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懸崖,、藍黑大海、潔白驚濤,、
艷麗彩虹,,聞名遐邇的好望角果然名不虛傳。好望角,,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匯合處,,距開普敦52公里。作為非洲的標志,,好望角是每個旅游愛好者必到的地方,。到南非不到開普敦,等于沒來過南非,,到開普敦不到好望角,,等于沒到開普敦。 好望角是條細長的巖石岬角,,高處俯看猶如張開的手掌,。 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率探險隊從里斯本出發(fā),,尋找通往東方的海上通道,。當船隊航至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水域時,海面狂風(fēng)大作,,驚濤駭浪,,幾使整個船隊覆沒。最后巨浪把幸存船只推到一個未名岬角上,,船隊遂延存下來。迪亞斯將此地名命為“風(fēng)暴角”。他認為只要轉(zhuǎn)向繼續(xù)航行,,便可到達印度,,但船隊彈盡糧絕,只得返回葡萄牙,。1497年,,另一位葡萄牙探險家達·伽馬率領(lǐng)艦隊經(jīng)好望角成功駛?cè)胗《妊螅瑵M載黃金,、絲綢回到葡萄牙,,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將“風(fēng)暴角”改稱“好望角”。 好望角的發(fā)現(xiàn),,促使歐洲國家把擴張目光轉(zhuǎn)向東方,,荷蘭、英,、法,、西班牙等國船隊先后經(jīng)過這里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中國,。在蘇伊士運河1869年開通之前的三百多年時間里,好望角航路成為歐洲人前往東方的唯一海上通道,。蘇伊士運河開通后,,這條航路作用有所減弱,但仍是歐亞間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至今特大油輪若無法進入蘇伊士運河,,仍需繞行好望角,每年有三,、四萬艘,,西歐進口石油的30%、戰(zhàn)略原料的70%,、糧食的25%都要通過這里運輸,。 走近好望角岬角海岸邊,驚濤呼嘯而來,。好望角海域終年西風(fēng)強勁,,常有“殺人浪”出現(xiàn)。這種浪高5-15米,,浪頭猶如懸崖峭壁,,浪背如緩緩山坡,受其侵襲而蒙難的海船不計其數(shù),,是世界最危險的航海區(qū)域之一,。“好望角之父”迪亞士1500年再次航行好望角,,遇巨浪葬身于此。 岬角懸崖下面的標牌,,用英文,、南非阿非利加語寫著“好望角 非洲最南端、真正的最南端—在厄加勒斯角”,。 迪亞士角(Cape Point),,位于好望角東側(cè),是東面最尖端的點,,有標明經(jīng)緯度的標志牌供游客拍照留念,。 經(jīng)過標志牌有路可登上迪亞士角頂?shù)睦蠠羲?/span>
老燈塔建于1849年,海拔高238米,,由于位置太高海上有大霧時船只看不到燈光,,于1919年廢棄,在其前端山腰另建新燈塔,,老燈塔改造成觀景臺,。 觀景臺上憑欄而望,海天一色,,氣象萬千,。石砌圍欄銅牌上寫著燈塔與世界上十個著名城市的距離 ,如燈塔距離北京12933公里,。大多人以為好望角是“非洲最南端”“兩大洋交匯處”,,其實這是個美麗誤會。非洲的最南端在距好望角147公里的厄加勒斯角,,而兩大洋的實際交匯處,,在這兩大海域中間地帶上,而非就在好望角,。盡管是“美麗誤會”,,但不妨礙你站在觀景臺上臨海面向南方,閉目默想前方是南極,,左邊是印度洋,,右邊是大西洋,何等壯麗輝煌,!
觀景臺人工堆砌的巨石,,上面涂鴉各種文字,大概是“××到此一游”的意思,。 天氣瞬息多變,,剛剛晴空萬里,轉(zhuǎn)眼大霧籠罩,。
|
|
來自: 輕風(fēng)無意 > 《國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