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是指散布于海洋中面積不小于500平方米的小塊陸地。根據(jù)不同屬性,,海島又可分為大陸島、列島,、群島,、陸連島、特大島等,。我國的海島眾多,,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有6500多個,其中,,以下10個海島被譽(yù)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
西沙群島: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島東南310千米處,,屬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是我國著名漁場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組成,,地處熱帶中部,,屬熱帶季風(fēng)氣候,炎熱濕潤,,但無酷暑,。海域寬闊,島嶼和沙洲星羅棋布,,珊瑚礁林立,,其中有環(huán)礁8座,臺礁1座,暗礁海灘1座,,干出礁礁體面積共1836.4平方千米,,礁坪面積221.6平方千米,礁湖面積1614.8平方千米,。環(huán)礁和臺礁上發(fā)育的灰沙島共有28座,。這里的海產(chǎn)十分豐富,珍貴品種較多,。 潿洲島:位于廣西北海市的北部灣海域,,是中國最大、地質(zhì)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南北長度為6.5千米,,東西寬6千米,總面積24.74平方千米,。從高空鳥瞰,,潿洲島象一枚弓型翡翠浮在大海中。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yán)寒,,年平均氣溫23℃。島上植被茂密,,風(fēng)光秀美,,尤以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火山熔巖及絢麗多姿的活珊瑚為最,。潿洲島與火山噴發(fā)堆積和珊瑚沉積融為一體,使島南部的高峻險奇與北部的開闊平緩形成鮮明對比,,其沿海海水碧藍(lán)見底,,海底活珊瑚、名貴海產(chǎn)瑰麗神奇,,種類繁多,。 南沙群島:是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中位置最南、島礁最多,、散布最廣的群島,。北起雄南灘,南至曾母暗沙,,東至海里馬灘,,西到萬安灘,南北長500多海里,,東西寬400多海里,,水域面積82萬平方海里,約占南海傳統(tǒng)海域面積的2/5。由230多個島,、洲,、礁、沙,、灘組成,,但露出海面的僅占1/5,其中露出水面的島嶼11個,、沙洲5個,、礁20個。南沙群島領(lǐng)土主權(quán)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屬海南省三沙市管轄,。目前除中國大陸和臺灣控制少數(shù)島嶼外,主要島嶼均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侵占。 澎湖列島:亦稱漁人島,。位于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是臺灣海峽東南部64個島嶼的總稱。該群島扼臺灣海峽交通要津,,隔澎湖水道距中國臺灣省西海岸約48千米,;極北為目斗嶼,極南為七美嶼,,極西為花嶼,極東為查某嶼,??偯娣e126.8641平方千米。屬火山島,,由玄武巖組成,,環(huán)以珊瑚礁。澎湖與白沙島間筑有石堤相連,,低潮時可以徒步通過,。域內(nèi)島嶼羅列,港灣交錯,,地勢險要,,是我國東海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自古以來就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大陸文化傳入臺灣的跳板,。 南麂島:別名海山。位于浙江省平陽縣鰲江口外30海里的東海。是一座優(yōu)美的旅游島嶼,,以風(fēng)景秀麗和海洋生物種類豐富著稱,。周圍多島礁,最高點海拔229.1米,。整個列島由52個大小島嶼組成,,海岸線總長75千米,陸域面積11.13平方千米,。南麂島地處亞熱帶,,海洋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優(yōu)越,特色鮮明,。受海浪和潮汐的侵蝕和沖擊,,島嶼基巖裸露,且多呈陡崖峭壁,。列島岸線曲折,,岬角叢生,海灣眾多,。地貌形態(tài)以海蝕地貌為主,,海積地貌不甚發(fā)育。 廟島列島:即廟島群島,,又稱長島,。位于渤海、黃海交匯處,,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隸屬于山東省煙臺市,屬長島縣管轄,。由32個島嶼組成,,島陸面積約56平方千米,海域面積870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46千米,。島上風(fēng)景秀麗,素有海上神山之稱,。由于其地理條件特殊,,氣候溫差小,冬暖夏涼,,加上那些沒有污染的天然海水浴場,,所以獲得如此評價:“長島是一片原始的、自然的,、未經(jīng)加工的,、得天獨厚的旅游處女地,,能在長島度夏避暑,休憩療養(yǎng),,是世界名勝難以替代的,。” 普陀山島:位于浙江省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系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國”的美譽(yù),。普陀山的勝景集寺廟,、海、沙,、石于一體,。全島有南天門、普濟(jì)寺,、佛頂山,、梵音洞、紫竹林等九大景區(qū),,有蓮洋午渡,、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千步金沙、光熙雪霽等十二大景觀,。島上樹木蔥郁,,林幽壑美,有樟樹,、羅漢松,、銀杏、合歡等樹,。其中有一株千年古樟,樹圍達(dá)6米,。還有一株“鵝耳櫪”,,是我國少見的珍貴樹種,列為國家二級保護(hù)植物,。 大崳山島:位于福建省福鼎霞浦東北海域,,為閩東第一大島,由大崳山,、小崳山,、鴛鴦島,、銀嶼等11個大小島嶼組成。在碧波萬頃的東海之上,,海拔200米處,,鑲嵌著大小兩個湖泊,因而素有“海上天湖”之稱,。湖周群峰環(huán)拱,,其狀似盂,崳山島由此得名,。又因昔時崳山古木參天,,島上漁民兼營燒炭副業(yè),天湖山下多古炭窯,,故別稱窯山,。島上風(fēng)光旖旎,自然景觀有南國天山的天湖山萬畝草場,、絕頂之上具有神秘色彩的大小天湖,、大使岙百傾金沙、鳥島,、紅紀(jì)洞,,有天湖泛彩、蟻舟夕照,、少灘奇紋,、海角晴空等勝景;文物古跡有:大使宮,、媽祖宮,、天福寺等。 林進(jìn)嶼南碇島:位于臺灣海峽西岸,、與廈門島毗鄰的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林進(jìn)嶼由火山熔巖類的玄武巖組成,島上有最著名的火山景觀火山口以及火山口中的噴氣口群和古熔巖群,。南碇島“漂浮”在林進(jìn)嶼的東南面,,是一座橢球形的火山島。林進(jìn)嶼和南碇島,,屬于新生代中新世紀(jì)陸地間斷性多次火山噴發(fā)而形成的產(chǎn)物,,具有地質(zhì)構(gòu)造學(xué)、火山學(xué),、古地理學(xué),、地震學(xué)、大地構(gòu)造學(xué)等多學(xué)科的科研價值,。這兩個一前一后排列在海上遙遙相望,、偏居一隅的姊妹島,,因其神奇、珍貴,、罕見,、獨特而不可再生的濱海火山地質(zhì)地貌,,以及海岸沉降埋藏地下8000年的古森林遺址和優(yōu)質(zhì)沙灘令世人驚嘆,。 海陵島:位于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地處廣東,、廣西,、海南等省、自治區(qū)的水陸交通要道,,毗鄰港澳,,貼近珠三角地區(qū),是國內(nèi)外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態(tài)海島,。面積為105平方千米,。海陵島的風(fēng)光獨特,它四面環(huán)海,,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年平均氣溫22.3℃,年降雨量1816毫米,,年晴天310天,,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海水浴時間長達(dá)8個月,享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被譽(yù)為一塊未經(jīng)雕琢的翡翠,。 (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