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下,街道作為人性化的公共空間又重新被廣泛認知,。本文從塑造人性化的街道角度出發(fā),,結(jié)合國內(nèi)外案例,探討如何體現(xiàn)“慢行優(yōu)先”,,提高街道空間的舒適性和活力,,促進行人的交往活動,以期對人性化城市街道的研究和實踐有所助益。
1當前街道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街道尺度過大,,形成安全隱患 現(xiàn)狀車道多為3.25 m至3.5 m,,而合理車道寬度應在2.75 m到3.25 m之間。車道寬不僅浪費空間,,也鼓勵機動車的高速行駛,,造成安全隱患。此外,,交叉口普遍采用較大的轉(zhuǎn)彎半徑,,這使得轉(zhuǎn)彎車速較高,影響行人過街安全,。 1.2 步行空間缺乏,,環(huán)境品質(zhì)不高 機動車道所占空間比例大,以及經(jīng)營活動和市政設施擠占正常的人行空間,,導致部分街道人行空間局促,,步行活動受阻且不連續(xù)。此外,,公用設施無序設置,;步行區(qū)域缺乏休憩設施;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缺乏遮陰設施,;城市家具的設計品質(zhì)不高等問題,,都成為影響街道環(huán)境品質(zhì)的重要因素。 1.3 界面功能單一,,街道活力不足 很多街道沿街界面往往通過“圍墻”來保障私密性和安全,,這使街道兩側(cè)界面形式單一,步行距離長且空間缺乏變化,,無法承載豐富多樣的公共交流活動,,給人以枯燥乏味的步行感受,造成街道活力不足,。
2人性化的街道設計策略
2.1 保障“慢行優(yōu)先”的街道網(wǎng)絡 (1)適當控制機動車空間,,優(yōu)先保障步行及騎行空間 將更多的街道空間用于步行及騎行,形成完善,、暢通的慢行網(wǎng)絡,,將有助于改善交通出行結(jié)構(gòu),抑制機動車快速發(fā)展,。 如紐約市改造的“Columbus circle”周邊街道,,通過道路改造增加行人休息區(qū)域,提高自行車道占比,,機動車道占比由70%降到35%,。百老匯街道沿線的改造項目,,將部分機動車道空間分配給了公共空間,使行人傷亡率下降了35%,,行人出行時間提高了17%,。
Columbus Circle 周邊街道改造前
Columbus Circle 周邊街道改造后
近些年,上海也越來越關注城市街道及公共空間的改善,。如2010年完成的“外灘綜合改造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將地面原雙向11車道縮減為4條機動車道和2條備用車道。改造后,,公共空間增加了14.5萬m2,,過街距離從230 m縮短至140 m,游覽舒適性明顯提升,。 (2)采用“慢行優(yōu)先”的設計手段,,保障安全的慢行環(huán)境 首先,車速是影響街道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歐洲許多城市采取“共享街道”的方式,,鼓勵行人、自行車和機動車共享街道空間,,迫使機動車降低車速,。如倫敦展覽路的改造,去除了警示牌,、紅綠燈,、路障等設施,,形成一個寬敞,、平坦的“共享空間”,汽車在這條街道上的限行速度為每小時20英里,,比普通馬路慢1/3左右,,改造后的展覽路給游客帶來全新的體驗感受。 同時,,街道交叉口設計應盡可能保持緊湊,,利用小轉(zhuǎn)彎半徑縮短人行橫道距離,迫使機動車降低轉(zhuǎn)彎速度,,保障行人過街安全,。淮海路是上海最繁忙的商業(yè)街區(qū)之一,,沿線的交叉口采用5—8 m的小轉(zhuǎn)彎半徑,,形成緊湊的路口空間,行人過街安全舒適,,使淮海路充滿活力,。又如《美國城市街道設計手冊》規(guī)定,,常規(guī)城市道路交叉口轉(zhuǎn)彎半徑是10—15英尺(約3—4.5 m),在此基礎上,,鼓勵交叉口采用局部縮窄及路面抬高等方式,,進一步降低車輛轉(zhuǎn)彎速度。
淮海中路嵩山路路口采用小轉(zhuǎn)彎半徑
美國街道設計導則交叉口設計要求
此外,,安全設施,、信號燈、照明等設施的設置對街道安全也產(chǎn)生重要影響,。美國于2012年出臺了“完整街道政策”,,在進行街道設計過程中通過增加中央島、改善公交??课恢?、提供更好的照明、設置交通減速措施等手段提高行人出行以及自行車行駛的安全性,。 2.2 營造舒適宜人的街道環(huán)境 (1)強調(diào)行人的視覺感受,,塑造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間 生活性街道應保持空間緊湊,寬度以15 m至25 m左右為佳,,不宜大于30 m,。過寬的街道,可在街道中間設置綠化帶等將空間進行重新分隔,,使街道空間有適宜的比例關系,。如柏林的菩提樹大街以及臺北仁愛路,通過中央分隔帶種植高大喬木,,重新劃定街道的比例關系,,使街道尺度宜人。
柏林菩提樹大街中央種植高大喬木優(yōu)化街道空間
臺北仁愛路中央種植高大喬木優(yōu)化街道空間
街道空間尺度也受臨街建筑界面高度的影響,。蘆原義信在《街道的美學》中提到,,一般來說,街道的寬度(D)與該處建筑的高度(H)之比為1時,,高度與寬度之間存在著一種勻稱之感,,隨著比值的增大會逐漸產(chǎn)生遠離之感,相反,,隨著比值的減小會產(chǎn)生壓迫感,,1:1至1:2之間的高寬比較為宜人。 (2)關注行人步行體驗,,提供便利舒適的街道設施與景觀環(huán)境 首先,,綠化景觀是使人心情愉悅、精神舒適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除考慮視覺方面因素外,,也應結(jié)合地域氣候等特點,,滿足行人的感覺舒適要求。如上海的行道樹種植宜采用落葉植物,,在夏日遮蔭的同時保障冬日的街道陽光,。 其次,街道設施的設置應考慮步行者的體驗,。如在有條件的街道沿街設置建筑挑檐,、騎樓、遮陽棚,、雨棚等設施,,為行人提供遮風避雨的便利;街道沿街每隔一段距離應設置公共座椅及休憩,、公共廁所等設施,,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務等。 2.3 創(chuàng)造活力多元的空間氛圍 (1)增強沿街界面的連續(xù)性及多樣性,,創(chuàng)造有活力的街道生活 楊·蓋爾在《人性化的城市》中提出,,全世界最有吸引力的街道能找到相同的韻律:街道每100 m有15—20個店面,這意味著每隔4—5 s行人就有不同的體驗,。
倫敦牛津街沿街界面
這說明沿街界面的多樣性對街道活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行人視線所及的建筑一層及二層的范圍,這是能夠近距離深入看和體驗的臨街面,,應提供多樣化且開放的界面功能,,如美國費城要求首層建筑用于門窗的比例不得低于17.5%,創(chuàng)造出更能激發(fā)興趣的步行體驗,。 (2)提供多樣化的街道空間,,促進多種活動及交流 在滿足行人步行使用空間的同時,人行道也應為活動的多樣性提供可能,。如提供行人靠邊停下閑聊的機會,、在行道樹蔭下乘涼的空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置咖啡座等設施,。上海大學路的設計充分考慮了這一點,有效提升了街道空間的活力,。
上海大學路人行道上的咖啡座
其次,,應鼓勵將公共藝術活動引入街道空間,進行臨時性公共活動,、街頭文藝表演,、藝術活動等,豐富城市文化,。美國三藩市曾通過“步行道活化計劃”,,將街道公共空間重新還給步行者,。在market street人行道上設置秋千裝置,鼓勵人們參與,,提升街道人氣,。紐約時代廣場改造的成功之處在于設置了一段拾級而上的紅色玻璃樓梯,面對著時代廣場著名的霓虹液晶屏,,形成公共活動的舞臺,。此外,在歐美很多城市,,鼓勵街頭藝人表演,,營造具有活力的街道場所。我國目前在這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制定相關激勵政策,,活化街道空間,。
market street 活化項目
紐約時代廣場臺階
詳情請關注《上海城市規(guī)劃》2016年第2期《淺議人性化的街道設計》,作者:趙寶靜,,上海市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