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譙樓
作者:施景鈐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26日 15版)
步入南通市區(qū)的中心,,有一組地標性的建筑引人注目:一座是南宋淳熙年間興建的大屋檐特色城樓模樣的中式譙樓,一座是近代民國三年(1914年)建造的哥特式尖頂?shù)奈魇界姌?。兩樓相?00余年,,譙樓居后,鐘樓立前,,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構(gòu)成了一幅奇特的畫面,。 上世紀60年代,,我在市一中求學(xué),家住東門灣子頭,,每天到校要步行半個小時,,一天往返兩次,每天至少四次望見鐘樓和譙樓,。當時只知道譙樓古色古香,鐘樓近代時尚,,且是那時南通城里最高的建筑,,每當凝視它們時,歷史的厚重感不由得盤桓于心,。 記得多年前我陪同舒乙先生瀏覽市容,,他指著鐘樓和譙樓發(fā)出感嘆:“你看鐘樓、譙樓,,一立一臥,,一張一斂,兩樓比肩,,一座樓昭示著一個時代,。”是啊,,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建筑是書上最靈動的文字;城市是一臺奏樂的琴,,建筑是那弦上跳躍的音符,。這時的鐘樓和譙樓,,讀之可知江海之浩瀚,思之可感流水之深邃,,使人既有理性哲學(xué)思考的深度,,又有浩渺的文學(xué)想象空間?;氐焦?349年,,譙樓打更擊鼓,平民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讀書人秉燭夜讀,,磨豆腐的起早開工……倏地,思緒又跳轉(zhuǎn)到1895年,,南通迎來了工業(yè)文明的曙光,,南通唐閘大生一廠、海門大生三廠鐘樓的鐘聲齊鳴,,上下班的汽笛同奏,,一批批原來在田野勞作的農(nóng)民,分著班次,,有秩序守紀律地走進了工廠的紡織機房……鐘樓,、譙樓蘊藏著一種時空之美、文學(xué)想象之美,。 近觀鐘樓,,在三層南向的墻上,張謇留下了一副對聯(lián),,“疇昔是州今是縣,,江淮之委海之端”,橫批是“南通縣”,。我想,,張謇并不僅是在地理位置及行政區(qū)劃上解釋南通的稱謂,更是以廣闊的視野宣告舊時代的終結(jié)和新時代的開啟,,他正以“父教育母實業(yè)”的理念,,進行著富民強國的實踐,使南通朝現(xiàn)代社會模范縣的方向前進,,充分顯示出開放,、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鐘樓和譙樓又有一種時代之美,,并蘊含著先進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追求。 這兩座建筑令我想起了法國巴黎的盧浮宮,。盧浮宮是古代經(jīng)典建筑,,而它的大門卻是一座金字塔式的現(xiàn)代建筑,,一個是磚石結(jié)構(gòu),一個是鋼鐵,、玻璃材質(zhì),,看似不協(xié)調(diào),但正是這種沖突形成一種張力,,震撼你的心魂,,引發(fā)你深刻的思考和絢麗多彩的想象。再看看我們南通市的鐘樓和譙樓:譙樓那飛逸的翹檐,、明艷的梁彩,、肅穆的城墻無不顯現(xiàn)出東方文化的古樸之美;那鐘樓哥特式的尖頂,,樓面精致的圖案,、雄偉的身影則盡顯挺拔向上之勢和新銳之氣,西方文化的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二者將東西方文化之美相融合,,引人遐思。 此刻,,鐘樓上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在藍天的映襯下越發(fā)鮮艷。鐘樓,、譙樓,,不僅承載著南通厚重的歷史,也展示了其新時期的個性特征,、審美情趣和城市精神——“包容會通,、敢為人先”。鐘樓,,譙樓,南通人心中永恒的記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