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絕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誠如大家所知道的,,南北朝時期可謂是我國一段大分裂,、大動蕩的歷史時期,所以蕭衍家出點變故也就再正常不過了,。連很多皇帝都是朝不保夕,,蕓蕓眾生也只能多祈求佛祖保佑了。 永明八年(490),,荊州刺史蕭子響與朝廷叫板,,當時的齊武帝便派出了蕭衍的父親蕭順之前往收服。結(jié)果由于蕭順之處理不當便惹怒了皇帝,,蕭順之因此于永明十年憂懼而死,。由此,,少了父親這座大靠山的蕭衍也越發(fā)的不得志,。就在此時,,他便開始對齊皇室生出了仇恨之心,并發(fā)誓要“雪心恥”,。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蕭衍自來就是個“性淳孝”的人。還在他六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死了,,他“水漿不入口三日,哭泣有過成人”,,所以到他老爹死時他更是“銷毀骨立,,親表士友,皆不復(fù)識”,,傷心得都變了模樣了,。而且,“望宅奉諱,,氣絕久之,。每哭,輒歐血數(shù)升,。服內(nèi),,日惟食麥二溢。拜掃山陵,,涕淚所灑,,松草變色”,其至真至誠的痛苦之情連天地都被感動了…… 永明十一年七月齊武帝病逝,,皇太孫蕭昭業(yè)繼位,,而齊武帝的堂弟、野心勃勃的蕭鸞卻逐漸掌握了實權(quán),。于是,,正愁無法出頭的蕭衍便把寶壓在了蕭鸞身上,他勾結(jié)蕭鸞并協(xié)助其將齊宗室殺戮一盡,??磥磉@蕭衍確乎有些陰謀家、野心家的潛質(zhì),,絕非那文質(zhì)彬彬的文人可比倫,;蕭鸞后篡位,是為齊明帝,。而蕭衍則因“定策勛”而受封建陽縣男(爵),,食邑三百戶,。不管怎么說,總算是在新政權(quán)分到了一杯羹,,尤其這一時期也是他和新皇帝的蜜月時期,,頗受重用。倒是他也很爭氣,,有乃父之風(fēng),。 齊建武二年初(495),北魏軍隊南侵,,齊明帝急命江州刺史王廣之主持抗擊,,隨即又委任了蕭衍為冠軍將軍、軍主,,作為副帥,、“欽差大臣”協(xié)助王廣之。當時北魏軍隊已經(jīng)嚴密地包圍了義陽城(在今河南),,齊援軍畏懼魏軍,,不敢上前,而蕭衍則主動請纓,,遂帶領(lǐng)著一支精銳部隊乘夜靠近了魏軍,。當時,他悄悄地登上了距離魏軍只有幾里遠的賢首山(占據(jù)了有利地形),,魏軍不知他們的底細,,沒敢輕易進攻;蕭衍也沒敢和敵人硬拼,,而是寫了一封書信送到了敵營,,這其實是一招挑撥魏軍內(nèi)部矛盾的狠計。第二天,,城里被圍的齊軍見到有援軍來到,,士氣大振,紛紛殺出城來,,蕭衍也乘機進攻,,內(nèi)部不合、猶豫觀望的魏軍見腹背受敵,,只得慌忙退走,。而蕭衍乘勝追擊,“斬獲千計,,流血絳野”,,最終齊軍取得了大勝。 建武二年七月,蕭衍又奉命誅殺了當時的齊宗室,、司州刺史蕭誕,,而他則以冠軍將軍號接任了司州(在淮南)刺史,成為了方鎮(zhèn)大員,。不過到了第二年底,,他卻又被任命為太子中庶子,領(lǐng)羽林監(jiān),,出鎮(zhèn)石頭,,也就是成了京畿衛(wèi)戍司令——可是此職并非表達了皇帝對他的信任,,而是讓他容易受到監(jiān)視和束縛,。 如此一來,自視甚高的蕭衍想不郁悶都難,,而命苦只能怨政府,。今存其詩《直石頭》(22句)和謝朓的和詩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點當時的他的心理狀況。蕭衍的詩寫得還不夠隱晦,,其中便流露出了他內(nèi)心的某種不平:“籠鳥易為恩”,,“頓轡從閑放”,似乎是不大滿意他眼前的處境,。謝詩和得更明白:“功存漢冊書”,,是肯定蕭衍有功于皇室;“專城空坐嘯”,,是同情他無法施展才干,;“帝閽良可叫”,則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直接為他鳴不平了,。 顯然,,在他和皇帝之間已出現(xiàn)了某種不和諧的氣氛,而且齊明帝本就是個好猜忌的人①,,也是個六親不認的人,。為防不測,這時的蕭衍便開始有點想法了,,有一次他就跟自己的從舅張弘策做了一次深入的交談,。他當時說道:“如今漢水以北有失地的征兆,江東則有起兵謀反的跡象,。今年冬初,,(北)魏必然會有所行動,而他們一動則我漢水以北必然不保,。而今皇上又病了很久了,,人心浮動,萬一江東的王敬則部起兵造反,,他雖然成不了什么氣候,,但我們也得跟著辛苦一番,。近來我上觀天文,下察人事,,料定明年京城必有大亂,,死人如麻,看來齊國的國運就要到此終結(jié)了,。而梁地,、楚地、漢地則有英雄崛起的苗頭……” 張弘策似乎有點不解,,于是問外甥道:“哪里有英雄呢,?他現(xiàn)在是已經(jīng)富貴了,還是身上草莽之中呢,?”蕭衍很自負地笑了,,遂道:“漢光武帝有云:‘你怎么知道就不是我呢’?”看來這個外甥野心不小,,好在他的能力是沒得說,,的確是又一支不凡的“潛力股”。最后,,張弘策便向外甥表了忠心,。 亂世英雄大約都是這么來的,再加上南北朝的統(tǒng)治基礎(chǔ)都大有問題,,所以“大逆不道”的言論,、行事都處于高發(fā)狀態(tài)。 ①
史書上說齊明帝蕭鸞性格猜忌多慮,,深居簡出,,居然沒有去過南郊祭拜老天。他又對占卜一類深信不疑,,每次外出都要找人先算上一卦,。若去東邊,就告人說是要去西邊,;去南邊就說成是去北邊,,惟恐暴露了自己的行跡。有了病也不想讓下面的人知道,,結(jié)果就死撐著,。
二、從發(fā)動革命到取得成功 1,、被昏庸的皇帝逼反 果然不出蕭衍的所料,,齊國北面的敵國魏國此時正是年少有為的孝文帝元宏當政,所以內(nèi)患不斷的齊國就成了魏國覬覦的目標。而亂世也正是培育英雄的難得契機,。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孝文帝元宏親率20萬大軍南下,其政治意圖是逼迫國內(nèi)守舊勢力贊同他遷都洛陽的方略,,而軍事目標便是打擊沿淮部署的南齊駐軍,。不過,魏軍也正如預(yù)料中的那樣,,其主攻方向首先確定在了西線,,兵鋒直指漢水上游的重鎮(zhèn)雍州(今湖北襄陽一帶)。 當時魏軍攻勢凌厲,,各處頻繁告急,。朝廷遂不得不起用了才干出眾的蕭衍,命他去監(jiān)視雍州刺史曹虎并以密旨取而代之——就這樣,,“籠鳥”飛了出來,,看來一只雍州虎就要出現(xiàn)了。當張弘策聽到這個消息時,,高興之余便對外甥說道:“你那天夜里說過的話看來要應(yīng)驗了。”蕭衍則笑答:“且勿多言,。”老舅,,你小心走露了風(fēng)聲啊,! 果然,,鄧城之戰(zhàn)后曹虎被罷雍州刺史,而改由蕭衍接任,,這樣才不過三十五歲的他便得以將南齊的西北軍政操于一身,,成了一位舉足輕重的方鎮(zhèn)大員。而這也正是他后來爭雄天下的真正基礎(chǔ),,是他穩(wěn)固的革命根據(jù)地,。不久,魏軍主力東向,,雍州的壓力得以減輕,,看來他們在蕭衍這里碰了釘子。 而就在他接到刺史任命的時候,,蕭鸞病死了,,兒子蕭寶卷繼位。當時“六貴”掌權(quán),,“八要”橫行,,政出多門,蕭衍更是料定了國家將亂。幸好他及時地擁有了雍州這塊安身立命之地,,進可以逐鹿江東,,退也可以做一做西伯侯(指周文王)。所以他便暗中加緊備戰(zhàn),,以擴充實力,;為了掩人耳目,又分期分批地將自己的在京親人陸續(xù)迎接至雍州,。 不過當時蕭衍的實力顯然還不夠,,而且東晉以來還沒有過方鎮(zhèn)舉兵成功的先例。他必須首先與新罷益州刺史,、暫行郢州(今湖北武昌)府事的大哥蕭懿相商再定,。可惜的是,,盡管老三磨破了嘴皮子,,這做大哥的仍舊不從,看來是小心謹慎慣了的,。因此,,蕭衍只好去拉京州方鎮(zhèn)入伙,還好這次比較順利,,他的底氣因此更足了,。 此時的蕭衍只差受點精神刺激了,這樣好幫助他堅定決心,。永元二年(500),,已將自己的輔臣誅殺殆盡的蕭寶卷又無端地殺害了幾位重要大臣,而他們不是別人,,正是蕭衍的大哥,、時為尚書令的蕭懿,及四弟,、時為衛(wèi)尉的蕭暢,,五弟、時為太子洗馬的蕭融,。二十六天后,,蕭衍得到了噩耗,悲痛之余,,他立即與親信商議,,并由此確定了舉兵大計。 此時他的麾下已有“甲士萬余人,,馬千余匹”,,還有船三百艘,。為了把南齊的這灘水攪得更渾,他還先派出了兩批人馬去行刺皇帝,,可惜都未能得手,。 看來要手下見真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