烏15,,生黃芪45,,木瓜30,炙甘草15,。水煎服,。此方亦治各種病因所導致的四肢疼痛。伴有抽筋或者拘攣者可加白芍30克,,成芍藥甘草湯,,效果更好。
150.
當前又逢甲流,。此時正小寒之后,,節(jié)令近于立春,將交木氣,,天地之間陽氣已經(jīng)開始泄動,,人亦應(yīng)之。若中虛之人,,陽氣易耗,。陽泄過極則木火升浮,內(nèi)則陰不守陽而見正虛諸癥,,外則陽氣浮散而見高燒,、胸痛之狀。此時不能見癥治癥,,當補中氣,、斂木火,、澀精生津,。烏梅白糖湯可服:烏梅30克,白糖50克,,水煎服,。
151.
一女病人左臀至大腿外側(cè)疼痛,近膝外側(cè)有抽緊感五周,,漸而加重,。按之肌筋緊張,,壓痛明顯。服西藥止痛無效,。此少陽經(jīng)病,,按古法調(diào)方:核桃仁30,元胡15,,當歸15,,肉桂15,赤芍15,。服藥后漸覺痛失,,頗為舒暢。元胡,、當歸,、肉桂合方為如神散,見于《魯府禁方》,,主治一切閃銼腰痛,。明清諸家多有引用其方。
152.
春節(jié)過完了,,一肚子油膩也需要清理一下才好,。提供一個小方:白芥子,蘇子,,萊服子,,柏子仁,杏仁各100克,,一付,,上藥混合,略炒香,,共研極細末,,每次十克,日兩次,,溫水沖服,。此方有化痰攻塊,降濁通下之功,。常服之,,有助健康,,不僅有助于養(yǎng)生,,且于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病人亦極有好處,。
153.
蔥豉湯做法:連須蔥白三根,,淡豆豉2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煎至沸騰,,再加黃酒(紹興老酒或即墨老酒都行)30毫升,再煎至沸騰,,即可倒出,。并加入白糖適量,既可補益中氣又可調(diào)整口感,。趁溫服藥,,服后蓋被取汗。大蔥辛溫通陽,,淡豆豉辛涼解肌,,發(fā)表升散,二者皆有發(fā)汗之功,,邪初在表,,此方以解散之。
154.
經(jīng)過正確的中醫(yī)治療后,,病人出現(xiàn)紅疹,。此時有兩種思路,一則搔癢難忍,,需先緩解其癢,,我常用此方: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片,,大棗30克(切開),炙甘草10克,,三七粉6克(沖服),。水煎服,此方多有良效,。二則如果疹子透出但搔癢不甚,,可不治疹,繼續(xù)按之前的方案治療,,或配合針灸祛疹止癢亦極效,。
155.
血虛的原因很多,即可能是失血過多,,亦可能久思傷血,,或經(jīng)血淋漓不止,。血虛當補血養(yǎng)血,,可用生姜七片,,紅糖100克,大棗10枚切開,,水煎服,,有溫陽養(yǎng)血之功。但需配合治療病因,,一則女人獻血不可過度,;二則少思少慮,心情舒暢,,有助于疏肝,;三則調(diào)理月經(jīng);四則子時睡覺,,可養(yǎng)肝養(yǎng)血,;五則配合適當食療。
156.
我讀大學時經(jīng)常參加學校組織的獻血活動,,那時我年輕,,獻出200毫升血液后沒有絲毫的不適。但我也見到不少同學獻血后出現(xiàn)頭暈,、乏力,、四肢困倦、精神不振等反應(yīng),。這表示血損氣亦弱了,,需及時補益氣血??梢杂卯敋w補血湯:生黃芪100克,,當歸20克,三付,,水煎服,。或者用十全大補湯亦有良效,。當戒過度勞累,。
157.
炎夏之時,陽氣宣散,,人感天地之氣機,,易出現(xiàn)心浮氣躁、汗多,、神疲,、注意力下降諸癥,多屬正常反應(yīng),,不需治療,。但立秋之后,,天地陽氣斂降,以上諸癥當徐徐緩解,。若仍是出現(xiàn)陽氣過散諸癥,,則需要適當調(diào)理??捎脼趺啡箿狐S豆30克,、黑豆30克、綠豆30克,、烏梅40克,。煮湯加白糖調(diào)服,有助機體陽氣斂降,。
158.
一男病人,,右側(cè)地機穴處一小片皮膚肌肉變硬,走路則疼痛一年,。服過止痛藥,,也曾注射局部,無效,,遂建議手術(shù),。病人求諸中醫(yī)。局部用傍針刺以祛邪痹,,按左右對應(yīng)法針左尺澤下三寸處,,并用乳香、沒藥,、丹參,、當歸、桂枝各10克,、生黃芪20克,,五付。兩周共三診而痊愈,。一年后復發(fā),,再診兩次,至今三年未作,。
159.
鼻炎枕方:辛荑花500克,,藿香100克,佩蘭100克,,白芷100克,,細辛10克。一料,共搗碎,,做枕頭睡覺,。此方辛溫通竅,研碎作枕頭,,可于睡眠中幫助通暢鼻竅,且味道芳香,,既能治病,,又方便實用。平時經(jīng)常曬一下枕頭,,保持藥粉干松,,可一直使用。
160.
痛經(jīng)針刺十七椎下可以速效,。但如果不能針刺,,亦可用下面的外用方:肉桂12、炮姜12,、當歸10,、川芎10、赤芍10,、桃仁10,、香附10、五靈脂12,、蒲黃12,、元胡12、琥珀3,,單位都是克,。上藥共為細末。每次10克,,以高度白酒調(diào)膏敷臍,,膠布固定。睡時敷,,晨起去掉,。連敷5--6天,可有效止痛,,且安全方便,。
161.
我治療閉經(jīng),若是年少身弱,,多屬脾胃運化不足,,則宗張錫純之意,用健脾和胃法配合山藥、雞內(nèi)金,,或理沖湯以助運化,。或面色蒼白,,聲短乏力,,則屬氣虛血少,用八珍或者十全大補湯,,每可收效,。若畏寒肢冷,則喜用扶陽法,,選用附子理中丸,,或真武湯,或附子湯,,隨癥加減,。若血瘀明顯,則膠艾四物湯最好,。
162.
目前我臨床所見的痛經(jīng)多因于寒,,表現(xiàn)為畏寒肢冷、面色無華,、喜暖喜溫,,其脈緊。若辨為寒證者,,都可用此方:紅糖30克,,干姜30克,生山楂30克,,水煎服,。于痛經(jīng)來之時開始服用,連續(xù)服三天,,堅持每個月服用,,三五個月可望治愈痛經(jīng)。
163.
臨床治療閉經(jīng),,我常用以下小方:紅糖30克,,益母草30克,炮姜10克,,水煎,,久久服之,多有良效,。其方雖小,,僅有三味,,但功能卻全面,既可活血溫陽,,又能補血調(diào)經(jīng),,于血瘀、血虛,、陽虛引起的閉經(jīng)有一定效果,。且味甜而微辣,適合于女性閉經(jīng)朋友嘗試,。
164.
孕后流血,,急處:炙甘草6、生地9,、阿膠9,、當歸9,、桂枝9,、白芍9、茯苓9,、丹皮9,。病人來信:您開給我的保胎止血藥方效果很好,服了10劑后安然無事了,,胎兒到目前為止發(fā)育很好,,我們?nèi)叶己芨屑つ7甑?劑的時候排出好多血水,,再服用2劑后干凈,,隔一天后又出一些暗褐色的血,再繼續(xù)服用5劑后完全好了
165.
南寧最近見感冒病患頗多,,因天氣突然變熱,,不少人貪熱少衣而感冒風寒。再者,,春分之后,,木火上浮,與天地之間熱氣相合而上灼于肺,,易患咳嗽,、咽喉干痛。若證屬此,,都可用葛根湯合梔子豉湯調(diào)治,。其方:葛根30,麻黃10,,桂枝20,,白芍20,,生姜三片,大棗30切,,炙甘草10,,梔子10,淡豆豉30.小兒用量減半,。
166.
最近我看過的病人中,,頗多腫瘤患者。2012年按五運六氣來看,,寒濕偏甚,,腫瘤又屬陰寒之病。因此,,病患當注意扶陽抑陰,,助陽化濕,溫陽祛寒,。平時注意少食或不食寒性水果,、半生不熟肉類、螃蟹,、豬頭肉之類,。每天早晨可用薏米60克,加生姜三五片,,紅糖適量,,煮粥常服以代早餐,有祛濕化塊,、溫陽補血之功,。
167.
有人因酒后出現(xiàn)音啞,此素體脾濕過旺,,酒入胃中,,濕濁上泛,阻于音竅,,可先用七味白術(shù)散化去濕濁,,再可利咽開竅,自然速愈,。治音啞亦有清音丸可用,。此《證治準繩》方也。桔梗30克,,訶子30克,,生甘草2克,硼砂10克,,青黛10克,,冰片1克,。一傳遞。上藥共為極細末,,蜜丸龍眼大,,隨時噙化一丸。余用之,,極效
168.
朋友因外感而電話求方,,聲音嘶啞。此外風客于咽喉,,木蝴蝶15克,,訶子10克,冬桑葉15克,,麻黃10克,,生甘草10克,桔梗10克,,滑石30克,,蟬蛻10克。三付而愈,。此癥亦可用張錫純方:蟬蛻6克,,滑石30克,,麥冬12克,,胖大海5個,冬桑葉6克,,薄荷6克,。開水泡代茶飲。張氏自述,,一日音響,,二日音清,三日痊愈,。
169.
一女病人摔傷,,下肢骨折并已經(jīng)手術(shù)。現(xiàn)手術(shù)局部經(jīng)常疼痛,,求治,。仿張錫純意,用活絡(luò)效靈丹各15克,,加生黃芪30克,。五付。此癥必是瘀血滯于經(jīng)絡(luò),,氣血不暢而作痛,。再思之,,亦可用四物湯加諸通經(jīng)逐絡(luò)之品。唯若治疼痛,,需用乳沒,,臨床驗之,極是有效,,他藥不能代替,。五劑后痛失。
170.
我治老年人白發(fā),,喜用此方:側(cè)柏葉,,黑芝麻,核桃仁,,何首烏各500克,,當歸250克,共為極細末,,或直接溫水沖服,,日三次,每次一勺,,或煉蜜為丸,,丸重6克,每服一丸,,日三服,。此方以補腎為主,兼以活血,。方中側(cè)柏葉為君藥,,有生發(fā)陽氣、上濡頭發(fā)之功,。效果尚令人滿意,。
171.
某男性病人盛夏亦畏寒,需穿棉褲度夏,。囑用生硫黃235克,,續(xù)斷192克,杜仲192克,,三味藥共研極細末,,每次4克,日服2次,,涼開水沖服,。久久服之,漸覺身暖,。
172.
白芷臨床常用,,其味香,,其白色,又稱為香白芷,。有開竅美容作用,。其一則可治面部黃褐斑,二則可治眉棱骨痛,,三則可治鼻炎,。凡此三種病癥,都可用白芷治之,。取上好白芷300克,,研成極細末,把蜂蜜煮開去掉白沫,,與藥粉調(diào)成丸子,,如紅棗大小,每嚼服一丸,,以淡茶水送下,,日三次。此丸治前頭痛尤其神效,。
173.
某病人閉經(jīng)數(shù)年,,伴畏寒。我認為溫經(jīng)湯可用,,后再思之,,或可先扶陽通任,活血祛濁,。干姜15克,,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紫石英30克,雞內(nèi)金10克,,山藥30克,,丹參30克,柏子仁10克,,澤蘭10克,,合歡皮20克,三棱15克,,莪術(shù)15克,,當歸30克。7劑,,每付加紅糖30克,、紹興老酒50ml,,再加水一起煎。
174.
肝硬化腹水,,病在肝脾,,肝體陰而用陽,又需養(yǎng)肝陰,,扶肝陽,,疏泄氣機。我曾試處一通治方:生麥芽30克,,紅參10克,,五靈脂10克,柴胡30,,生地15克,,生黃芪120-250克,白芍30克,,枳實30克,,炙甘草15克。此方重用黃芪配合白芍以扶肝疏肝以為治本之道,,兼以四逆散疏泄肝之氣機,。對于正虛而邪戀者或有效果。
175.
我有幾條食療常規(guī),,每有病人來診,,即囑以食療。如凡腰腿關(guān)節(jié)疼痛,,包括關(guān)節(jié)炎,、骨質(zhì)退化裁、椎間盤突出等癥,,皆囑多食核桃仁,。此藥入腎活血,兼可止痛,。凡舌苔白厚膩,,不管何病,都囑喝薏米粥,,以代早餐,。此粥亦可用于所有腫瘤患者,因薏米有健脾化濕攻塊之功,。久久服之,,可改善體質(zhì)。
176.
某小兒便秘,電話求方,。仿濟川煎之意,,制一小方,當歸6克,,枳殼6克,,炒萊菔子6克,水煎出一小碗,,服之而大便立暢,。此方數(shù)用數(shù)效,此可為小兒便秘備一制法,。亦可用蘇葉6克,,枇杷葉6克,大火煮開即可溫服,,亦有通便之功,。小兒便秘,最忌濫用大黃,、芒硝之屬,,雖能攻下積滯,但徒傷正氣,,大是耗損脾陽,。
177.中藥忌口331
蔥與蜂蜜相反相克,二者同食會引起腹部劇痛,。322
人參,、黨參忌食蘿卜、綠豆,;
珍珠母,、棗仁、貝母,、半夏忌飲茶,;
滋補品如人參、黃芪,、首烏,、鹿茸、地黃等,,忌飲茶和吃水果、海帶等堿性食物,;
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
甘草忌鰱魚,;
白術(shù)忌大蒜、桃,、李,;
甘草、黃連,、桔梗,、烏梅忌豬肉;
薄荷忌食魚,、蟹,、鱉肉;
茯苓忌醋,;
蜂蜜忌生蔥,;
荊芥忌魚、蝦,、蟹,、驢肉;
地龍忌食豆腐,;
麥冬,、沙參忌鯽魚。
服藥忌食辣椒,。332
服中藥忌生冷,、辛辣、油膩,、煎炸及發(fā)物,。酒、咖啡,、酒釀,、茶等。352
服補陽中藥忌大寒大涼,,腌制食品,,冷性肉類,酸野等酸性食品,,辣椒,、燒烤、油煎炸,、烘烤及油膩,,生冷水果,各種海物海鮮產(chǎn)品,帶翅膀的禽及鳥類,,菌類少吃,,飲酒,生或未熟肉類,,綠豆,、海帶、豆腐,、豆花,、蓮藕、芥菜,、野菜,、胡蘿卜、涼薯,、扁豆,、南瓜、魔芋,、花椰菜等,,甜食及含堿面食。352
感冒忌口:鴨肉,、豬肉,、羊肉、狗肉,、甲魚,、蚌、醋,、柿,、豆腐等。335
患者生病服中藥時,,不要自己服醋,,且要忌醋。344
178.服藥時間與方法3482017年05月19日 - gj357df - gj357df的博客
 
清晨空腹——藥物能迅速入腸中充分發(fā)揮藥效,?!轮鹚帯a下藥
飯前——利于藥物吸收,。多數(shù)藥飯前服用,。——驅(qū)蟲,、攻下及其他治療胃腸道疾病藥物,。治下焦藥,。
飯后——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消食藥,。用附子中藥。補陽藥,。治上焦藥,。
無論飯前飯后,食物與藥都要間隔1小時左右,。
睡前——30分鐘至1小時服藥,。——安神藥,。緩下劑,。澀精止遺藥。
兩頓飯中間——治中焦藥(脾胃),。
上午九點半服健脾中藥,;下午七點半服補腎中藥。
179.服藥次數(shù),。349
一天通常服兩次或三次,。病緩可服兩次,病重病急可隔四小時左右一次晝夜不停,;小兒小口頻服,。解表藥一天可三次,滋補藥一天兩次,。
180.補充說明:
若無特殊說明,,我的藥方計量單位一般都是克。小兒用藥量不必過大,,一般可用成人的半量,。
凡藥三分毒,若非必要,,不建議濫服湯藥,。治病我重視用針灸,既安全又可速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