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你第一次去布拉格,那么無論如何還是去看看那些大眾景點吧,,但如果你是個文藝青年,,你熟知卡夫卡、米蘭昆德拉,、德沃夏克,,那么我要推薦給你比大眾景區(qū)更棒的地方。今天我們就跟著捷克的名人一起去逛布拉格,。 今年是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關(guān)注鳳凰網(wǎng)旅游,回復(fù)“二戰(zhàn)”,,可查看我們?yōu)槠呤苣晏貏e策劃的二戰(zhàn)旅游地,。 弗蘭茲·卡夫卡 必去:黃金小巷22號、卡夫卡出生地,、卡夫卡紀(jì)念碑、卡夫卡博物館,、卡夫卡墓地 黃金小巷22號 站在查理大橋上,,目光所及都是中世紀(jì):粉灰色的墻和橙色的屋頂沿著碎石礫鋪成的小巷延伸下去,充滿夢幻的感覺,,就像卡夫卡筆下的世界,。在布拉格,,卡夫卡那雙憂郁的眼睛不僅在紀(jì)念品商店出售的T恤和茶杯上注視著行人,甚至也出現(xiàn)在布拉格街頭的廣告牌上,。 卡夫卡故居 布拉格著名旅游景點——卡夫卡故居就在舊城區(qū)廣場的圣米庫拉什教堂背后,。在卡夫卡時代,這里簡陋的房子交雜著層層疊疊胡同,,光線灰暗而混沌,。布拉格的老街至今還鋪著卡夫卡走過的石板路?;盍?1歲的卡夫卡知道每一座老房子的故事,,他帶著朋友走過古老的教堂,穿過巴洛克風(fēng)格的大門,,橫貫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回廊,,走進(jìn)黑暗得像地洞一般的地道,光顧窩在狹小院落里凄涼的啤酒館,。他站在院子里等待著陽光的撫慰,,有羅馬式回廊環(huán)繞的院子只有在正午時分陽光才會直瀉而下。 布爾喬亞 生活在布拉格的卡夫卡一點都不“布爾喬亞”,,也一點都不“波西米亞”:他是猶太人,,卻用德語寫作,是奧地利國籍,;他一生都在做回家的夢,,他的家不是老城區(qū)里那些寬敞的房子,而是黃金小巷22號,。黃金小巷原本是術(shù)士們替君王冶煉黃金的地方,,20多間相連的小木屋像彩筆繪出的神秘街道??ǚ蚩ㄔ谀莾簽槿祟惖撵`魂煉金,。 卡夫卡出生地 溫斯萊斯廣場 卡夫卡于1883年7月3日出生于這座房子內(nèi)。他與父母一起住在這里兩年,,之后搬去了位于溫斯萊斯廣場(Wenceslas Square)的住所,。 卡夫卡博物館 卡夫卡博物館坐落于布拉格小城廣場。博物館的展廳分為兩部分,,一個是介紹卡夫卡的他這一生中現(xiàn)實生活的世界,,另一個是則是介紹卡夫卡他的小說中所描繪世界。兩者鮮明的對比,,頗為有趣,。 卡夫卡紀(jì)念碑 卡夫卡紀(jì)念碑 卡夫卡紀(jì)念碑坐落在西班牙猶太教堂和圣靈基督教堂之間。這個雕像坐落的區(qū)域是猶太教,、天主教和新教交雜的地區(qū),。紀(jì)念碑受卡夫卡的短片小說《一次斗爭的描述》啟發(fā),。“分離”的雕像引用了小說中所提到的精神的分離,。 卡夫卡墓地 卡夫卡去世后埋葬于布拉格東郊的新猶太人墓地,,墓地的名稱是“Ol?a n y Cemetery”,捷克語寫為“Ol?anské h?bitovy”,,卡夫卡的墓碑在21-22區(qū)之間,。 安東尼·德沃夏克 捷克最著名的音樂家,他的創(chuàng)作浸染著深刻的捷克民間色彩,,在主題與結(jié)構(gòu)方面同捷克民間音樂的神韻和特點保有密切的聯(lián)系,,也反映了作者的愛國熱誠和為復(fù)興祖國民族文化所作的巨大努力,代表作有歌劇《國王與礦工》和合唱曲《贊歌》等,。 必去:德沃夏克博物館,、魯?shù)婪蛞魳窂d 德沃夏克博物館 德沃夏克博物館 德沃夏克博物館正是為了紀(jì)念他而建造的,博物館建于1720年,,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建筑,,2010年5月又進(jìn)行了修繕。博物館主要陳列作曲家部分作品的手稿,、生活經(jīng)歷介紹,、圖片、樂譜,、海報及個人物品,,德沃夏克使用過的鋼琴、小提琴,、中提琴等樂器,。特別有意思的是,博物館為參觀者準(zhǔn)備了一張有德沃夏克頭像的A4大小的白紙,,讓參觀者開啟想象之門,,完成一部完整的作曲家人像的畫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