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朝陽 中國儒釋道三教都有各自的「工夫論」以及相關的修養(yǎng)身心之「工夫」,。儒家義理體用一如,,境界與工夫一致,體與氣合一,,道與器一本,,而且也說工夫所至就是本體,或說依大用而顯本體,。換言之,,沒有一種掛空抽象純理的本體,所以如果只是以虛玄繁復的文字著作來高談「本體」或「道體」,,但在實際上的身心之工夫卻甚不踏實不盈滿,,則此種人只是虛假的儒者,而非真的孔孟之徒,。 一般世人論及「工夫」之境界時,,常以為禪門和道家的「打坐」、「靜坐」就是修養(yǎng)工夫,,甚至還以為只有「打坐」,、「靜坐」才是工夫,更往往以為釋道兩家才有工夫,。實則自孔子以降的儒家有其深厚敦篤的身心工夫論,,且連結著「內圣外王」的一貫之仁體而入手。在其中,亦有「靜坐」的工夫,,此種「坐工」,,乃是身心工夫修養(yǎng)工夫的其中一個手段罷了。 追溯儒家工夫之論,,應從《論語》始,。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span>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span>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span>〔《論語?顏淵》〕這一章孔子和顏淵的對話,,彰著了孔 門的入德工夫論,其非玄妙之語,,也不求如釋道兩家的所謂神識或本心之歸寂入空而達到「涅盤」或「逍遙」的個人解脫的境界,。孔子只告訴顏回,,心是連著感官的,,非禮(亦即違反禮)的對象事物,君子不可加以「視聽言動」,;而雖然是感覺器官的作用,,其實真正的主體核心動力,卻是人人皆有的「心」,,若無心之意識,,則由「四大五行和合」而無「自性」的身體,乃是一堆死物,,故「視聽言動」的合不合禮,,是由具有「自性」的「心」來決斷推動的,然而人之「心」,卻又是必須與其身體的「眼耳鼻舌身」相連結,,其主體性必須通過此「五根」的器官才能顯其作用,。換言之,孔門的身心工夫,,乃是內之心和外之身合而為一的修養(yǎng),。并非如一般打坐、靜坐的那種狹義的歸寂的工夫,。若只著重打坐,、靜坐的工夫,以此路是一條內照之取徑,,其是摒除外延而一心一意讓心回歸于它自己,,甚至成為如同「煉丹」似的「修煉」的一套信念和踐履。此種工夫之境界,,依釋道兩家,,是可以如民國虛云和尚之靜坐入禪,以至其心性神識出離上升于兜率天內院聽彌勒菩薩說法,,之后再返回塵土之肉身,。「克己復禮」的工夫實踐并不如此,,它是從本心之仁的內圣出發(fā),,而逐層對世間眾生實際施仁政行王道,換言之,,仁心的工夫境界沒有內縮孤立虛懸的此種工夫和境界,,它的工夫和境界是在「外王」的層層歷程中實現(xiàn),這也就是孔子所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的意思,。
【作者介紹】 潘朝陽:臺灣師范大學東亞學系,、地理學系合聘教授。臺灣師范大學東亞文化暨漢學研究中心主任,、臺灣師范大學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海峽評論》編委、《鵝湖月刊》社長,、臺灣朱子學研究協(xié)會理事長,、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理事、中華兩岸和平發(fā)展聯(lián)合會第一副主席,、中華奉元學會常務理事,。臺灣師范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師從百歲大儒愛新覺羅毓鋆(1906-2011)大師三十余年,。曾任:臺灣師范大學地理系主任、臺灣師范大學東亞文化暨發(fā)展系主任,、臺灣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臺灣師范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院長、臺灣師范大學僑生先修部主任,、《思與言》編委,、《華僑與華人研究》總編輯、《鵝湖月刊》主編,、《師大學報》特約主編,。出版專著八本,近五年發(fā)表學術論文及時論數(shù)十余篇,。 (本文選錄自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第三十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