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黑蜂寨 于 2010-8-6 18:35 編輯 ' C' C3 i8 e/ u$ A5 _6 { ) R4 u, K2 A, i# n3 d6 _/ ]/ ? 一群蜂的興衰關鍵在于“王”。無論養(yǎng)蜂技術多么過硬,,如果沒有一只好“王”,,就很難做到“蜂起蜜涌”。因此,,養(yǎng)蜂人都明白這道理,,不惜用錢從外地或蜂友那里引進自以為理想的蜂王,試圖改變眼下不盡人意的現(xiàn)實,。有關蜂種的好,、次不在此話題內(nèi),今次與大家商榷的是:“天然王”與“人工王”的優(yōu),、劣問題,。 # W3 m3 ~# H2 E9 S* G+ P% g5 V0 e) H9 W8 s) r# Q5 R5 G7 F 先不要急于給它們下定論,那樣會打擊有情感傾向的養(yǎng)蜂人心情,。我們首先從不同的角度來理性分析“天然王”和“人工王”的培育過程,,再下結論不遲。 ( W6 J2 `5 c' ?: p0 ]/ u' @# Z& Y* r* ?) K6 G+ |) R5 g0 C3 U 一,、天然王:分為三類:①急造王,;②交替王;③自然王,。 / ^9 |9 K' ]) ~ ①急造王:失王群為了家族延續(xù)一種緊急“自救”的行為結果,。 [5 D q0 E$ b ②交替王:蜂王受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導致繁殖能力下降,,是一種取代行為的手段。0 g' E9 B7 R/ S; D' Q( w) Q! u ③自然王:蜂群逐漸擴大,、擁擠,,是工蜂們醞釀出的一次合理“分裂”行為的方式。0 Q' ]% R, F/ F: Y) `' v I 3 }/ r/ ^- j. H' G7 O/ p 三類王比較:“交替王”最差,,“急造王”其次,,“自然王”最佳。; N8 j8 @1 c8 u3 c$ v! ^# v ) f& x8 c) g% g. R- M 根據(jù)是:“交替王”之所以差,,是因為由健康欠缺的王卵培育起來的,。就象貧脊地里冒出的一棵營養(yǎng)不濟的瘦弱幼苗,物理因素的失衡,,此王繁殖很難正常發(fā)揮,。“急造王”雖然不盡人意,,但畢竟是由健康王卵所培育,,培育的王臺中并不排除有一、二日齡的幼蟲或卵,。 “自然王”優(yōu)于前兩者,,其中的道理不說養(yǎng)蜂人都明白,。它是根據(jù)蜂群需要,,由健康的王卵經(jīng)工蜂精心培育。由于母本健康,,營養(yǎng)充沛,,溫濕適宜,自始至終無人為干擾,。絕美的天然原素澤孕出如璞玉渾金般的“王”質(zhì),。得此蜂王,蜂人何求,? ) \7 [) l; Y* v: A+ B3 \' T+ J( m* ^ 二,、人工王:分為四類:①裁脾育王;②裁房育王,;③移卵育王,;④移蟲育王 2 M. n( P j; u, {% S4 {0 k1 j- J' `$ M ①裁脾育王:又稱“逼造育王”。將巢脾的下緣切去一塊,,使卵或小幼蟲顯露在削口的邊緣,,讓工蜂在切口的邊緣筑臺育王。/ y, V, B0 G2 ^ ②裁房育王:用小刀從脾上切下一條有1日齡幼蟲或卵的巢房,,削去被切下的巢房條的一面巢房,,把另一面也盡可能削短,。然后將整條巢房粘在育王框條上,讓工蜂造臺育王,。 4 ~, v! L+ q% c ③移卵育王:移卵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移卵鏟移卵,另一種是用移卵管移卵,。將移出的卵粘在育王框上臺基的中部,,讓工蜂吐漿育王。移卵育王技術復雜,,接受率也極低,。' m$ k6 n0 C1 W8 @7 f ④移蟲育王:這是一種計劃性強、成功率高的常用育王方法,。挑選一,、二日以內(nèi)的小幼蟲,用移蟲針粘托起小幼蟲,,送入臺基中部,,讓工蜂進行育王。 * J; q0 K# k- m6 U! u5 C: i- b/ R. ?' Z$ X9 n; u 四類方法育出的蜂王質(zhì)量比較:“移蟲育王”最差,,“裁房育王”其次,,“移卵育王”優(yōu)勝,“裁脾育王”最佳,。* r, [/ L( `/ x) o; O, h 3 `# e& A' b& `$ l! K/ G& J 根據(jù)是:“移蟲育王”質(zhì)量之所以最差,,是因為人為地用器具對幼蟲進行挪移。一,、二日齡的幼蟲十分嫩弱,,再好的高手也難令被移動的幼蟲完樣如初。加上日齡越少越難移,,多數(shù)人移入的已是三日齡了,。如此一番折騰,操作時溫差與濕度的變異,,各種不利因素朝弱嫩的幼蟲聚襲,,導致小部分夭折臺基里,雖然大部分存活出臺,,體質(zhì)早已打了折扣,。“裁房育王”所以勝于“移蟲育王”,,是因為避免了移蟲針的“換胎”之苦,,生命最初的傷害只是來于溫差與濕度的變異。再說4類育王唯此法操作過程時間最長,?!耙坡延酢彪m然占用的時間不短,,溫差與濕度不會對尚未出殼的幼蟲造成太大的傷害,所以培育出來的“王”比前兩者優(yōu)勝,?!安闷⒂酢敝栽?類育王中獨占鰲頭,是因為此法操作是最簡單也是最快的一種,,對幼蟲和卵幾乎沒有絲毫侵擾,。王臺生成的位置和自然王臺剛好一樣。無論是外在還是內(nèi)在的先決條件都比前三者優(yōu)勝,,故培育出來的“王”自然最佳,。 9 Y; E- q/ a1 V3 s: g5 F ) J0 L0 ]# M5 ]) m/ P! }& D$ L0 I 三、優(yōu),、劣已見分曉: “人工王”基本上都采用“移蟲育王”方式,,其他三種很少見用。原因是,,其他三種育王法一次性數(shù)量較少,。“移蟲育王”的優(yōu)點就是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最大原因還是數(shù)量可以一次性達到所需要求,。所以“移蟲育王”便約定俗成成了“人工王”的全權代稱?!耙葡x育王”里還包括“復式移蟲育王” ,。迄今尚無科學證據(jù)證明采用“復式移蟲育王”培育的蜂王優(yōu)于“單式移蟲”育出的王。除了接受率高以外,,再找不出任何有利之處,?!皬褪揭葡x育王”如果把握不好,,反而適得其反,令蜂王質(zhì)量更差,。那就是先天移入2,、3日齡的幼蟲,第二天挑出幼蟲后,,再移入1日齡的幼蟲,。1日齡的幼蟲食用了2、3日齡幼蟲的王漿后,,導致幼蟲發(fā)育物理紊亂,,成長加速,出臺日期縮短,。雖然出臺處王體形粗大,,但實際上已成了劣王,。綜上所述,由于種種人為的不利因素,,造成“人工王”的物理傷害,,若拿天然的“自然王”作比較的話,優(yōu),、劣已見分曉:即是“天然王”優(yōu)勝于“人工王”,。! d1 v' Z3 x: @ ^# e+ w9 d8 e' Q' e/ U! I( ~, ` 如果理論上根據(jù)不足的話,,那么本人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雙方的特性:“人工王”交配成功率低于“自然王”30%,,?!叭斯ね酢遍_始產(chǎn)卵十分積極,猛勁并不亞于“急造王”,,但半個月后立即變得平常,,始終徘徊于中等邊緣,很難有異峰崛起的跡象,?!白匀煌酢遍_始產(chǎn)卵十分平常,1個月后通常會“間歇性”停產(chǎn)幾日,;當養(yǎng)蜂人覺得此王無用失望時,,突然該王會狂性大作,仿佛天女散花,,脾脾井然皆是,。如得到適當獎飼,此勁會一直延續(xù)不斷,。2個月后又會來一次“間歇性”停產(chǎn),,象停在起跑線的運動員,蹩足氣后便會再次躍身沖刺……一只好的“自然王”一年之內(nèi)會猛勁不減,,而再好的“人工王”,,那股平常勁很難堅持到8個月。我們多數(shù)養(yǎng)蜂人實行“1年2換”手段,。所以“人工王”與“自然王”產(chǎn)卵的持久性也懶得去理會了,,而兩者繁殖的質(zhì)量(抗病、維大群)通常也會被忽略,。 ( K, X) x' v: E7 I- @* v' {; ^( c3 {' q. e (凡事無絕對,,此文權當胡諂) 0 W* ^, O% e, r; @6 \' B 8 g; p% s( J8 z9 v# ~. X7 e5 @& ?$ \ 黑蜂寨 / 文 2010-8-6日 |
|