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正2017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7.6.6-6.7 拍賣時間:2017.6.8 預展及拍賣時間:北京嘉里大酒店 清雍正 仿官釉漢壺尊 H 53 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來源:北京翰海,,1997年12月20日,,Lot.1069 漢壺尊 RMB: 4,000,000-6,000,000 雍正皇帝仰慕古風,富于文人趣味,,尤其是對宋器頗為鐘情,,以宋人審美為自身品味追求的典范。此一時期仿古顏色釉輩出,,斑斕多彩,,成就空前絕后,劉子芬《竹園陶說》「雍窯珍品多仿古,,當時由宮中發(fā)出古瓷甚多,,交御器廠仿制,制作有本,,好其出器甚精,。」而宋官窯為宋器之精粹,,千百年來以古樸典雅之氣質折服無數(shù)欽慕者,,明張謙德《瓶花譜》中贊曰:「尚古莫如銅器,窯則柴,、汝最貴而世絕無之,,官、哥,、宣,、定為當今第一珍品?!构视赫G對摹造官窯瓷器尤為重視,,多次奉旨燒造,如《清檔》載:「雍正七年,,三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白定窯磁小瓶一件。奉旨:比此瓶大些的小些的,,或官釉,,或別樣釉水。照此樣交怡親王,,著年希堯做,。」,;「四月初二日,,太監(jiān)劉希文交來大官窯瓶一件。傳旨:做木樣交年希堯,,照樣燒造幾件,,欽此,。」又據(jù)明代袁宏道(1568-1610)《瓶史》記述:「嘗見江南人家所藏舊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謂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窯細媚滋潤,,皆花神之精舍也」;「瓶花之具有二:用如堂中插花,,乃以漢之銅壺,、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方入清供?!股钪O此道的雍正皇帝,,其御窯單色釉瓷器許多器形均來源于上述的「漢之銅壺、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并成功地再現(xiàn)了歷史上曾有的經(jīng)典釉色品種,,才有雍正六年唐英榷陶之后「廠內所造各種釉水,、款項甚多,不能備載」的記述,。 本尊正是此番摹古熱潮下的杰出代表,,仿古之化裁式西周時期的青銅彝器「卣」。 直口至肩處加飾雙耳,,腹部以寬帶弦紋分隔成菱形幾何紋飾,,通體滿施仿官釉,,釉面潤澤且密布網(wǎng)狀開片,,色澤淡雅,,造型莊重,,靜穆高貴,,圈足露胎飾黑褐色,,仿鐵足之效果,。所署六字青花篆書款為唐英榷陶時期的風格,。 整器造型比例合度,,形體變化柔和而含蓄,、線條流暢圓潤,增一分顯長,,減一分顯短,。古雅雋美的造型,,很好的體現(xiàn)了胤禛個人審美情趣,。雍正一朝宮廷藝術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脫俗著稱,,御窯瓷器也最能直接體現(xiàn)雍正皇帝本人審美理念,,其性格內斂,,品位超絕,。他所要求的御瓷制作都離不開一個「雅」字,,反復強調要簡單、高雅,、秀麗,、精細,,據(jù)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規(guī)定瓷器的造型、花紋圖案,,不僅要求燒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適度,,而且重視氣勢和神韻,講究輪廓線的韻律美,,對于要燒造的御用瓷器必須經(jīng)雍正皇帝審定,方可燒造,。 而雍正皇帝的感悟和追求最終得以實現(xiàn)有賴于當時唐英榷陶下的御窯廠,。彼時唐英秉承圣旨悉心燒造,尤其在仿古方面,,超越前代,,獨步一時。他按照胤禛發(fā)來內府典藏的宋官舊物,,對照臨摹,,達到「仿古暗合,與之無二」的程度,。唐英在雍正十三年《陶成紀事碑記》中對當時宮廷仿制官釉的情況有清楚的記述:「仿鐵骨大觀釉,,有月白,、粉青、大綠等三種,,俱仿內發(fā)宋器色澤。然而唐英督造的仿官釉釉層從口沿到底部,,均勻整齊,,沒有任何流釉的現(xiàn)象,??梢娞朴⒃谶@類仿古器物上只是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其意義,,仿古卻不泥古,。更多追求的是意象而不是具象,,追求的是官窯的意韻,而不是在外形上的毫厘不差,??芍^崇尚古器,,兼容本朝風貌,,使此一時期的御窯質量達到了至美至善的境地,,成功地以后仿之器詮釋宋人崇尚一色純凈之美學理念。 與本品相似仿官器,,兩側多飾龍耳,,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可見一例,,曾展于《清代單色釉瓷器特展》,,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1981年,圖版82,。南京博物院另藏兩例,,錄于《中國清代官窯瓷器》,上海,,2003年,,圖版194及195,。香港徐氏藝術館亦存一瓶例,,載于《徐氏藝術館陶瓷IV·清代》,香港,,1991年,,圖版21,。另可參考一尺寸較大之例,屬Caroline B. Carter 雅藏,,售于紐約蘇富比1993年11月29日,編號264,。再可比較一例,,售于香港蘇富比1982年11月9日,編號227,。 來源:北京翰海,,1997年12月20日,,Lot.1069 漢壺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