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硯之所以名貴除了有獨特的石質外,,還有豐富多彩,、變化莫測的石品花紋。這些石品花紋由于某些礦物質成分的局部聚集在端硯石中由白,、青,、藍、紅,、褐,、綠等顏色組成的各種圖案,有的成塊狀,、有的成斑狀,、有的成花點狀、有的成線狀,。端硯藝人們依據(jù)這些花紋的大小,、形狀、色彩分別用與自然界某些物象相似的名稱來命名,,并巧妙地運用到端硯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大大提升了端硯的價值。2016年1月23日,,《文玩那些事兒》微播平臺隆重推出《端硯之石品花紋》專題節(jié)目,,本期節(jié)目由美女鏡子擔當主播,肇慶端硯傳承人之一的李偉老師作為嘉賓為聽友們解讀端硯石品花紋的種類與特點,。
魚腦凍
魚腦凍是端硯中質地最細膩,、最幼嫩、最純凈之處,,其色澤是白中有黃而略帶青,,也有白中略帶灰黃色。最佳的魚腦凍應該是潔白,、輕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帶淡青或白中有微黃略帶淡紫色,色澤清晰透澈,,有的如棉絮一樣有松軟的感覺,,即所謂“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團絮,,觸之欲起?!笨坛幩嚾艘话阏甙延恤~腦凍那部份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
魚腦凍的形態(tài)具體說來應分為三種:一是浮云凍,恰如晴天的一朵或幾朵白云(最佳的色是天青作地色),,并有浮去輕飄,、風吹松散的感覺。二是圓形或橢圓形的魚腦凍,,外圍是胭脂火捺,,這種魚腦凍似天地之間一團浮云和水氣運轉,有如“渾沌初開”的氣勢,。三是魚腦碎凍,,即不是完整的更不是圓形或橢圓形的而是錯落疏散,有時像花生米或蠶豆般大小零零碎碎地錯落分散在硯堂中,。一般情況下,,在魚腦凍的外圍都有胭脂火捺“包圍”著,這種胭脂火捺是火捺中最為名貴,,其色澤鮮艷,,紫中帶紅。魚腦凍常見于老坑,、坑仔巖,、麻子坑中。老坑的魚腦凍常表現(xiàn)為白點,,坑仔巖的魚腦凍相對呈淡黃色,,麻子坑的則相對大一些,底色略帶淡紫,。魚腦凍是端硯的石品花紋中最好的一種了,,出現(xiàn)在三大名坑中的魚腦凍不一定最好,可能會有雜質,,但仍然值得購買,。
老坑中的魚腦凍
坑仔巖中的魚腦凍
麻子坑中的魚腦凍
蕉葉白
蕉葉白又稱蕉白。它的特征是如蕉葉初展,,一片嬌嫩,,白中略帶青黃,。古人對蕉葉白評價極高,贊美備至:“渾成一片,,凈嫩如柔肌,,如凝脂?!薄敖度~白者,,石之嫩處,膏之所成,,故其色白,。其一片純潔,微有青花,?!庇衷疲骸叭缜镌凭d密,或如水波微塵,,視之不見,,浸于水中乃見?!?/span>
端硯的石品花紋出現(xiàn)在硯堂中才叫名貴,,如果在硯石一側則沒有在硯堂中的價值高。端硯的蕉葉白和魚腦凍很相似,,它們顏色差不多,,只是魚腦凍集中并呈半圓、圓形,、橢圓狀,,蕉葉白呈散開狀并比魚腦凍厚些。另外,,蕉葉白越打磨越白,,打磨到最后基本上是沒有瑕疵的。它在三大名坑中都會出現(xiàn),,但表現(xiàn)形式有所區(qū)別,。其中坑仔巖中的蕉葉白最好,老坑,、麻子坑中的蕉葉白不會太大,,容易出現(xiàn)瑕疵。蕉葉白在業(yè)內(nèi)很受歡迎,,因為它經(jīng)常出現(xiàn)很多細微的變化,,會帶有石眼、青花、天青等,,并且三大名坑資源枯竭,,石品花紋中很難出現(xiàn)蕉葉白了,所以如果看到石料中有蕉葉白,,只要價格合適都值得入手,。
坑仔巖中的蕉葉白
天青
端硯中的天青較為少見,難得,,古人所謂:“如秋雨乍晴,蔚藍無際”的是上品天青,。說得更具體更明白一點,,在端硯中色青而微帶蒼灰,純潔無瑕者謂天青,,即恰如臨近黎明前的天空,,深藍微帶蒼灰色。它是端硯的青花最密集之處,,也可以說天青就是青花的聚集空間,,由于各種青花聚集一起就形成天青。故說天青是非常難得,,罕見的,,也是端石中十分細膩、幼嫩,、滋潤之處,。名貴的浮云凍往往在天青的位置出現(xiàn),即以天青作地色,,這樣的浮云凍就顯得更名貴,。一般來說只有極少數(shù)的老坑、麻子坑以及坑仔巖才有天青的出現(xiàn),。天青的辨認有難度,,平時多把玩提高辨識能力,它和蕉葉白很像,,出現(xiàn)幾率不多,。坑仔巖上的天青經(jīng)常伴有石眼,,呈霧狀,。麻子坑只要出現(xiàn)天青基本上都有天青凍,很完美,,非常難得,。
老坑中的天青
青花
端硯中的青花是一種難得的、十分名貴的石品花紋,,青花是自然生長在硯石中呈青藍色的微小斑點,,一般要濕水方能顯露,。《寶硯堂研辨》說:“鑒別端石以青花為最佳,。青花,,石之細紋也?!惫湃嗽f,,青花是硯石中的精華,這是有根據(jù)的,。無可否認,,有青花的端硯石確實石質細膩、幼嫩,、滋潤,。青花的品類繁多,各有不同的名稱,,如微塵青花,、蟻腳青花、萍藻青花,、玫瑰紫青花,。青花常見于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巖硯石中,,但出現(xiàn)的還是居少數(shù),。
坑仔巖中的青花
老坑中的青花
石眼
端硯石眼其實是一種天然生長在硯石上,猶如鳥獸眼睛一樣的名貴花紋,。石眼呈翠綠色,,或黃綠色,或米黃色,,或黃白色或粉綠色,,大小不一,一般直徑是3~5毫米,,也有個別達到8~15毫米的,,而且神態(tài)各異?!抖讼幨贰酚浭觯骸皥A暈相重,,黃黑相間,翳睛在內(nèi),,晶瑩可愛……”清末潘次耕的《端石硯賦》更是生動地描述:“人唯至靈,,乃生雙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黑睛朗朗,,碧暈重重;如珠剖蚌,,如月麗空,。紅為丹砂,黃為象牙,;圓為鴝鵒,,長為鳥鴉?;蚬聵硕p影,,或三五而橫斜;象斗臺之可貴,,唯明瑩而最佳?!睂懙梦┟钗┬?,淋漓盡致。石眼的大小,、形狀都不一樣,,其中坑仔巖中眼最多,其次是老坑,、麻子坑,。石眼密集度最高的是梅花坑。老坑的眼多為八哥眼,,顏色為翠綠色,,有時有黃色??幼袔r的眼一般有7,、8重暈,要么不出,,一出就會有很多,。帶有石眼的石料很受歡迎,只要帶黑晶的眼都可以入手,。有很多眼沒有黑晶,,商家會人工制作,天然的黑晶不會有霧狀,,人工鑲嵌的黑晶周邊會有細微的裂縫,,用筆點的是呈霧狀散開的。
金銀線
金銀線是多見于老坑硯石中的石品花紋,坑仔巖和麻子坑以金線為主,,很少出現(xiàn)銀線,。它呈線條狀橫斜或豎立在硯石之中,黃色者稱金線,,白色者稱銀線,。金銀線在老坑中比較細膩,分布均勻的線條是完美的圖案,,加工時可以利用這一石品設計特殊題材,。但它的缺點就是太硬,只能用電動工具才能把它磨平,。很多石料中金線和銀線會有漏洞,,很少有裂縫,商家人工做出的金銀線會有裂縫,,并在裂縫中添加綠端的粉末填充,,所以選購一定要注意,挑選細膩的金銀線購買,。
老坑中的金銀線
坑仔巖中的金線
火捺
火捺又稱“火烙”,,古人稱“紫氣奔而回礴謂之火捺”,“聚而為輪謂之金線”,。就是說在端硯石中有些部分出現(xiàn)好像用火烙過的痕跡,,又如被熨斗燙焦,呈紫紅微帶黑色者,。端石的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無能澤紫中微帶黑,嫩者紫中微帶紅,?;疝嗟念悇e又分為:胭脂火捺、金錢火捺,、豬肝凍,、馬尾紋火捺、鐵捺,、火焰青等,。凡是魚腦凍、蕉葉白外圍的火捺,,一般都屬胭脂暈火捺,,而且顏色有變化,不像其他火捺那樣單調(diào),,質地也較嬌嫩,,與“凍”和“白”混合一起色澤更顯鮮艷,。火捺和金銀線一樣都是鐵礦物質造成的,,比金銀線還硬,。
端硯中的火捺
端硯中的火捺
五彩釘
五彩斑又稱五彩釘,唯老坑獨有的花紋,,白質地色中夾雜綠色,,墨綠色、黃色,、赭石色,、青藍色、紫色的結晶斑塊狀,,猶如鑲嵌在硯石中,,十分堅硬,拒刀鑿,。不過五彩班雖然是石疵,,但可作為辨別老坑硯石的特征之一,有時也可以在創(chuàng)作設計中派上用場,。
端硯中的五彩釘
黃龍紋
黃龍紋俗稱黃龍,,其色澤似由土黃、黃褐,、米黃及青綠、蒼灰混合而成,。有時會在硯石表層出現(xiàn),,跨度較大,呈條帶狀,,本來黃龍屬石疵類,,但如果巧妙利用可造出
巧奪天工的作品。黃龍紋在宋坑,、坑仔巖或梅花坑等時有出現(xiàn),,麻子坑和古塔巖較為少見。顏色好,、走向好的黃龍文很難得,。
端硯中的黃龍紋
端硯中的黃龍紋
翡翠
翡翠在端石中呈翠綠色的圓點,橢圓點斑塊或條狀,,如果呈圓點叫翡翠點,,如果呈一片叫翡翠蛋,基本上翡翠點和翡翠蛋都不是很規(guī)則,,沒有太特別的,,只要不出現(xiàn)在硯堂中就好,。翡翠有別于石眼,它既無瞳子,,又不像石眼那樣圓正,,外圍沒有明顯的藍黑色邊緣,但它跟石眼有著密切的關系,,石工有時稱翡翠(條狀者)為青脈,,并說“有青脈者必有眼”,即按青脈的走向追下去采硯石,,一般情況下會有石眼出現(xiàn),。故古人說:“腰石,石腳多有青脈”,,也就是說腰石,,石腳會有石眼。翡翠在端硯石中亦是名貴的,,有詩為證:“羚羊歸去無長物,,三洞精英俱品題;高臥黃龍翡翠里,,勝于午夜趁朝雞,。”
老坑中的翡翠
蟲蛀
蟲蛀在端石的邊皮部位,,或靠近底板,、頂板部位,偶有出現(xiàn)似蟲蛀的千瘡百孔,,或如風化的巖穴,。其色近黃褐,有時是黃褐帶幾點黑色,。蟲蛀是端石中的瑕疵,,但它有一種出自大自然的樸實美,在雕刻創(chuàng)作中可變?yōu)槊F的“花紋”,。蟲蛀偶爾見于麻子坑,,老坑和坑仔巖則少有這種石品。
端硯中的蟲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