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圖說丨錦雞、地黃,、小根蒜,,田間地頭的各種“寶貝”處處見 文圖/劉玉明 在兒時的記憶里,土陶制品似乎從未離開過我們的生活,。隨著時代的進步,,瓷器逐步取代土陶,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土陶輝煌的歷史漸漸衰退,,然而它并未完全消失。 蔡友平是一個從事土陶制作已近40年的民間手藝人,?!艾F(xiàn)在使用土陶的人越來越少,但還是有市場,?!苯眨诩依锩χs制土陶制品的蔡友平告訴筆者,,春節(jié)即將來臨,,打電話前來定制土陶制品的人每天都有好幾個。到目前,,他每隔兩三天就出一次窯,,出窯土陶400余件,當天便被訂購者運走了,。 “一個陶罐的產生,,會經(jīng)過選土,、打絨、制胚,、成型,、打磨、晾曬,、烘干,、燒制這幾個過程,各個程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一不可,?!苯衲?0歲的蔡友平是祖?zhèn)魅奶展ぃ袑W一畢業(yè)便跟隨父親學習土陶制作,,能制作50多個品種的土陶,。在他看來,,制作土陶最難的環(huán)節(jié)是制胚和燒制,。 制陶的每個過程都需要人工完成,特別是制胚環(huán)節(jié),,這是陶品樣份兒好壞的關鍵,,一團團不起眼的泥巴在陶工精湛的技藝操作下,變成大小整齊一致的土罐罐,、土壇壇,,這是對陶工的基本要求。蔡友平說,,他學習制胚用了一年時間,,熟能生巧,現(xiàn)在只要能見到的陶器樣式,,他都能很快制作出來,。 “我們這里的土質燒制出來的土陶顏色呈黑色,不好看,,但經(jīng)久耐用,。”蔡友平說,,燒制過程中火候的掌握至關重要,,稍有不慎就全盤報銷。為此,,燒制的時候,,他整夜也不敢合眼,直到封窯才能睡一個安穩(wěn)覺,。 蔡友平回憶,,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是土陶最暢銷的時候,全縣僅從業(yè)人員就有300多人,后來越來越少,,如今只有他一個人了,。2015年,蔡友平的土陶手工技藝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他對這個行業(yè)依然不太看好,。 “太辛苦,我兒子也不愿意跟我學習,?!辈逃哑秸f,他現(xiàn)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找一個接班人,,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失去就可惜了,?!?/p> 《寫乎》微信號hongyup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