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西60公里處 有一座房山幽嵐山下的晚清老宅 背靠青山 隱于幽幽巷道中 人閑桂花落,,院靜秋山空 王維向往的山居生活 全被裝進這座老宅 行山,、看云、聽風 將唐詩過成日子 這座宅院有一個親切的名字 “姥姥家” 1 一個有溫度的民宿 不僅體現(xiàn)在名字上 “姥姥家”是一個住過五代人的晚清大院 低矮的院門 庭院幾棵榆樹 墻角一枝桂花 山體被當作高大的院墻 上面長滿青色的苔蘚和垂落的金錢草 院內(nèi)栽種了薄荷和翠竹 初秋坐在院子里 沏一杯薄荷茶 看遠山送走斜陽月又升 大樹下,,屋檐底,,露臺上 都能看見水墨般的高脊黛瓦 和遠山縹緲的薄霧 一種王維式的山居生活油然而生 夜幕降臨,月亮當空 庭院里顯得更為寧靜和溫馨 這里沒有喧囂,,沒有霧霾 只有鄉(xiāng)野和大自然作伴 后院背靠山體,,從露臺可通向客廳 屋內(nèi)大大的落地玻璃窗,,不論白晝 總是被暖陽和星空照亮 每每回想起童年 回想起家中的那個小院 總能想起姥姥從廚房里端出的 那一碗熱騰騰的魚湯 喝到胃里,暖了全身 姥姥的菜,,是有溫度的 而民宿“姥姥家”則想延續(xù)這種溫暖 例如門牌的設(shè)計 就由一塊簡單的鐵板制作而成 麻繩覆蓋其上 加上暖黃色的小燈泡 溫暖的樣子迎接著每一個住客 老宅的主人王姥姥很珍愛這所大院 她特地囑咐設(shè)計師不要拆掉門樓 她16歲過門從這座門樓走進 而一代又一代的兒孫從這里進進出出 這里有她太多的記憶 姥姥的回憶,,是有溫度的 美食、美景,、回憶 正是因為這一點一滴的溫度 才讓這座晚清老宅在寒夜中 格外的充滿暖意 2 美國歸國設(shè)計師爆改山村 每個人都能住進唐詩里 姥姥家由美國歸國設(shè)計師親自操刀 頂尖建筑師團隊親自修繕 修繕之后 國內(nèi)外來拜訪學(xué)習的人絡(luò)繹不絕 可謂是聲名遠播 改造后的老宅 基本保留了原有的農(nóng)舍建筑和院落外觀 室內(nèi)是簡約的北歐風 簡易的榻榻米,,原木色桌板 老房子的柱梁,年代久遠的夯土老墻 都與瓦罐盆栽一起成為擺設(shè) 每個房間都有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 以便斑駁樹影和陽光灑進室內(nèi) 這里夏天可避暑,,秋天可賞紅葉 冬天大面積的地暖又可把房間烘得暖暖的 溫馨而舒適 木質(zhì)牙刷,、不含硅油的洗發(fā)水 全景天窗的洗水間,洗澡時自帶星空 一處已經(jīng)坍塌的房舍順勢改為了室外就餐涼亭 與室內(nèi)的餐廳形成了半露天半閉合的狀態(tài) 可同時容納20人就餐 享用美食的時候可透過玻璃窗 看到自然的山石景觀和庭院景致 在大大的庭院里 可以倚著搖椅,,喝茶看書 也許 這才是在姥姥家的正確休閑方式吧 3 崇尚自然的淳樸 接受每一種味道的饋贈 對于素食主義者和環(huán)保人士來說 姥姥家是最好的選擇 除了所有客房使用純棉麻床品外 餐飲上也提供純素食 不含任何肉蛋奶類制品 非常符合國際化健康理念 “姥姥家”的小廚房里 全部都請來了真正的姥姥們做飯 這樣親切可口的食物 可能是每個北漂一族都苦苦想念的味道 在2016年的深冬 小豬四兄妹也親自去到了這座老宅 體驗了一次姥姥們的手藝 尤其是這山楂汁 有著濃郁的酸甜味道 讓人回味無窮 周邊的游玩地也十分富有選擇性 除了坡峰嶺,、快活林、醉石林外 還可以選擇露天燒烤 在飄散著肉香的山景里把酒言歡 這樣悠閑愜意的景致才對得起 這隱居山林如陶淵明般的晚清老宅了 這樣有溫度的民宿 這樣設(shè)計風格獨特的民宿 這樣擁有著“爆改鄉(xiāng)村”元素的民宿 讓每一個去過的人 都能夠留下最與眾不同的回憶 <END> 戳這里,,預(yù)訂姥姥家,,住進唐詩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