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 避世為隱時,謝安憑借自己風流倜儻的名士之風,,傾倒李白,、蘇軾、王安石,、辛棄疾,、陸游等無數(shù)文人... 入仕為官時,王儉稱其為“江左風流宰相” ,,張舜徽贊其為“中國歷史上有雅量有膽識的大政治家”... 隱時風流名士,,不忘情于天下,;仕時風流宰相,,未忘情山水。 極盡一世風流,! 謝安下棋圖 謝安的家族是流寓江東的北方世家大族,,其在童年時便性情溫和、俊雅條暢,、沉靜有識,,工于行書,才識不凡,,名聲在外。
謝安四歲時,,名士桓彝見到他,大為贊賞: “風神秀徹,,后當不減王東海,!” 意思就是說這孩子風采神態(tài)清秀明達,將來不會比王東海(即東晉初年的名士王承)差,! 謝安一生對做官沒有大興趣,,為逃避朝廷應召,甚至“潛逃”到會稽東山,,與王羲之,、許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頻繁交游,,出門捕魚打獵,回屋吟詩作文,,愜意無比。 謝安東山絲竹圖 謝安縱情山水時,,總是攜帶歌女同行,,李白對此很是羨慕,有詩云: 謝公自有東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東山攜妓圖》也是以此為典而作: 明·郭詡 《東山攜妓圖》 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也有對謝安及眾多名士風流韻事的記載: 山陰蘭亭,名士云集,,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如此雅致盛況,想想也是心曠神怡,,以謝安為代表的魏晉高逸情懷,、逍遙風韻可窺一斑。 蘭亭集禊圖 當然,,沒兩下子怎敢枉稱風流,?謝安自小工于書法,后來從王羲之學行書,,書法極為出色,,尤以行書為妙品,,書法造詣也在后來的王獻之之上,“山林妙寄,,巖廊英舉,,不繇不羲,自發(fā)淡古,?!?/span>
東山攜妓,飲酒賦詩,。逍遙快活,,浮名皆拋。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謝安的前半生,,那就是“瀟灑”,,謝安就是為瀟灑而活,被譽“第一風流名士”,。 謝安一生都在逃避為官,。青年時,謝安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導的器重,,朝廷要征召謝安入司徒府,,授任佐著作郎之職,然而謝安并不想憑借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皆以有病為借口推辭,,隱居東山。 后揚州刺史庾冰仰慕謝安的名聲,,幾次三番下令郡縣官吏督促逼迫,謝安不得已,,勉強赴召,,但僅隔一個多月,便又辭職回到會稽,。此后,,朝廷又征召謝安為尚書郎、瑯玡王友,,被一概推辭,。 但伴隨謝安弟弟謝萬北伐前燕失敗,就在東晉搖搖欲墜,、大廈將傾之時,,沉默多年的謝安挺身而出,揮手告別攜妓游樂,、縱情山水的隱士生活,,挺立在政治斗爭的風口浪尖,。 據(jù)史載,謝安出仕被征西大將軍桓溫請為司馬時,,中丞高崧對其開玩笑說: “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蒼生今亦將如卿何,!” 由于謝安是從隱居處東山出來做官,,后人就將退隱后復出的行為稱之為“東山再起”。(此成語出處為《晉書·謝安傳》) “東山再起”的謝安,,正式開始其名揚天下的仕途道路,,為天下黎民爭得二十年的安穩(wěn)生活。 謝安仕途上有兩大著名事件,,一是挫敗桓溫的篡位陰謀,,二是在淝水之戰(zhàn)中,以北府兵八萬兵力大敗前秦百萬之師,。這兩件大事皆與謝安“泰然處之”的鎮(zhèn)定心境有關,。 謝安的鎮(zhèn)定是出了名的: 早在逍遙東山時,有次謝安與孫綽等人泛舟大海,,風起浪涌,,眾人十分驚恐,謝安卻手扶欄桿,,吟嘯詩文,,若無其事,這份面對無常生死的泰然,,令在場的眾名士欽佩慨嘆,。 挫敗桓溫企圖篡位的這事兒,也與謝安這份“鎮(zhèn)定”心境息息相關: 寧康元年(373年),,桓溫入京朝見孝武帝,。當時的建康城里人心浮動,都在傳言桓溫要殺王坦之,、謝安(兩人此時已成為桓溫稱帝路上的阻礙),,晉室的天下要轉落恒溫之手。
桓溫抵達后,,部署重兵守衛(wèi),,百官夾道叩拜,王坦之面對此景驚慌失色,,連手版都拿倒了,。此時,,謝安“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桓憚其曠遠,乃趣解兵”,。王坦之起初與謝安齊名,,此事之后二人高下立現(xiàn)。 桓溫死后,,謝安出任宰相,,在此期間又干了一件大事:“淝水之戰(zhàn)” 太元八年(383年),苻堅率軍南下,,號稱百萬之師,,志在吞滅東晉,統(tǒng)一天下,。 當時建康一片震恐,,謝安作為征討大都督,卻依舊鎮(zhèn)定自若,,照樣下棋,,彈琴,飲酒,,作詩,,閉口不談大戰(zhàn)之事。只派謝石,、謝玄,、謝琰和桓伊等親率八萬“北府兵”前去抵御。(有關北府兵之驍勇,,請點擊:十八人殲敵兩萬,?中國古代'特種兵'究竟有多牛?) 此戰(zhàn),,東晉八萬北府軍,一舉擊潰前秦號稱百萬的大軍,,創(chuàng)下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典范,。 《晉書》記載,謝玄取得勝利后迅速派人趕往東山報捷,,當時謝安正與客人從容下棋,,看完捷報便放下,面部“了無喜色”,,下棋如故,。反倒是客人異常著急,,問其原因,謝安淡定地說:'小兒輩遂已破賊”... 《圍棋報捷圖》 淝水之戰(zhàn)后,,謝安聲望達到頂峰,。眾所周知,功高遭忌,,兔死狗烹,。隨后謝安頻遇奸諂小人煽風點火,捏造罪名,,謝安與帝王之間嫌隙漸生,。 太元十年(385年),謝安借口救援苻堅,,主動交出手上權力,,自請建筑新城,以避禍,。同年八月,,謝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歲,。 縱觀謝安一生,,隱逸與仕宦大致各有20余年光景。隱時隱得無比瀟灑,,仕時仕得無比顯赫,,人生如此,足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