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那是秋天的一個早晨,,天光瑩徹,。我對好友志高說:“好生奇怪,明明有陽光拂身,,卻不見太陽,。”志高幽默地答道:“或許是太陽嫉妒我們將去月巖,,故意隱身起來,。”我呵呵一笑,。月巖,,天上有月球之巖,地上有道州月巖,。天上的且不去管它,,而地上的就在我西邊三十里處。此刻,,我朝西坐著,,在道縣縣城濂溪邊的一家粉店前。志高說:“這里是古道州的西門,,當年徐霞客就是從這里出城,,去的月巖?!蔽覀円矎倪@里出發(fā),。 出乎意料的是,,在永州那樣出門不是山就是石的地方,我們的車竟行駛在一片廣袤的平原上,。徐霞客所說的“大道兩旁俱分植喬松,,如南岳道中,而此更綿密”雖不可見,,卻也松杉競茂,,果樹飄香,雞犬相聞于鄰,,小兒群逐于道,,恍然桃源人家。 二十多分鐘后,,密林突變?yōu)樘锂?,視野頓時開闊,忽見兩山夾一村落,,仿佛一龍一象在爭搶一顆明珠,,均不能得手。志高邊開車邊講解:“樓田村,,濂溪故里,,左邊是龍山,右邊叫象山,?!蔽覇枺ハ世?,尚有故物否,?志高啞然,俄頃告我,,凡故鄉(xiāng)風物,,數(shù)十年后或陳腐成灰,或舊貌換新,,覓得童年半點蛛絲馬跡,,輒淋漓涕泗者有之,手舞足蹈者有之,。濂溪距今千年,,山河都幾曾變色,何來故物,?如今所言之“故物”,,無不是旅游業(yè)牽強附會的結(jié)果。 臨近村子,果見民居悉數(shù)飛檐翹壁,、青磚白瓦,,墻壁亮堂得連黃泥巴都沒粘一塊,連小孩的腳印都沒留一個,,連“黃小蓮是大笨蛋”這樣的題詞都沒見一句,。我對志高大喝一聲:開過去。志高一腳油門,,便將幾年前豎立的“濂溪故里”牌坊丟在身后,。 我和志高都安靜了下來,天地之間亦驟然安靜,。我們跌入一種深淵之中,,車輪雖在飛馳,,卻似乎總在原地,,因為眼前是同樣的景色:松散的田畝、零星的房屋,、低矮的樹木,,以及將我們籠罩得越來越深的巨大陰影。我們好像行駛在那片陰影的遼闊無邊的懷里,。真的,,都龐嶺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恐懼。它高大得沒有道理,,像是從地底直砌到天頂?shù)囊欢率?。志高及時安撫我說,它其實在月巖的更西邊,,月巖就像她抱著的一個嬰孩,。 接著,志高跟我講了一個故事,,說某官員喜歡旅游,,尤好攀登險處,聽說都龐嶺險,,決意一游,,當?shù)刂缓门闪艘粋€人陪同。當攀至半山,,只見上有絕頂壓頭,,下有高崖誘腳,進退維谷,,寸步難行,,官員頭昏腿軟,魂飛魄散,不由得號啕大哭,。我認識這位官員,,素無好感,但這個故事讓我對其平添欽佩之情,。敢游,,見勇氣;敢哭,,見性情,。人在社會,與人斗,,所以人皆顯露其強硬,;人在旅途,與山水比,,人便暴露其渺小柔弱,。一個認識到自己渺小柔弱那面的人,其強硬處便更富含人性,,也更具信念,。 【 二 】 直顧著講故事,志高竟然迷路了,。問道于人,,一位帥哥熱情地騎摩托領(lǐng)著我們沿都龐嶺北走數(shù)里,手一指,,到了,。志高說,他帶錯了,,這是月巖的背面,。我說,不能說他錯,,月巖的背面也是月巖?。?/span> 小車拐離水泥馬路,,在一條疑似能過車的田間道路上斗折蛇行,。志高表現(xiàn)了他高超的駕技,一直將車開到一棟民宅前,,再開就要去田里收稻子了,。這時太陽鉆出云層,就像一個碩大的舞臺打出強光,,聚照著前方不遠處一輪面容清白的新月,,她修身素面,,神閑氣靜,宛若披著金暉的世外仙子,。我興奮地跑上狹窄的田塍,,上午九點來鐘,露水重得好像田邊的青草都是水做的,,我的皮鞋和褲腳全被打濕,。這時,我看到新月又變成一把打開的紙扇,,而志高跟在后面說,,那是一顆閃亮的鉆石。那面巉巖有福了,,它成了庇護仙女的壯漢,、搖著折扇的書生,還有戴著鉆石的王子,。那面巉巖上的草樹有福了,,它們成了仙女頭上的長發(fā)、書生折扇上的水墨以及王子俊俏的眉目,。越過一條清洌小溪,,上到一個臺地,“那顆鉆石”擴展成一張敞開的大門,,在歡迎我們,我們由此成為它絢麗光芒的一部分,。 其實,,這只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石洞。洞口兩邊還有大小不一的多個小洞,,稍大的一個中供有佛像,。剛才的奇麗一閃而過,你仿佛從夢境回到現(xiàn)實中來,,心想,,就像很多徒負盛名的景區(qū)一樣,月巖不過爾爾,。 漫不經(jīng)心地走入洞內(nèi),,我張開的大口也恍如一洞。原來,,這座石山從外面看巖骨錚錚,,與一般石山無二,里面卻是空的,;空還不算神奇,,大不了一洞而已,,它的頂端竟也是空的!如果把它比做一間房子,,這房子的天花板竟是天空,。而且,與我們剛才進的洞門相對應(yīng),,東邊還有一個大小相類的門洞,,那也就是志高所說的月巖的正面。如果把月巖比作一座城堡,,它便有東西方向兩座城門,;它還是一座沒有封頂?shù)某潜ぃ?、地,、山、巖直接對話,。 當然,,不能缺少人。11世紀30年代初,,一個當?shù)厣倌陙淼搅诉@里,,他叫周敦頤。一個嗜讀書和思考如命的孩子,。他帶來鋪蓋,,在月巖內(nèi)半山腰僅能容身的小石洞里,壘一張石床,,命名為“拙榻”,。人問,為何叫拙榻呢,?多年后,,已經(jīng)為官一方的周敦頤寫了一篇《拙賦》,全文僅七十余字: 或謂予曰:“人謂子拙,?”予曰:“巧,,竊所恥也,且患世多巧也,?!毕捕x之曰:“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勞,,拙者逸;巧者賊,,拙者德,;巧者兇,,拙者吉。嗚呼,!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順,,風清幣絕,。” 他帶來了很多書籍,,堆積在拙榻上,。石洞前有個小坪,他白天在坪里讀書,,借助天地之清氣,,含英咀華。他帶來了一雙好奇的眼睛,,晚上觀察天象,,借助眾星的語言,喚醒自己內(nèi)在的神明,,與自己對話,。 他發(fā)現(xiàn),月巖頂上的石洞玄妙無窮,。每到夜晚,,明月精光透射,石洞渾然如滿月,,向東仰望酷似上弦,,向西仰望恰如下弦。上弦與下弦結(jié)合成一輪滿月,,而滿月自有上下兩弦交融于中。弦弦成滿,,滿中生弦,,那滿月不正是無窮無盡、無止無休的“道”嗎,?“無極而太極”,,太極一動一靜,動如弦,,靜如滿,,構(gòu)成陰陽兩極。由陰陽兩極化育萬物,,有如月照萬淵,,萬淵各異,,月則一也。這是多么神奇的演變啊,,周敦頤情不自禁地將上下弦月融成滿月的景象畫在了紙上,,并在旁邊輕輕寫著兩個字:太極。 【 三 】 從月巖走出去的周敦頤脫胎換骨了,。月與巖,、晝與夜,共同培養(yǎng)了周敦頤的浩然之氣,。周敦頤的卓越之處在于,,對故鄉(xiāng)的這一處奇景,他并不只有廉價的感激,,他思考的問題是,,月巖靈異固然罕有其匹,然而,,如果我不來,,誰又能窺探、領(lǐng)略這大自然中的深奧道義呢,!月巖在這里不是億萬年了嗎,,如果不是我移榻于此,勤奮攻讀,,笨拙思考,,它的靈異不是還要埋沒在這荒山野嶺億萬斯年嗎?因此,,萬物化育中,,人才是最為重要的。唯有“人極”可與太極媲美,。 人如何能“極”,,怎樣才能達到人性的極點與巔峰?周敦頤一邊云游全國各地,,到處做著不大的官,,他的身心卻始終沒有離開過月巖,或者說,,月巖早已被它移植到了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他一邊不斷地問自己,萬物生生,,變化無窮,,什么才是亙古不變的呢?他想到月巖的弦滿變化——弦忠于滿,,從不外溢,;滿包容弦,,從不虧欠。這是一種毫不造作,、真實無妄,、純粹至善的“誠”性在起作用。物稟其誠,,就能感而通神,,顯示陰陽變化萌發(fā)的微妙機緣;人稟其誠,,就能成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造就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中國的理學由此萌芽,。 中國五千年哲學史,周敦頤正好坐在正中的位置,。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融鑄儒,、道、佛三教并自成一說的巨匠,。他以儒家理論闡述自己的宇宙生成模式,,但“無極”顯然是道家學說的精髓,周敦頤藉此讓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儒家上升到形而上的,、超驗的本體論高度,。北宋中期,士大夫參禪問佛相率成風,,與周敦頤同時代的名流如蘇軾,、黃庭堅、范仲淹,、蘇轍等莫不如此,,周敦頤亦自稱“窮禪客”,他師事,、參研過的禪林大德有鶴林壽涯,、黃龍慧南、祖心師弟,、佛印了元等。有一天,,壽涯在鶴林寺傳給周敦頤一首偈子:“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敝芏仡U聞之一震,腦海中即刻躍出月巖的圖像,,自外而內(nèi),,那萬古不變與移步換景,那無形的寂寥與萬象的喧鬧,,那滿與弦的奇妙演繹,,有如晴宵朗月,映照著他的全部身心,。他輕輕地吐出兩個字:太極,。 【 四 】 周敦頤的出生地——湖南省永州市道縣,自古即為窮鄉(xiāng)僻壤,。直到2003年12月26日,,永州首次開通高速,而道縣遲至2011年才進入高速時代,。此前,,從省會長沙到道縣坐汽車需要十多個小時??梢韵胍?,北宋時期的道縣離文明的中心有多遠,那時的世界會有多大,。但沒有關(guān)系,,如果你有求知的頭腦,有熱切探詢天下義理與人類命運的信念,,有兼收并蓄的氣量和不屈不撓的毅力,,那么,你就是自己的中心,,也可能是世界的中心,。 湖湘文化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周敦頤是真正的奠基者和中心人物,。周敦頤之前,,對湖南文化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除了發(fā)明家蔡倫和兩位書法家歐陽詢,、懷素,,基本上都是外來精英,如神農(nóng)氏,、舜帝,、屈原、賈誼、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元結(jié),、劉禹錫等,特別是元結(jié)和柳宗元,,他們分別遷調(diào)和貶謫于永州,,永州的山水成就了他們的詩文和人格,而他們的詩文與人格又反哺,,終于讓周敦頤在那樣一個僻遠蠻荒之地脫穎而出,。元結(jié)居于浯溪,柳宗元謫于愚溪,,周敦頤生于濂溪,,永州三條小溪的陶冶與洗滌,讓三位大師擁有了共同的詩文特點與人格氣質(zhì),,元結(jié)的《右溪記》,、柳宗元的《愚溪詩序》與永州八記,周敦頤的《拙賦》和《愛蓮說》,,不僅在文本上簡略沉雄,,典雅高古,具有極強的辨識度與標志性,,而且從元結(jié)的“隱”,,到柳宗元的“愚”,再到周敦頤的“拙”,,無不幽眇芳潔,,慨然自得,表現(xiàn)出絕不茍同流俗的心性與胸懷,,延續(xù)著屈賈一脈的精神氣節(jié),。 周敦頤之后,尤其是1167秋天,,兩位理學大師朱熹和張栻在岳麓書院進行“朱張會講”之后,,湖湘文化逐漸開始厚積薄發(fā),到明末清初終于有了王夫之這樣的大哲學家,。王夫之與周敦頤都從鉆研《易經(jīng)》起家,,不同的是,周敦頤從《易經(jīng)》中發(fā)現(xiàn)了“道”與“理”,,王夫之則發(fā)現(xiàn)了“氣”與“器”,。周敦頤締造了純粹的哲學,而身受國破家亡之苦的王夫之則強調(diào)經(jīng)世致用,匡時濟民,。然而,他們的孤絕風姿,、高潔稟性卻是那么如出一轍,。清末及近現(xiàn)代,湖湘人才有如井噴,,他們以自己深湛的學問,、獨特的個性、堅定的信念,,影響和改變著中國的命運,,讓一個年邁體弱的古老帝國,緩緩地走出“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泥潭,,獲得新生,。 《宋元學案》有言:“孔孟而后,漢儒止有傳經(jīng)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復橫渠諸大儒輩出,,圣學大昌?!?/span> 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與周敦頤差不多同時代的哲學家張載,因安家于陜西橫渠而號稱“橫渠先生”,。張載的學說曾得益于周敦頤的弟子程頤,、程顥兄弟,并在此基礎(chǔ)上獨出機杼,,自成一派,。張載有震古爍今的四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笨梢哉f,,二程、張載上承周敦頤,,下啟朱熹,,是理學發(fā)展的幾位“關(guān)鍵先生”。民國某年,湖南經(jīng)學家王闿運應(yīng)邀赴江浙一帶講學,,那邊士人見王闿運身材矮小,、容貌寢陋,遂哂笑之,。王闿運不慌不忙,,口吟一聯(lián):“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迸e座皆驚,。王闿運曾擔任王夫之創(chuàng)辦的船山書院的主持,他的弟子中有齊白石,、楊度,、楊銳、劉光弟等不凡的人物,。 周敦頤的哲學著述僅有一圖,、兩文及一部《通書》,統(tǒng)共三千余字,,但“濂溪一脈”影響了中國哲學和中國社會近千年,。就哲學的原創(chuàng)性與豐富性而言,在湖南本土,,周敦頤之后六百年有王夫之,,王夫之之后又快四百年了,下一位是誰,?我們也許看不到,。但湘水看得到,月巖看得到,。 【 五 】 拾級而上,,進入那個小石洞。我摸黑在傾圯的“拙榻”前佇立良久,。真黑啊,,如何能從如此深重的黑暗里窺見到光明之“道”?如何能從變化萬千的自然之理中回到自身,?我想不出個中真諦,,周敦頤的那個反問忽然躍上心頭: 月巖天姿神相,固然人間罕見,,但若不遇上天資超邁,、堅忍求道的周敦頤,,僻處南方荒野的月巖,亦很難成為學人的向往之地,。天下有多少月巖這樣的地方,,等著某一位孜孜不倦的靈秀少年呢?月巖幸運,,千年前,,它就等到了。 小車又上了公路,,向?qū)庍h方向駛?cè)ァN因嚾换仡^,,從后窗凝視著越來越遠的月巖,。這樣看去,它不過一尋常小山,,就像當年的周敦頤,,混跡于官場世間,泯然于眾人矣,。 作者簡介:吳昕孺,,本名吳新宇。1976年生,,長沙人,。曾獲安徽文學獎、新散文獎,、《海外文摘》文學獎等,。有作品進入各種年選、年度排行榜以及中學語文試卷,,并被《讀者》《青年文摘》《散文選刊》《中篇小說月報》《小說選刊》《詩選刊》《新華文摘》等轉(zhuǎn)載,。已出版長詩《原野》,散文集《聲音的花朵》,,文化隨筆《遠方的螢光》,,中短篇小說集《天堂的納稅人》,長篇小說《高中的疼痛》《空空洞洞》等二十余部?,F(xiàn)為《讀者》《散文選刊》簽約作家,,湖南省詩歌學會副會長、湖南教育報刊社編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