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連續(xù)兩晚最美音樂廳的開幕 美輪美奐到又一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就連開幕音樂會也都伴以彩色燈光秀 這一座耗時10年花費累計近8億歐元(人民幣近60億元)相當于兩個北京“鳥巢”造價的音樂廳,在去年年底竣工已經讓全世界都對它的開幕抱以極大的期待,。 而就在德國時間1月11日和12日晚,,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奏響了開幕音樂會。 當晚開幕音樂會現(xiàn)場觀眾起立鼓掌 ? Michael Zapf 這座音樂廳開幕的當晚,,都是由德國總統(tǒng)高克(Joachim Gauck),、漢堡市長和德梅隆建筑事務所合伙人及音樂廳總監(jiān)克里斯托夫?利本-塞特(Christoph Lieben-Seutter)致辭演說而啟動的。 最吸引大家眼球的,,還是之后的駐廳樂團NDR---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在樂團常任指揮托馬斯·亨格布洛克(Thomas Hengelbrock)的帶領下聯(lián)合世界著名歌唱家舉行的開幕音樂會,。 樂團在總指揮帶領下在大音樂廳的開幕演出 ?Michael Zapf 在這擁有2100坐席的大音樂廳當中,觀眾都被樂團的演出和完美的音效所震撼,。而且大家還欣賞到了欣賞到了沃爾夫岡?里姆(Wolfgang Rihm)專門為開幕盛事創(chuàng)作的作品首演,。 而在這兩場音樂會進行的同時,音樂廳的外墻還上演了獨一無二的燈光秀,。
易北愛樂音樂廳外墻上的壯麗色彩幻燈表演 ? Ralph Larmann 極具歷史意義的原皇家貨棧碼頭倉庫,、造型夢幻的玻璃外墻和公共廣場成為燈光秀的絢麗熒幕。 大音樂廳里上演的音樂,,轉化成了各種顏色和形狀實時投影于易北愛樂音樂廳外墻,,令這座獨特的建筑大放異彩。 而音樂廳本身就好像是上天賜予的禮物 如今易北河中會出現(xiàn)另一個倒影,卻打破了漢堡原來德國一貫的保守和平庸,。 這個世界最美音樂廳成了用極其前衛(wèi)的設計,,向世界傳播音樂浪漫的代名詞。 ▲ 新建成的易北愛樂大廳宛如迎風起帆的航船,,屹立在易北河上 這座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由一棟廢棄磚造倉庫改造而成當今世界最矚目的音樂場所,,也成為了德國漢堡乃至世界上最讓人期待的文化新地標。 ▲ 易北愛樂大廳還沒有建成時候的宣傳 ■ 拾起易北河上的一朵浪花 易北愛樂大廳仿若一艘巨大的玻璃船,,棲息在倉庫頂部,。 ▲ 易北愛樂大廳 全景 屋頂有著起伏的輪廓線,像海上涌起的無數(shù)浪峰,,而外墻則由玻璃筑成,,仿佛璀璨水晶,折射出天空,、流水和城市的變化,。 ▲ 易北愛樂大廳 外墻 | Maxim Schulz 外墻上的每扇窗都是側向開的,可以通風,,還能避免強風直接灌入,。 ▲ 易北愛樂大廳 外墻 | Iwan Baan 而這些曲面有效減緩了易北河上的橫風對玻璃幕墻的沖擊,令它們在隔音方面的貢獻尤其突出,。 ▲ 易北愛樂大廳 扶梯 | Iwan Baan 走進易北愛樂大廳的過程就更加神奇了,。需要乘坐一道80米長的扶梯,經過一個發(fā)光管式的隧道,。 在到達建筑屋頂之后,,視野一下開闊起來。站在廣場上,,宛如站在航船的甲板上一樣,。 ▲ 易北愛樂大廳 廣場 | Iwan Baan 繞廣場走一圈就能看盡漢堡市全景——一邊是教堂高聳的老城區(qū),另一邊則是欣欣向榮的易北河及其港口,。 ▲ 易北愛樂大廳 廣場 玻璃 | Iwan Baan 廣場四周遍布波浪狀的透明玻璃能防風,,但不完全密閉,讓我們可以呼吸道易北河邊的風帶來的氣息,。 緊接著要進入音樂廳準備欣賞演出了,,而最迷人的就是大音樂廳! ■ 讓所有指揮家著迷的音樂廳 如今易北愛樂大廳的主人,,也就是開幕音樂會的演出樂團——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NDR),。 他們以演奏德國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作品著稱,是德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而百年以來,,他們主場卻一直都是在市中心的萊斯音樂廳,。 ▲ 萊斯音樂廳 只可惜萊斯音樂廳是一幢巴洛克風格、帶有兩層包廂的'盒子'狀建筑,,這樣的構造那意味著樂隊和管風琴的演奏只有一個方向可以傳遞給觀眾,。 易北愛樂曾經的首席指揮克利斯托夫·馮·多納伊就抱怨:“在萊斯音樂廳,我們無法完整地表現(xiàn)馬勒《第八交響曲》,,所以我們寧可不演,。' 可如今他說'在新的易北愛樂音樂廳 我們可以演繹馬勒的全部作品……” 如果沒有易北愛樂大廳的現(xiàn)代音樂廳360度結構,的確是無法有完美的效果呈現(xiàn),。而作為易北愛樂大廳的絕對核心,,大音樂廳像一個晃晃悠悠的繭,內設1000盞手工制作的玻璃燈,,懸掛在重達700噸的屋頂下,。 不錯,它是懸掛著的——音樂廳的鋼結構與外部是分離的,,它們通過緩沖彈簧相連,。這樣大大減緩了外部振動對音樂廳的影響。 ▲ 易北愛樂大廳 大音樂廳 | Maxim Schulz 這個大音樂廳的舞臺居于音樂廳中央,,觀眾席由下至上一層層排布,,由臺階連成一道道梯田般的風景。 觀眾席和舞臺的距離均在30米之內,,這也意味著,坐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近距離體驗音樂的魅力,。 ▲ 易北愛樂大廳 大音樂廳 休息門廳 | Iwan Baan 有趣的是,大音樂廳頂部的座位最便宜,,但在這里其實能享受到最好的音響效果,。 ▲ 易北愛樂大廳 白皮膚 | Michael Zapf 為了呈現(xiàn)完美的音效效果,大音樂廳的每一寸墻面都覆蓋了上圖那樣“白皮膚”,。像洞穴中坑坑洼洼的鐘乳石,,這些崎嶇的石膏纖維板反射出來的聲音就很柔軟。
▲ 易北愛樂大廳 管風琴 | Michael Zapf 而這些穿插于觀眾席之間的管風琴,,就更加特別了。它植入建筑本身,,和墻面融為一體,,化作建筑的一部分,。 馬勒《第八交響曲》又名'千人交響曲',因為馬勒在首演時動用了上千人演奏,,包括兩個合唱團,、一支交響樂團、還有管風琴,。 為了演出的音效考慮得如此周全,,怪不得指揮先生會有當年那樣的感嘆。 ■ 世界值得“很貴的大家伙” 易北愛樂音樂廳開幕之后,,雖然積累了一定的名氣,。但如果千萬問路的時候用'艾菲elbphi',可能漢堡人還是會用木訥的臉更加呆呆地看著你,。 然而用'那個很貴很貴的玻璃大樓',,可能他們馬上就能指出它的位置了,因為他們稱之為'那個很貴的大家伙',。 不過就算是你遇到的根本不是漢堡當?shù)厝?,或許也能馬上告訴你易北愛樂大廳的位置,早在竣工前他們還特地跑去維也納炫耀了一番,。 ▲ 德國漢堡易北愛樂大廳全球巡回路演——維也納 不需要討論奇怪德國漢堡人為什么愿意花費那么人力物力來建造這樣一座音樂大廳,,畢竟任何音樂廳工程都是昂貴而耗時的。 易北愛樂大廳臨水的設置,、波浪狀的屋頂,,都不禁讓人想起悉尼歌劇院當時建造的情形。 早在1959年破土動工,,悉尼歌劇院原定1964年可以完工,,預算為700萬澳元。然后后來由于天氣,,人力等原因,,一直到1973年方才開業(yè)。而它的成本也達到了1.02億澳元(相當于2016年的近50億人民幣),。 況且如今的德國漢堡人早就已經為將來在世界音樂藝術文化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做好了準備,,保守和平庸的他們也會有一鳴驚人的時候。 如此耗費資源建造出來的音樂廳,,真的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樂手們在音樂廳里的合影都愉快得飛了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