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澄海 王陽明的學說以“良知”為本,。良知是什么,? “蓋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fā)現(xiàn)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便是他本體,。” 宋儒最喜歡講天理,,天是天賦的,,不是人為的,良知是天賦的明覺,,不待學而能知,,他的內(nèi)涵是“真誠惻怛”,換句話說,,那是內(nèi)在于生命的覺知,,所以陽明說: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心外無理,,心外無事”是理事圓融,,端在具良知的心體上發(fā)揮。所以必須以“知行合一”來檢測,,致良知離不開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未知人欲蠢起,,良知冥昧,遂知行不能合一,,這和朱子注《大學》的話相同: “盡乎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p> 陽明更上一層說至善,,更容易貼近生活: “至善只是此心極乎天理便是?!?/p> 致知為了至善,,要從心自然發(fā)現(xiàn): “要此心純是天理,須就理之發(fā)見處用功,?!?/p> 理的發(fā)見處在哪里?就在“未發(fā)謂之中”,。佛家稱為般若,,但涉及的內(nèi)涵相當廣大,正是陽明所說的“良知是造化的精靈”,,深奧妙趣,,談多了便是神學了。 以現(xiàn)代意識講,,這是絕對意識,,內(nèi)在于生命的明覺。人欲是人類活動所產(chǎn)生的意識,,特點是相對性,,有正就有非,有愛就有恨,。這種二元對立意識是人我的產(chǎn)物,,因為有我,基于生物本能,產(chǎn)生自我保存與自我防衛(wèi)心理,,逐漸增益了相對意識,,此即“人欲”。人欲是二元的,,有善有惡,,有美有丑,人欲決定了社會風氣的走向,,背后的防線是天理。天理無時無刻不把放肆的人欲拉回來,,天理蒙塵叫做走作,,必須時時觀照拉回,即孟子的把放心拉回來,。拉到“渣滓渾然”,,自然“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這種見解非常高明,,可能引用了六祖惠能的“定慧等持”論,。惠能也是強調(diào)實踐功夫的,,禪本來就是行門,,不是解門,禪是生命內(nèi)在美的發(fā)酵,,不是動個意念要美才表現(xiàn)得美,,純乎一心,故他說: “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 在五祖以前,,禪走的是看心看凈的,,逐步推進的,等于必有事焉。但是一位見道的人必須直接將那內(nèi)在于生命的明覺,,當做唯一的知己,,而不是似曾相識,這個內(nèi)在于生命的明覺是“本來面目”,,直接呈露的絕對意識自然在禪定中,,不必再起個禪定的念頭或動作。這是神秀和惠能基本的差異,,也許是惠能得到祖位的原因,。 陽明講“渣滓渾然”,心無罣礙,,當然進入知行合一的狀態(tài):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傳習錄·中卷》) 為什么知行功夫不可離,?因為良知是潛在于生命內(nèi)部的明覺,。直覺而干凈的行為是一直心的反應,是“我覺故我在”,,而不是第二層次的“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sum),,那是人欲的發(fā)動了,。如何讓我覺故我在呢? “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個不善的念頭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立言宗旨,。”(東九用錄) 從念念自知而熟處變生,,將過去的慣性思考分析解剖,,清洗慣性紀錄,培養(yǎng)出天理的涵養(yǎng),,生處變熟,,也是以集義而變化氣質(zhì),做綿密的反省功夫,,達到時時自覺,。宋明儒重視省察克制功夫的原因在此,,兼而批評佛家“一悟成佛”的一路蹈空。 在反省的過程,,心態(tài)上要調(diào)整到認識本分,,嚴守本分:存天理。 約禮只是要此心純是一個天理,。要此心純是天理,,須就理之發(fā)見處用功……發(fā)見于處富貴、貧賤時,,就在富貴,、貧賤上學存此天理;發(fā)見于處患難,、夷狄時,,就在處患難、夷狄上學存此天理,。至于作止語默,,無處不然,,隨他發(fā)見處,,即就那上面而學個存天理。這便是博學之于文,,便是約禮的功夫,,“博文”即是“唯精”,“約禮”即是“唯一”,。(《傳習錄》上) 禪宗的保任與修行,,譬喻為牧牛,從頭角崢嶸到露地白牛,,身心的變化非常明顯,,若非行解相應,知行合一,,哪有什么修行,? 陽明講變化氣質(zhì)不離天理,不離良知,,人人容易明白,,也容易體驗,容易執(zhí)行,。故梨州說他: “自姚江指點出良知,,人人現(xiàn)在,一反觀而自得,,使人人有個作圣之路,。故無姚江,,則古來之學脈絕矣?!?/p> 他把繁瑣的心性之學化為一條舟帆,,可以順河順江,貢獻很大,。但是變化氣質(zhì)猶如蟬蛹脫殼,,必須脫得全身,才能振翼高飛,,誠如禪宗祖德說:未悟者如喪考妣,,悟得的人也如喪考妣,絲毫輕忽不得,。宋明儒的變化氣質(zhì)屬于心理方面的,,帶有純粹哲學的味道。而佛學的變化氣質(zhì)是生命的蛻變,,唯識學講的就是這個過程,,蔚成一部深奧的生命學,非常豐富,。兩者差異很大,。 |
|
來自: 發(fā)哥07domrg8zi >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