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消化不良是胃腸疾病中比較常見的疾病,,尤其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僅腹痛難忍,,飽脹不適,,還可伴有噯氣、惡心,、嘔吐等,,更讓人難受的是慢性反復(fù)發(fā)作,病程遷延,,折騰得寢食難安,,怎么辦呢?很多中成藥能解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困擾,,具體有哪些,?且看正文分解!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因病機(jī)為稟賦不足、脾胃虛弱;飲食不節(jié),、食滯胃脘,;情志不暢、肝氣郁結(jié),;內(nèi)傷外感,、濕熱中阻;日久失治,、寒熱錯雜或虛火內(nèi)盛,、胃陰不足等。病位在胃,,但與肝脾關(guān)系密切,;情志不暢和飲食積滯存在于消化不良發(fā)病的整個過程,脾虛氣滯是消化不良的中心,。臨床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醫(yī)辨證屬脾虛氣滯型者居多,且各個證型患者大都兼有脾虛氣滯癥狀,,故補(bǔ)益脾胃應(yīng)貫穿始終,,還需重視理氣化瘀的作用。因此治療以健脾和胃,、理氣消脹為主,,同時兼顧祛濕化痰、疏肝解郁,、清化濕熱等,。 分證論治 見表1。 表1 功能性消化不良分證論治 1.脾虛氣滯證 胃部脹滿或疼痛,餐后明顯,,胸脘不舒,,反復(fù)發(fā)作,時輕時重,,呃逆噯氣,,氣短乏力,大便稀溏,,舌淡胖,,苔白,脈象弦細(xì),。 辨證要點:胃脘脹滿或疼痛,,餐后明顯,,氣短乏力,大便稀溏,,舌淡胖,,苔白,,脈弦細(xì),。 治法:健脾和胃,理氣消脹,。 中成藥:香砂六君丸,、補(bǔ)中益氣丸、逍遙丸,、紅花逍遙片,、枳術(shù)寬中膠囊、健胃消食口服液(表2),。 表2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虛氣滯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2.肝胃不和證 胃脘脹滿或疼痛,,痞塞不舒,,納少,心煩易怒,,兩脅作脹,,善太息,舌苔薄白,,脈弦,。 辨證要點:胃脘部脹滿或疼痛,心煩易怒,,兩脅作脹,,善太息,舌苔薄白,,脈弦,。 治法:理氣解郁,和胃降逆,。 中成藥:氣滯胃痛顆粒,、胃蘇顆粒、越鞠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和胃丸、舒肝健胃丸,、柴胡舒肝丸,、達(dá)立通顆粒,、復(fù)方陳香胃片、金佛止痛丸(表3),。 表3 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3.脾胃濕熱證 胃脘痞滿,,食少納呆,,口干不欲飲,口苦心煩,,身重困倦,,大便不爽,小便赤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辨證要點:胃脘痞滿,,口干不欲飲,身重困倦,,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中成藥:三九胃泰顆粒,、楓蓼腸胃康顆粒,、胃腸安丸(表4)。 表4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濕熱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4.脾胃虛寒證 胃脘痞滿或隱痛,喜溫喜按,,食后加重,,畏寒肢冷,食少納呆,,神疲乏力,,腸鳴便溏,遇冷加重,,舌淡胖,,苔白,脈沉遲,。 辨證要點:胃脘痞滿或隱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腸鳴便溏,,舌淡胖,苔白,,脈沉遲,。 治法:健脾和胃,溫中散寒,。 中成藥:附子理中丸,、香砂養(yǎng)胃丸,、理中丸,、小建中膠囊、溫胃舒膠囊,、虛寒胃痛沖劑,、香砂平胃顆粒(表5)。 表5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虛寒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5.寒熱錯雜證 胃脘痞滿,灼熱不舒,,喜進(jìn)冷飲,,嘈雜反酸,口干口苦,,心煩燥熱,,畏寒肢冷,腸鳴便溏,,舌淡,,苔黃,脈沉細(xì)數(shù),。 辨證要點:胃脘痞滿,,灼熱不舒,喜進(jìn)冷飲,,腸鳴便溏,,舌淡,苔黃,,脈沉細(xì)數(shù),。 治法:寒熱并用,和中消痞,。 中成藥:荊花胃康膠丸(表6),。 表6 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熱錯雜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注意事項1.脾虛氣滯證 本證所選之藥,,均有健脾益氣之效,。香砂六君丸為治療此證的常用藥,其善治噯氣納少,;補(bǔ)中益氣丸有治療內(nèi)臟下垂之功效,,故若遇胃下垂等患者,可考慮選用此藥,;逍遙丸與丹梔逍遙丸健脾兼有疏肝之效,,對于脾虛兼肝郁的患者更適宜,若兼有血瘀更宜選紅花逍遙片,;枳術(shù)寬中膠囊理氣之效稍強(qiáng),,對于脾虛兼有氣滯表現(xiàn)的患者更適宜,兼有食欲不振者宜選健胃消食口服液,。 2.肝胃不和證 本證所選之藥,,均有疏肝理氣之效。氣滯胃痛顆粒與胃蘇顆粒善治胃脹,,但若患者胃脹甚痛者,,宜選氣滯胃痛顆粒,而胃蘇顆粒更適宜兩脅脹痛,;加味左金丸適合患者噯氣吐酸,,食少胃脹;舒肝和胃丸,、舒肝健胃丸及柴胡舒肝丸均治胃脹嘔吐,,然舒肝健胃丸適合腹脹,舒肝和胃丸適合兩脅脹痛,,而患者若見食滯癥可用柴胡舒肝丸,;金佛止痛丸治療痛證效果良好,可治胃脘氣痛,、月經(jīng)痛等,;達(dá)立通顆粒針對運動障礙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較好;復(fù)方陳香胃片含有大黃通便,,故而使用之時需辨證患者有無腹瀉,;對于肝胃不和兼有痰濕表現(xiàn)的患者可選越鞠丸。 3.脾胃濕熱證 本證所選之藥,,均有清化濕熱之效,。三九胃泰顆粒亦有理氣除脹之效,癥見上腹飽脹等,;楓蓼腸胃康顆??捎糜诩毙晕改c炎,,亦可用于食滯胃痛;胃腸安丸兼健胃導(dǎo)滯,,對于兼有腹瀉的患者較適宜,。 4.脾胃虛寒證 本證所選之藥,均有健脾溫中之效,。附子理中丸,、理中丸、小建中膠囊均有溫中散寒之效,;若寒象顯著,,宜選附子理中丸;理中丸溫?zé)嶂л^附子理中丸輕,,適宜脾胃虛寒較輕者,;小建中膠囊緩急止痛效力強(qiáng),適宜止痛祛寒,。香砂養(yǎng)胃丸適宜治療納呆,;溫胃舒膠囊補(bǔ)益之力強(qiáng);虛寒胃痛沖劑之溫?zé)嵝Я^平,,適合體質(zhì)較虛的患者。 5.寒熱錯雜證 荊花胃康膠囊有寒熱并用之效,,臨床需注意辨證論治,,防止錯誤診斷而誤用此藥。 【本文選自《中成藥臨床應(yīng)用指南·消化疾病分冊》(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張聲生主編),,來源于悅讀中醫(yī)(微信號ydzhongyi)。由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授權(quán)云南中醫(yī)(微信號yunnanzhongyi)編校發(fā)表,,轉(zhuǎn)載請保留版權(quán)聲明,。】 平臺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本平臺為云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zhí)砑佑嗛?,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quán)威健康養(yǎng)生內(nèi)容,或可關(guān)注“云南中醫(y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xué)習(xí),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jù),。如有需要,,請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使用,。 |
|
來自: 山中茶樹 > 《胃病用(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