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1歲,自去年春季于項後髮際緣發(fā)出拇指大皮癬一處,,雖時有瘙癢,,未重視,至去年冬天時在飽食海鮮,、小辣椒等物之後,,項後、兩肘,、左側(cè)脅肋處起成片皮癬,,瘙癢無度,晝輕夜重,,遇熱則甚,,難以入眠。皮損呈鮮紅色,,邊緣有紅色丘疹,,搔痕累累,,少見黃水溢出?;颊咦孕袎T抹“尿素軟膏”,,雖瘙癢略減,但皮癬漸漸向肩背蔓延,。
見到病人的時候,,他頭髮留得很長,也不想出門見人,;情緒低落,,被皮癬折磨得精神萎靡,對治療沒有信心,。我檢查了一下,,看到項後右側(cè)有一塊原發(fā)性皮損,肥厚浸潤,,呈慢性苔蘚樣損害,,沿著小腸經(jīng)向下蔓延;雙肘伸側(cè)亦有手掌大一塊類似的皮損,;左側(cè)脅肋部可見大片褐色扁平丘疹,。舌尖紅,苔薄白,,寐納佳,,小便黃,大便略結(jié),,脈滑數(shù),。
我先是叫他把項後的頭髮剃了,然後按常規(guī)投四物,、荊防,、蘄蛇、蟬蛻,、地膚子,、蛇床子、白鮮皮,、菊花五帖,,未效,瘙癢依舊,。我當時因為剛剛進入在杭州市中醫(yī)院,,工作繁忙,也未細想,?;颊叨\時言清涕惡寒,,便予桂枝湯兩帖。意外的是,,患者複診時言瘙癢大減,,夜可安睡。便以桂枝湯為主,,溫陽行氣,解表驅(qū)風,,另予苦參白礬外洗,。
這樣又過了一個月,瘙癢還是時作時止,,皮癬雖然不再溢出黃水,,但皮癬已經(jīng)蔓延到肩胛了。複診時,,他似乎有些絕望了,,我好生勸慰,他這才願意繼續(xù)治療,。這時我轉(zhuǎn)到了另一個科室,,工作突然空閒下來,便去大青谷採回新鮮的杠板歸和密蒙花給他水煮外洗,,做了藤黃膏外塗,,並且每隔一天給他做藥線點灸治療,還調(diào)整了藥方:生地30
熟地30
當歸20
赤芍12
丹皮12
紫草30
烏梢蛇12
紅花9
桂枝9
蟬蛻6
連翹12
第二天他興奮的告訴我,,昨天點了藥線之後,,項後突起的皮癬一下子平了下去,而且洗了藥水之後皮膚乾燥光滑,,像是有一層粉膩的保護膜,,再塗上藤黃膏後一點也不癢了,頓時信心倍增,。就這樣給他連續(xù)治療了一個月,,皮損部位大都恢復了正常,雖然還有些色素沉著,,但已無大礙,。
一些體會:
1.
護理
神經(jīng)性皮炎古代又叫“攝領瘡”,受到衣領摩擦會加重,,所以皮損部位的毛髮要剃掉,,衣物的布料也要柔和些;平時洗澡水不要太熱,,也不可用肥皂洗,;夜間23點至凌晨5點是皮膚修復主要的時段,,所以早睡是關(guān)鍵;“諸痛瘡瘍,,皆屬於心”,,得此病的患者一般都有些不如意的事情,研究表明,,13%的患者有焦慮癥,,32%有抑郁癥,48. 9%有強迫性精神障礙,,情緒鬱悒,,鬱而化火。所以調(diào)節(jié)情緒也有幫助,。
2.
飲食
忌口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得像個苦行僧一樣,,最好素食,,戒酒戒煙,並且注意觀察哪一些食物吃下去後會引起瘙癢,。一般來說,,牛肉、雞肉,、魚蝦,、海鮮、螃蟹,、豆腐,、土豆、竹筍,、香蕉,、大蒜、蔥薑,、辣椒和放了胡椒面的都是不能吃的,;有趣的是雞蛋倒是無礙。多吃梨,、苦瓜,、芥菜、冬瓜,。
3.
內(nèi)服藥
各種外治法雖然可以緩解一時,,但要斷病根必須服中藥。在我經(jīng)手的風癬病人中,初期最常見的是風盛型的,,用烏梢蛇,、蟬蛻、桂枝,、羌活,、荊芥、黃芩,、銀花,、雞冠花、凌霄花,、野菊花,、槐花等;後期的多是血熱兼瘀血,,用烏梢養(yǎng)榮湯(烏梢蛇、酒生地,、當歸,、桂枝、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丹皮,、紫草),其中生地一定要重用60~90克,,紫草不能少,,患者可能吃了會拉肚子,放一些紅棗就好,。睡眠差的加制半夏50克,、生牡蠣30克,皮膚增厚的加威靈仙9克,,蘄蛇9克,,重癥的加狼毒1.5克。重用生地是李可先生的做法,,皮膚病多用花類藥是湖北名醫(yī)徐宜厚的經(jīng)驗,。趙炳南的涼血五花湯便用了五種花,就很是好用,。
4.
服法
皮膚病不同內(nèi)科病,,服藥次數(shù)較為頻繁,每日3~4次。目的是防止皮膚瘙癢,,患者抓撓引起皮膚迅速苔蘚化,,皮損加劇。所以每次服用的藥量也要足夠,,以服後瘙癢不起為度,。因為涼血藥較多,所以服後胃部不適者可在飯後半小時服用,。晚上睡前服一次,,對夜間皮膚修復很有幫助。
5.
外洗藥
在我用過的外洗藥中,,感覺鮮藥的效果較飲片明顯,。全株的密蒙花是最好用的,加上生鹽,,出黃水的配杠板歸,,皮癬肥厚的配墨旱蓮,如果沒有用飛揚草也可以,。煮的時間不宜太久,,20分鐘為宜;要趁熱洗,,冷了效果不好,;煎煮之後大約10小時藥效開始降低,隔夜藥水基本就失效了,;一日最好洗三,、四次。若是沒有鮮藥,,可以用飲片的密蒙花,、苦參、益母草,、野菊花,、白礬代替。白礬的作用主要是乾燥皮膚,,所以後期就不需要用了,。洗完后皮損部位會覺得辣癢難耐,不要抓撓,,也不能擦乾,。
6.
藥線
用紅蓖麻的纖維搓成細麻繩,浸泡藥酒中,,用時點著,,吹去明火,在皮損和丘疹部位點下,是壯醫(yī)的療法,。藥線點灸有三個作用:一,、止癢作用十分明顯,點完後一天都不會癢,;二,、制止皮癬蔓延,消退新發(fā)的丘疹,;三,、使現(xiàn)有的突起皮癬平復,停止溢水,。所謂“火行則散”,,《醫(yī)宗金鑒》十分重視火療法治療癰疽癬疹,記載了“陽燧錠烙法”,、“神燈照法”和“桑柴火烘法”三種,,近代也有用梅花針、火針,、貼棉灸,、中藥薰蒸、放血,、刮痧甚至氦氖激光治療的,但都不如藥線簡便,、精確,、舒適、有效,。但皮損日久皮膚乾燥粗厚,、顏色發(fā)褐、狀如皮革的則用火針散刺,,艾條溫和灸法對於大面積的皮損收水止癢也很靈光,。
7.
藤黃膏治法
初期一般用外洗藥就好,待不再滲出溢水後方可使用,。
藥物組成:藤黃80
川椒30
黃蠟60
芝麻油400
制法:將藤黃搗碎後陰乾,,再打成80目的細粉;用銅鍋,,入香油,,用小火將川椒煎至深黃,濾渣,,入黃蠟,,融化後入藤黃粉即可。注意要等溶液稍微冷卻至半凝狀才可入藥粉。
注意:藤黃劇毒,,不可入口,!外洗之後再塗效果最好,不可塗太厚,,效果不亞於皮質(zhì)激素乳膏,。
神經(jīng)性皮炎在中醫(yī)稱為“頑癬”,反復發(fā)作,,欲平又起,,所以素來有“內(nèi)不治喘,外不治癬”的說法,。治療上,,西醫(yī)多以外塗、口服及局部注射皮質(zhì)激素為主,。無論中西醫(yī)治療,,開始可以見效很快,病去五六,,但到後面總是難以根除,,需要數(shù)月的內(nèi)外並用的治療才可根治。而且因為要忌口早睡,,每日煎藥服藥,,忍受點灸和外洗的痛苦,再加上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病人很難堅持下去,。所以患者一定要樹立信心,持續(xù)治療,,才能恢復光滑平整的好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