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聽到聲音了,,那是《詩經(jīng)》,。 《詩經(jīng)》使中國文學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稻麥香和蟲鳥聲,。這種香氣和聲音,,將散布久遠,,至今還聞到、聽到,?! ?/span> 十余年前在巴格達的巴比倫遺址,我讀到了從楔形文字破譯的古代詩歌,。那些詩歌是悲哀的,,慌張的,絕望的,,好像強敵剛剛離去,,很快就會回來。 因此,,歌唱者只能抬頭盼望神祇,,苦苦哀求,。這種神情,,與那片土地有關。血腥的侵略一次次橫掃,,人們除了奔逃還是奔逃,,因此詩句中有一些生命邊緣的吟詠,彌足珍貴,。但是,,那些吟詠過于匆忙和粗糙,尚未進入成熟的文學形態(tài),,又因為楔形文字的很早中斷,,沒有構成下傳之脈?! ?/p> 同樣古老的埃及文明,,至今沒見過古代留下的詩歌和其他文學樣式。盧克索太陽神廟大柱上的象形文字,,已有部分破譯,,卻并無文學意義。過于封閉,、過于保守的一個個王朝,,曾經(jīng)留下了帝脈,而不是文脈,。即便有氣脈,,也不是詩脈?!?/p>
印度在古代是有燦爛的文學,、詩歌,、梵劇、理論,,但大多圍繞著“大梵天”的超驗世界,。同樣是農(nóng)耕文明,卻缺少土地的氣息和世俗的表情,?! ?/p> 《詩經(jīng)》的吟唱者們當然不知道有這種對比,但我們一對比,,它也就找到了自己,。其實,它找到的,,也是后代的中國,。 《詩經(jīng)》中,,有祭祀,,有抱怨,有牢騷,,但最主要,、最拿手的,是在世俗生活中抒情,。其中抒得最出色的,,是愛情。這種愛情那么“無邪”,,既大膽又羞怯,,既溫柔又敦厚,足以陶冶風尚,?! ?/span> 在藝術上,那些充滿力度又不失典雅的四字句,,一句句排下來,,成了中國文學起跑點的磚砌路基。那些疊章反復,,讓人立即想到,,這不僅僅是文學,還是音樂,,還是舞蹈,。一切動作感漲滿其間,卻又毫不魯莽,,優(yōu)雅地引發(fā)鄉(xiāng)間村樂,,詠之于江邊白露,,舞之于月下喬木。終于由時間定格,,凝為經(jīng)典,。 沒有巴比倫的殘忍,,沒有盧克索的神威,,沒有恒河畔的玄幻?!对娊?jīng)》展示了黃河流域的平和,、安詳、尋常,、世俗,,以及有節(jié)制的譴責和愉悅?! ?/p> 但是,,寫到這里必須趕快說明,在《詩經(jīng)》的這種平實風格后面,,又有著一系列宏大的傳說背景,。傳說分兩種:第一種是“祖王傳說”,,有關黃帝,、炎帝和蚩尤;第二種是“神話傳說”,有關補天,、填海,、追日、奔月,?! ?/p> 按照文化人類學的觀念,傳說和神話雖然虛無縹緲,,卻對一個民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成為一種歷久不衰的“文化基因”。這在中華民族身上尤其明顯,,誰都知道,,有關黃帝、炎帝,、蚩尤的傳說,,決定了我們的身份;有關補天、填海,、追日,、奔月的傳說,,則決定了我們的氣質(zhì)。 這兩種傳說,,就文化而言,,更重要的是后一種神話傳說,因為它們?yōu)橐粋€龐大的人種提供了鴻蒙的詩意,。即便是離得最近的《詩經(jīng)》,也在平實的麥香氣中熔鑄著偉大和奇麗,?! ?/span> 于是,我們看到了,,背靠著一大批神話傳說,,刻寫著一行行甲骨文、金文,,吟唱著一首首《詩經(jīng)》,,中國文化隆重上路。
|
|
來自: 云夢d5wuj0aahq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