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馬上就入伏了,,今年的入伏時間是: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為初伏,10 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為中伏,,20 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為末伏,,10 天,;
伏天許多人仗著自己身體好,,一味地貪涼,這就讓一些小毛病鉆了空子,。其實,,天熱更要防涼病,這三件事兒你一定得記著哦,。
第一件事:擦干汗或等熱氣退去再洗澡
酷暑季節(jié),,汗流浹背地回到家,總想痛痛快快洗個冷水澡,,但體質不佳的人可能會因此出現(xiàn)頸部活動受限,、手腳麻木等癥狀。
這是因為人運動后,,血液流動快,,血管舒張,冷水一澆,,血管便隨即收縮,。而此時血液仍在快速流動,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過快,。如果本身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那就更危險了。
此外,,血管收縮時,,還會引起胃腸痙攣,導致肚子痛,,如果再吃點涼的東西,,很可能會拉肚子。所以,,剛回到家時,,最好不要馬上對著空調猛吹或立即沖涼水澡。建議先用毛巾擦一擦汗水,,讓身體涼下來,,血液流速減慢時再洗。
第二件事:吃涼菜加點姜,,平衡寒涼之氣
冷飲是夏季解暑的必備神器,,不過要是長期冷飲不離嘴,胃腸就受不了了,。
大量的冷飲進入胃腸道后,,會干擾胃腸的正常蠕動,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另外還會影響胃腸血液供應,,削弱胃腸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復能力,,嚴重時還會誘發(fā)腹痛、腸易激綜合征等不適,。如果真想嘗嘗冷飲,,每次不要超過150ml(約普通礦泉水瓶的三分之一),每次吃雪糕,、冰棒不超過一根為宜,。
如果偏愛吃涼菜,不妨切點姜末放在涼菜中,,平衡一下寒涼之氣。最不可取的就是貪吃涼菜,,還配喝冰鎮(zhèn)飲料,,如此一來最容易出現(xiàn)腸胃問題,?!饵S帝內經》中講“長夏善病洞泄寒中”,,“洞泄”就是拉肚子,,像被捅漏一個窟窿似的嘩一下全泄出來,。所以,,無論什么年紀,都要注意保護陽氣別被寒邪所傷,。
假如很不幸,,你一不留神中了招兒,,怎么辦呢,?中醫(yī)治拉肚子有個綠色療法,對兒童效果特別好,,就是艾灸。用艾灸熏神闕(肚臍),、天樞,、足三里這幾個穴位,如果在肚臍上貼片生姜,進行艾灸,,藥力更好一些,。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第三件事:夏季養(yǎng)心是重點
氣候炎熱,,人容易感到心煩氣躁,喜怒不節(jié)會損害臟腑的正常功能,。所以,,天氣越熱越得預防情緒上的急躁!
怎么防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平”字,。正如古代著名養(yǎng)生家稽康所說,,“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逼叫撵o氣,,不僅可以使人心情舒暢,,還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不管天氣如何炎熱,,都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
晚上陰氣稍顯不足,,入睡可以相對延遲一些,,早上陽氣充盛,,宜早起,中午時再稍微睡20分鐘,,益于養(yǎng)心,。《黃帝內經》說,,心主神明,,心氣旺盛了,血脈便運行通暢,,對養(yǎng)神,、養(yǎng)氣都是有利的。
平時可常飲用些荷葉茶等以清心火,,散暑熱,。酸棗仁也是一味寧心安神的好食材,每次熬粥時加個20-30克即可,,睡眠不好的人,,還可以配合放點蓮子,清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