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在晝夜溫差小的高海拔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參,。而野山參是長白參孕育的天然瑰寶之一,,它生長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到兩千米的原始森林中,是東北三寶之首,,人參具有補(bǔ)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嚇,、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壽,,野山參在我國應(yīng)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目前越來越稀少,是一味難得的天然綠色補(bǔ)品,。那么在原始森林中真實的采參人是如何生活工作的,,請跟著我的鏡頭去實地探訪一下。
p1.
這位采參老人已是60高齡了,,但還是精神矍鑠,,滿面紅光,,神采奕奕。他手持索寶棍,,背帶竹樓,,去上山尋找野人參。
p2.
在原始森林中他們搭建的小木屋,,供平時生活居住,。
p3. 屋內(nèi)十分簡陋,簡易的居住條件來滿足日常的生活,。
p4.
屋內(nèi)的火坑和簡易的爐灶,,爐灶里還燒著火。
p5.
他們平時喝的茶是人參茶,,將人參的枝葉和果實經(jīng)加工而成,。由于使用柴火壺外被火已熏黑。
p6.
這種茶入口微苦,,過后甘甜,,滿嘴留有余香。
p7.
老人還拿出自己釀制的人參酒讓我們品嘗,,那是用人參和十幾味長白山的中草藥釀制而成,。
p8. 這酒十分有勁,回味無窮,。
p9.
留守人員目送我們跟著老人去原始森林,。
p10. 向原始森林走去。
p11.
這就是生長著的人參,,但它不是野人參,,而是他們栽培的林下參。
p12.
放在這里是向大家展示一下在地面上人參是長得什么樣的,。
p13.
這是在人參博物館拍下的野人參,,那可值老錢了。
p14. 泡酒的人參,。
p15.
老人告訴我們進(jìn)山采挖野生人參,,這一行當(dāng)在東北地區(qū)俗稱“放山”,在公元三世紀(jì)中葉就有記錄,。
p16.
“放山”有自己的行規(guī)與儀式,,略帶神秘,由挖參人口傳心授,,世代相傳,,已形成一套獨特的民間習(xí)俗。
p17.
放山的工具主要是索寶棍,,此外,,還要有三尺紅線繩,,拴著銅錢的,發(fā)現(xiàn)人參后要先鎖住,,防止人參“跑了”,。這在第一張老人的行囊中就可以看到。
p18.
索寶棍是一根五尺二寸長的木棍,,粗的一端拴兩個青銅錢,,棍上留著樹皮防滑,用于在山林里探尋人參時候使用,。他們就在這原始森林中憑經(jīng)驗來尋找野人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