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工具在后期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可以說是最為強大的后期工具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曲線工具在校色方面的應用,。曲線工具分為白色曲線、紅色曲線,、綠色曲線和藍色曲線,,我們的校色主要依靠后面這三根色彩曲線完成,它們又被稱為通道曲線,。
我們知道,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當這三種色彩以同等比例混合的時候,,最后呈現出來的就是白色(中性色),,其中任意兩種三原色相加得到另外一種三原色的補色,即: 紅色 綠色 藍色=白色,, 紅色 綠色=黃色,,為藍色的補色 紅色 藍色=洋紅色,為綠色的補色 綠色 藍色=青色,,為紅色的補色 同時互為補色的色彩相加也得到白色(中性色),,即: 紅色 青色=白色 綠色 洋紅色=白色 藍色 黃色=白色 上面這些色彩原理是我們曲線校色的基礎,例如一張照片偏黃色,,那我們就可以增加它的互補色藍色,,以得到一個更加中性的色調。
1、紅色曲線 利用紅色曲線我們可以讓畫面偏向于紅色或青色。 當我們向左上角拉動紅色曲線的時候,,紅色增加,,畫面偏向于紅色。 當我們向右下角拉動紅色曲線的時候,,紅色減少,,畫面偏向于青色(因為畫面的紅色減少,所以綠色和藍色的混合色青色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體現,,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為畫面偏向于青色),。 2、綠色曲線 利用綠色曲線我們可以讓畫面偏向于綠色或洋紅色,。 當我們向左上角拉動綠色曲線的時候,,綠色增加,畫面偏向于綠色,。 當我們向右下角拉動綠色曲線的時候,,綠色減少,畫面偏向于洋紅色(因為畫面的綠色減少,,所以紅色和藍色的混合色洋紅色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體現,,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畫面偏向于洋紅色)。 3,、藍色曲線 利用藍色曲線我們可以為畫面偏向于藍色或黃色,。 當我們向左上角拉動藍色曲線的時候,藍色增加,,畫面偏向于藍色,。 當我們向右下角拉動藍色曲線的時候,藍色減少,,畫面偏向于黃色(因為畫面的藍色減少,,所以紅色和綠色的混合色黃色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體現,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畫面偏向于黃色),。
所謂互補色校色法,即我們利用互補色原理實現色彩校正的方法,。 例如在下面這張照片中,,畫面偏向于洋紅色: 這里有一個觀察畫面色偏的技巧,那就是我們盡量要去尋找“中性色”事物進行觀察,,例如在這張照片中云朵就是中性色事物,,它最終的色彩偏向了洋紅色,所以我們知道畫面的色偏傾向,。而如果我們選取天空進行觀察,,就會得出畫面色彩偏向于藍色的錯誤結論,,因為天空自身不是中性色事物。 根據我們前面學習的知識可以得知:洋紅色 綠色=中性色,,所以我們只需要為畫面增加綠色即可 : 可以看到,,這時候畫面的洋紅色色偏就得到了修復,我們在驗證色偏校正效果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觀察中性色事物例如天空中的云朵來實現,。
所謂減色校色法,,即畫面中某種色彩過多時,,我們減少這種色彩以獲得一個更加中性的色調。 例如在下面這張照片中,,畫面明顯偏向于藍色: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向右下角拉動藍色曲線,,降低畫面中的藍色來實現色彩平衡: 可以看到,這時候畫面的色彩就顯得更加中性了,。
所謂混合色校色法,就是利用色彩混合原理來實現色彩校正,。例如在下面這個場景中,; 我們可以明顯發(fā)現畫面的色彩是偏向于紅色,而最終我們想要得到的色彩是黃色(我們校色的最終目標色是根據實際場景確定的,,并不是一昧的將所有場景都還原為中性色,,例如這個場景下的天空就應該是偏暖色的天空)。 紅色 ( ,?)= 黃色 問號處應該是什么顏色呢,?根據我們前面的色彩知識,我們可以知道是綠色,,因此我們利用綠色曲線為畫面增加綠色: 最終就得到了一張暖色調氛圍濃厚的照片,,這就是混合色校色法,它利用色彩的混合原理以及我們的表達需要來共同確定校色的方向,。 以上三種方法就是最為常用的曲線技術,,后面我們還會講到分區(qū)校色技術,這是一門更加實用和高深的技能,,敬請期待,! 還在煩惱后期不知從何入手? 點擊「潑辣修圖」公眾號下方菜單欄,! 后期學習,,給你驚喜! 關注潑辣修圖 從后期小白成長為大師,! END 來自潑辣修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