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人,男人,形象,氣質風度,讀書
【名句】 腹有詩書氣自華,。
【出處】 宋·蘇軾《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注】 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①粗(cū)繒:粗制的絲織品。大布:古指麻制粗布,。裹:經(jīng)歷,。生涯:人生的境遇過程。 ②腹有:胸有,,比喻學業(yè)有成,。詩書:原指《詩經(jīng)》和《尚書》,此泛指書籍,。氣:表于外的精神氣色,。華:豐盈而實美。 ③老儒:舊謂年老的學人,。 ④舉子:指被推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 ⑤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沒有錢,。尋春馬:引用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p> ⑥擇婿車:此指官賈家之千金美女所座之馬車,游街以示擇佳婿,。 ⑦詔黃:即詔書,,詔書用黃紙書寫,故稱,。
【說明】 《和董傳留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由鳳翔府回到長安時所作的一首七律,。蘇軾在鳳翔府任職時,董傳曾與蘇軾相從,,當時董傳生活貧困,,衣衫樸素,但飽讀詩書,,滿腹經(jīng)綸,,平凡的衣著掩蓋不住他樂觀向上的精神風骨。蘇軾在詩中一面稱許了董傳的志向,,同時預祝他黃榜得中,。全詩巧于用典,蘊藉含蓄,。 【賞析】 這首《和董傳留別》詩,,在蘇軾眾多名作中,不算很出色,,但其中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卻廣為傳誦,,原因就在于它準確而凝練地闡述了讀書與修養(yǎng)的關系:讀書不僅可以使人獲得知識,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精神境界,,進而形成高雅脫俗的氣質,。“詩書”在這里泛指書籍,;“氣”是指氣質風度,精神面貌,;一個“自”字,,強調(diào)了華美的氣質是飽讀詩書的必然結果。這句詩的本意是贊美董傳雖然衣衫樸素,,但他飽讀詩書,,胸中有學問,自然氣質出眾,,光彩奪人,;脫開詩中贊揚董傳的語境單獨來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意思就是說,那些勤于讀書的人身上總會流露出一種高雅之氣,,使他們看起來與眾不同,。正因為這句詩闡明了讀書與非凡氣質的必然聯(lián)系,凝練概括,,才深得讀者喜愛?,F(xiàn)可用來說明讀書求知可以培養(yǎng)人高雅的氣質,也用來贊美別人學問淵博,、氣度不凡,。
(責任編輯:夏素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