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十大生命科學圖譜 圖譜(Map)概念流行起源自人類基因組圖譜(Human Genome Mapping),隨著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圖譜問世,,科學家們開始大規(guī)模的搜尋生命科學大數(shù)據(jù)…… TOP 10:最全面的人類器官表觀基因組圖譜 來自Salk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報告稱,,他們構建出了來自個體捐贈者(包括女人,、男人和孩子)十多種不同人類器官最全面的表觀基因組圖譜。盡管甲基化不會改變個體的遺傳序列,,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它對發(fā)育和健康具有重大的影響,。數(shù)據(jù)發(fā)表在6月1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論文的資深作者,、Salk研究所基因組分析實驗室主任及教授,、干細胞基因組學卓越中心聯(lián)合主任Joseph R. Ecker說:“我們發(fā)現(xiàn)并非所有的調查器官都具有相同的甲基化模式。一些器官之間的甲基化標記有著明顯的差異,,以致我們查看某一組織的甲基化,,就可以知道這一組織是肌肉、胸腺或是胰腺,?!?/p> 參考文獻:Human body epigenome maps reveal noncanonical DNA methylation variation TOP 9:首個小麥單體型圖譜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公布了一項為期兩年的、關于“小麥基因組多樣性”的研究結果,,為將來世界小麥的品種改良,,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他們的這項工作,,產(chǎn)生了第一個小麥單體型圖譜,,詳細描述了全球范圍內的小麥樣品系遺傳差異。在遺傳學中,,單體型圖譜是將序列水平變異轉化為多個基因圖譜的一種強有力工具,。 參考文獻:A haplotype map of allohexaploid wheat reveals distinct patterns of selection on homoeologous genomes TOP 8:PNAS發(fā)表超級細菌基因組圖譜 由墨爾本大學帶領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解碼了肺炎克雷伯菌(KP)基因組,,這種細菌存在于發(fā)展中國家或發(fā)達國家的醫(yī)院里,。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六月二十三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涉及世界各地 37個研究機構和來自六個國家的300株細菌樣本,。 本研究對這種細菌性病原體進行了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基因解碼,,使科學家們獲得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走在KP演化的前面,,因為越來越擔心出現(xiàn)較高傳染性和抗生素耐藥性的菌株,。 參考文獻:Genomic analysis of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virulenc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 urgent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TOP 7:世界首張人類全面分泌miRNA組圖譜 在一項精心設計的研究中,盧森堡大學的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與人們的希望相違,,稱作為microRNAs的小分子不適合在血液樣本中用于早期診斷皮膚癌,,并且可能也不適用于其他的癌癥類型。他們第一次分析了健康人群血清中所有的microRNAs,,提供了第一張全面的人類血液樣本“miRNA組”( miRNome)圖譜,。 參考文獻:Comparison of a healthy miRNome with melanoma patient miRNomes: are microRNAs suitable serum biomarkers for cancer? TOP 6:最完整的酶家族功能圖 美國能源部資助的科學用戶設備,與三大生物能研究中心其中之一合作,,開發(fā)并分析了纖維素降解酶家族GH55中一種酶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然后他們進一步運用各種技術,,完成了“整個GH酶家族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功能圖?!? 參考文獻:Active Site and Laminarin Binding in 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55 TOP 5:首張人類癌癥非編碼RNA綜合圖譜 隨著對重要但知之甚少的基因組部分——“DNA暗物質”的認識日漸增加,,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學家們研究疾病的方式。人類基因組中包含有大約2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占總數(shù)的不到2%),,而70%的基因組被轉錄為非編碼RNA,。但當前仍尚未系統(tǒng)地調查過這些稱作為長鏈非編碼RNAs (lncRNAs)的片段以及它們發(fā)生改變的特征。大多數(shù)有關癌癥基因組改變的研究都是將焦點放在人類基因組小部分編碼蛋白質的區(qū)域上,。 由賓夕法尼亞大學Perelman醫(yī)學院領導的一個國際小組,,現(xiàn)在改變了這一切,他們充分挖掘了這些RNA序列,,鑒別出了表達與13種不同類型癌癥相關的非編碼片段,。張琳在2014年第一次采用這種方法鑒別出了卵巢癌的一些靶點。 參考文獻:Comprehensive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s across Human Cancers TOP 4:最大規(guī)模的蛋白質互作組網(wǎng)絡圖譜 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延伸,,蛋白質組學領域正在致力揭示蛋白質是如何執(zhí)行由生成它們的基因所編碼的過程的,。一些先進的工具已幫助鑒別出了驅動細胞功能的一些蛋白質以及與它們協(xié)同作用的伙伴蛋白網(wǎng)絡。 細胞生物學家們將焦點放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質家族上,,一直在努力解析在一些共同的信號通路中它們相互作用影響健康和疾病的機制,。來自哈佛醫(yī)學院的科學家們?yōu)槲覀冎v訴了一個更大的、有關構成人類“互作組”的相關蛋白的復合物及蛋白質簇的故事,。由Wade Harper和Steven Gygi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已開始著手捕獲及編寫人類蛋白質組中所有蛋白質復合物的目錄,構建一張他們稱作為BioPlex網(wǎng)絡的圖譜,。 參考文獻:ResourceSwitch to Standard ViewSwitch to Enhanced ViewThe BioPlex Network: A Systematic Exploration of the Human Interactome TOP 3:3篇Science文章:大規(guī)模人類基因表達差異圖譜 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基因型-組織表達(GTEx)項目的資金資助下,,研究人員構建出了一個萬眾期待的新數(shù)據(jù)資源,它可以幫助確立個體基因組構成之間的差異對于基因活性的影響以及對疾病的貢獻,。借助于這一新資源,,科學家們可以同時探究許多不同人類組織和細胞的潛在基因組學,并有望為研究和了解人類生物學開辟新途徑,。 GTEx的研究人員將他們?yōu)槠趦赡暄芯康某醪浇Y果發(fā)布在5月7日《科學》(Science)和其他期刊的多篇研究論文中,。這些研究工作使人們重新認識了在不同的組織中基因組變異是如何控制基因的開啟和關閉方式與時間,表達和沉默基因的數(shù)量,,以及如何使得人們容易罹患癌癥,、心臟病和糖尿病一類的疾病的。 參考文獻:The 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GTEx) pilot analysis: Multitissue gene regulation in humans The human transcriptome across tissues and individuals Effect of predicted protein-truncating genetic variants on the human transcriptome TOP 2:《科學》: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腦連接圖 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將近2000個成體小鼠視覺皮層神經(jīng)元的形態(tài)和電生理特征,,同時也描述了超過11000對細胞間連接,。這是迄今為止最為詳盡的大腦連接圖譜,相關成果公布在11月26日的Science雜志上,從中科學家們了解了大量新型神經(jīng)細胞類型,,以及目前尚未清楚的本地連接模式,。 參考文獻:Principles of connectivity among morphologically defined cell types in adult neocortex TOP 1:最全面的人類表觀基因組圖譜 2月19日,《自然》(Nature)雜志及其旗下相關的六大期刊同時在線發(fā)表24篇科技論文,,發(fā)布涉及100多種人類細胞和組織的第一張表觀基因組(Epigenome)綜合圖譜。 這24篇論文是表觀基因組學路線圖計劃(Roadmap Epigenomics Program,,REP)幾百名參與者數(shù)年研究工作的頂點成果,,這一計劃是在2006年由一些學術科學家以及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的核心成員首次提出。所有成果均可在Nature的表觀基因組路線圖網(wǎng)站上免費獲取,。 參考文獻:Integrative analysis of 111 reference human epigenomes 來源:生物通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of Field Isolates Reveals Extensive Genetic Diversity in Plasmodium vivax from Colombia. Winter DJ et al. PLoS Negl Trop Dis. 2015 Dec 28. ----------------------------- 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a granulovirus isolated from the Asiatic rice leafroller,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Zhang S et al. Virol Sin. 2015 Dec 18. ----------------------------- Detection of bovine leukemia virus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genotype in Mongolian cattle. Ochirkhuu N et al. Arch Virol. 2015 Dec 28. ----------------------------- Selective Spectrum Antibiotic Modul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Obesity and Diabetes Rodent Models. Rajpal DK et al. PLoS One. 2015 Dec 28. ----------------------------- RNA sequencing identifies crucial genes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progression. Qiu J et al. Exp Mol Pathol. 2015 Dec 18. ----------------------------- A cancer cell-line titration series for evaluating somatic classification. Denroche RE et al. BMC Res Notes. 2015 Dec 26. ----------------------------- Spectrum of EGFR gene mutations in Vietnames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u HA et al. Asia Pac J Clin Oncol. 2015 Dec 27. -----------------------------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nscriptomics based hypoxia signatures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awk B et al. Radiother Oncol. 2015 Dec 19. ----------------------------- Mismatch repair defects and Lynch syndrome: The role of the basic scientist in the battle against cancer. Heinen CD DNA Repair (Amst). 2015 Dec 2. ----------------------------- The Spectrum of CFTR Variants in Nonwhite Cystic Fibrosis Patients: Implications for Molecular Diagnostic Testing. Schrijver I et al. J Mol Diagn. 2016 Jan. ----------------------------- Limited Clinical Utility of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for Sub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Lo KK et al. Am J Hum Genet. 2015 Dec 16. ----------------------------- Application of small RNA sequencing to identify microRNAs in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fibrosis. Pellegrini KL et al.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15 Dec 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