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逝世,可慰可賀,! 2016-5-27 10:33 閱讀(15) 著名文學(xué)家,、翻譯家楊絳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終年105歲,。 媒體和朋友圈里對楊絳先生的去世,因其人格與學(xué)識威望,,識與不識都是一片哀悼之聲。什么“沉痛悼念”,;什么“一路走好”……,。我也是僅從錢鐘書的小說和電視劇《圍城》,、以及網(wǎng)上流傳的楊絳《百歲感言》中(據(jù)說還不是真的)而知曉的楊絳先生,因此也落俗套,,亦表心底的悼念與哀思,。 回到家中,,和剛下班,,平時喜愛文學(xué)、酷愛讀書的大女兒談到楊絳先生的逝世,,并議及女兒在網(wǎng)上的兩段留言: “今天,,105歲高齡的楊絳先生走了……想起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96歲時的思索和從容…… 高山仰止,?!拔覀冐怼庇烙肋h(yuǎn)遠(yuǎn)在一起了,我打心眼里相信這就是圓滿”(評論時間: 2016-05-25 20:49:11) “‘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是我看過,,最哀傷、卻讓我感覺最溫暖最有力量的文字……今天開始,,永永遠(yuǎn)遠(yuǎn)的團(tuán)聚,。”(評論時間: 2016-05-25 21:50) 我說:你這感覺似乎無有哀傷,,而是在安慰在慶賀,?楊絳是不是像瓊瑤那樣通俗言情、小說豐富,、獨具小資情調(diào)的人,? 我以為會得到共鳴的,沒想到女兒竟說:瞎說,,楊絳是我心中崇拜的偶像,,是最具儒家風(fēng)范、通透人生的大學(xué)問家,,怎只能和通俗作家瓊瑤相比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哩!還說,;請不要褻瀆了楊絳,!你們都只會按俗套去哀悼,不知她的去世是她生前的心愿:“我們仨”,,終于團(tuán)聚了,。她的105歲高壽去世,當(dāng)然是應(yīng)該心慰與慶賀的啦,! 為此,,女兒并馬上從書柜里翻找出了好幾本以前買回,、自己反復(fù)閱讀過的,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洗澡》、《干校六記》,、《楊絳散文選》等書藉,。并讓我查閱她QQ空間寫的有關(guān)楊絳的一些文字。我查到:
“2008-7-26 :原來最喜歡楊絳的文字,,藏著愛藏著笑 ,,從容、淡定,,字里行間卻自有她高高在上的冷漠,,雖然人生飄搖、常被裹挾在風(fēng)雨泥濘之中,,骨子里的高貴卻是任誰也剔不去的,。她似乎練就有金鐘罩鐵布衫--能讓“絕望”也絕望!” 按女兒的指點,,我也匆匆讀懂了楊絳先生晚年的軼事,。 原來 ,楊絳晚年,,對生,、老,、病,、死有了透徹的領(lǐng)悟,希望自己能夠“死者如生,,生者無愧”(錢鐘書語),。她在女兒和丈夫相繼去世后,雖以87歲的高齡孑然一身,,但她仍以那羸弱的身軀挺過來了,。她把家里的一切都保持女兒和丈夫在世時的舊樣。并把早年的珍貴記憶整理成書《我們仨》,。書中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dāng)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在尋覓。 如此,,我想到:楊絳先生的逝世終于尋到歸途了,!因此,,我也開始理解到:先生的逝世,是值得安慰的事:“我們仨”,,終于團(tuán)聚了,! 留取生平垂青史,了卻生前身后愿,,是人生的心安與身安,。楊絳先生逝世,當(dāng)然可慰可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