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衛(wèi)計委近日發(fā)布防病信息提示稱,夏秋季是感染性腹瀉的高發(fā)季節(jié),,公眾應密切關注,。
感染性腹瀉作為腸道傳染病的一類,是指由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細菌,、真菌、原蟲等引起的腸道感染導致的腹瀉,,其傳播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播,。感染性 腹瀉的臨床癥狀是:腹瀉,糞便的性狀異常,,可為稀便,、水樣便、亦可為黏液便,、膿血便,,可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fā)熱及全身不適等,。病情嚴重者,因大量 丟失水分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山東省衛(wèi)計委提醒,人群對感染性腹瀉普遍易感,,多數無年齡,、性別區(qū)別,大部分有不潔飲食(水)或與腹瀉病人,、腹瀉動物,、帶菌動物接觸史,或有去衛(wèi)生狀況較差地區(qū)旅游史,。如為食源性則常為集體發(fā)病及有共進可疑食物史,。
預防感染性腹瀉病的關鍵是把住“病從口入”關。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水產品,。食物要徹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徹底加熱后 再食用,。外出旅游、出差要選擇衛(wèi)生條件好的飯店就餐,,并盡量少食涼拌菜,。當發(fā)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時,要及時就醫(yī),。避免濫用抗生素,、止瀉 藥或止痛藥,避免頻繁換藥和過早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