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和將軍,、謀士們正在商量怎么對付劉邦,。范增說:“劉邦原來是個又貪財又好色的無賴。這會兒進了關,,不貪圖財物和美女,,可見他野心不小?!?br>
項羽瞪著眼睛大罵:“劉邦這小子,,明天一早,我們就到灞上去收拾他!”這時項羽有兵馬四十萬,,號稱一百萬,,在鴻門扎營;劉邦有兵馬十萬,號稱二十萬,,扎在灞上,,距離項羽的兵營不過四十里地。項羽哪里知道,,他的另一個叔父項伯跟張良有生死之交,,連夜騎著快馬跑到劉邦營里想救出張良。張良把項伯的話又都告訴了劉邦,。劉邦嚇得沒法兒說,,就和張良兩個求項伯去說情。 項伯叫劉邦明天一早去向項羽賠不是,。劉邦說:“當然,,當然!”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劉邦帶著張良,、樊噲、夏侯嬰等幾個心腹和一百來個人上鴻門來了,。到了營前,,劉邦只帶著張良一人進去見項羽。他不敢行平輩禮,,趴在地下,,說:“劉邦拜見將軍。” 項羽殺氣騰騰地問他:“你有三項大罪,,知道不知道?” 劉邦說:“我只不過是個沛縣的亭長,,聽了別人的話興兵伐秦,才投在將軍的旗子下,,聽從將軍指揮,,絲毫不敢冒犯將軍?!?br> 項羽說:“天下痛恨秦王,,你自作主張把他放了這是第一。你隨便改變法令,,收買人心,,這是第二。你抗拒諸侯,,不準他們進關,,這是第三?!?br> 劉邦說:“請將軍允許我把話說完,,再辦我的罪。第一,、秦王子嬰前來投降,,我不敢自作主張,只是暫時把他看管起來,,等候將軍發(fā)落,。第二、秦國法令苛刻,,我急于約法三章,,就為了宣揚將軍的恩德,。第三,、我怕盜賊未平,秦軍的殘余可能作亂,,不能不派人守關,,哪兒敢抗拒將軍呢?” 項羽聽到這兒,臉色緩和得多了,。劉邦接著說:“將軍在河北作戰(zhàn),,我在河南作戰(zhàn),我們同心協(xié)力,,托將軍洪福,,我先進關,能在這兒見到將軍,,真夠高興的了,。哪兒知道有人從中挑撥,,叫將軍生氣?!?br> 項羽直爽地說:“這都是你的部下曹無傷說的,。”說著,,他叫劉邦坐下,,留他喝酒。項羽和項伯殷殷勤勤地勸酒,,劉邦提心吊膽地不敢多喝,。 喝酒喝了不少時間,范增見項羽還不殺劉邦,,急得拿起腰帶上拴著的一塊玉,,再三向項羽使眼神,項羽就是不下手,。 沒辦法,,范增借個因由出去叫項羽的叔伯兄弟項莊過來,對他說:“大王太厚道了,,你快進去給劉邦敬酒,,完了,就給他們舞劍,,瞧個方便,,殺了劉邦。要不然,,咱們將來都要做他的俘虜呢,。” 項莊進去敬過了酒,,說:“請允許我舞劍,,給沛公下酒?!闭f著就拔劍起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成語就是這么來的,。 項伯看出了名堂,也起來對項羽說:“一個人舞不如兩個人舞,?!?br> 他也拔劍起舞,老把身子擋住劉邦。張良也像范增那樣向項羽告?zhèn)€便兒到了軍門外,,樊噲上來問:“怎么樣了?” 張良說:“十分緊急,。項莊舞劍,要對沛公下手,?!?br> 樊噲說:“要死死在一塊兒!我去!” 樊噲右手提著寶劍。左手抱著盾牌,,直往軍門沖去,。衛(wèi)兵們橫著長戟,不讓他進去,。樊噲拿盾牌一頂,,就撞倒了兩個衛(wèi)兵。他們還沒爬起來,,樊噲已經進了中軍,,用劍挑起簾子,沖到里面,,氣得連頭發(fā)都向上直豎,,兩只眼睛睜得連眼角都快裂開來了。 項羽坐不住了,,按著劍,,問:“你是什么人?”張良搶前回答說:“他是替沛公駕車的樊噲,前來討賞,?!?br> 項羽說:“好一個壯士。賞他一斗好酒,,一只肘(zhǒu)子,。”底下的人就給他一斗酒,,一只生的豬肘子,。 樊噲咕嚕一聲喝完了酒,把盾牌覆在地上,,把生的豬肘擱在盾面上,,用劍切著吃,。項羽說:“壯士還能喝嗎?” 樊噲說:“我死也不怕,,還怕喝酒?秦王像豺狼虎豹一般,只知道殺人,,才逼得天下都起來反抗,。懷王跟將士們約定:誰先進關,誰就做王。現(xiàn)在沛公先進了關,,他可并沒稱王,。他封了庫房,關了宮室,,把軍隊駐在灞上,,天天等著大王來。派士兵去守關也是為了防備盜賊,,防備秦人作亂,。沛公這么勞苦功高,大王沒給他什么賞賜,,反倒聽了小人的挑撥,,要殺害有功勞的人,這是走秦王的老路,,我以為大王不能這樣,。” 項羽沒有回應,,光說:“坐,。” 過了一會兒,,劉邦起來上廁所去,,張良向項伯低聲地告?zhèn)€便兒,帶著樊噲跟了出來,。樊噲叫劉邦溜回去,。劉邦囑咐張良留著代他向項羽告辭,他只帶著樊噲,、夏侯嬰他們幾個人從小道跑回灞上去了,。劉邦一回到營里,就把向項羽告密的曹無傷斬了,。 項羽見劉邦好久沒回來,,就派陳平去請他。張良進去賠不是,,說:“沛公醉了,,怕失禮,叫我奉上白璧一雙,,獻給將軍;玉斗一雙,,獻給亞父?!?br> 項羽說:“沛公吶?” 張良說:“他怕將軍的部下跟他為難,,先走了,,這會兒大概已經快到灞上了?!?br> 張良獻上禮物,。等到他向范增獻玉斗時,范增拔出劍來就把它打破了,,自言自語地說:“唉!真是個小孩子!沒法替他拿主意,。奪天下的一定是劉邦。我們瞧著做俘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